- 數字化印前處理原理與技術
- 金楊
- 1626字
- 2019-03-27 15:03:56
第三節 圖像的階調分布與階調層次處理
一、圖像的階調分布
圖像的階調分布是指各個明暗等級在圖像中所占據的面積比例。對數字圖像,可以通過統計圖像各明暗等級在圖像中的像素數,并分別除以圖像總像素數,從而獲得圖像的階調分布。
如果圖像的總像素數為N,總共有M個灰度等級(0,1,…,M-1),則可以按灰度等級對N個像素進行判別和統計,得到M個灰度等級在圖像中的像素數n0,n1,…,nM-1,求出M個灰度等級的像素數占整個圖像像素數的比例,即
將各灰度等級在圖像中的像素數ni或所占比例pi繪制在坐標系中,稱為“階調分布直方圖(histogram of tone distribution)”。圖3-7展示了高調、普通調、低調三種階調分布不同的圖像[圖3-7(a)、(c)、(e)]及其分布直方圖[圖3-7(b)、(d)、(f)]。從圖中可知,圖像階調分布體現了圖像中各個層次等級所占據的像素數或比例,階調分布狀況不同的圖像,給人的視覺印象是有差異的。

圖3-7
二、圖像階調分布與階調層次曲線
采用不同的階調層次曲線對圖像進行處理,會改變圖像的階調分布,圖像的外觀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圖3-8顯示了一幅圖像在進行層次曲線調節前后,階調分布發生的變化(白線為參考直線,暗調層次拉開且變亮,亮中調層次壓縮)。

圖3-8
從圖3-8中可以看出,層次曲線在暗調段中的斜率提高,整體提亮。這些變化在處理后的圖像上可以反映出來。對應地,在階調分布直方圖上,分布的峰值向亮度高的方向移動,而且原來的中間調和暗調層次范圍被拓寬,這部分層次的差別被拉大。
通過階調層次曲線改變圖像的階調分布,使其達到希望的結果,是一種圖像處理常用的方法。下面就對階調分布與階調層次曲線的關系予以分析。
不妨用g表示圖像的階調數值,原圖像的階調數值為g0,經層次曲線處理后圖像的階調數值為g1。為了簡化,將階調數值歸一化,即
假定g0和g1都是連續變量。原圖像具有某種階調分布密度函數p(g0)。若要獲取某種階調轉換關系g1=T(g0),使階調轉換處理后的階調數值g1具有的分布為p(g1)。假設p(g1)如圖3-9左側所示,處理后的圖像具有均勻的階調分布p(g1)=1。

圖3-9
在階調數值g∈[0,1]的范圍內,階調轉換關系T(g)是單調遞增函數,且T(g)∈[0,1]。考慮到圖像階調變換不影響像素的位置,也不會增加像素的數量,則
用矩形法近似求面積,有
p(g0)Δg0≈p(g1)Δg1
在Δg0→0時,Δg1→0,可得p(g0)dg0=p(g1)dg1,即
按階調轉換函數g1=T(g0),有
(3-8)
從式(3-8)可以看出,階調轉換函數(曲線)T(g)與原稿和處理后圖像階調分布p(g0)和p(g1)的關系十分緊密,原稿圖像具有某種階調分布,通過某種階調轉換函數的處理,就能夠獲得相應階調分布的圖像。反之,如果在已知原稿階調分布的情況下,又規定(或設置)處理后圖像的階調分布,則可以求得階調轉換函數曲線。
特別地,如果規定處理后圖像的階調分布p(g1)是均一一致的,即p(g1)=1,稱為“直方圖均衡化”(histogram equalization)處理,按式(3-8),此時的階調轉換函數為
(3-9)
圖3-10為對一幅夜景圖像進行“直方圖均衡化”處理前后的效果,從圖3-10中可以看出,由于階調分布范圍擴展,被均勻化,原稿中幾乎難以分辨的暗調層次被清晰地展現出來,但其亮調層次有較多損失。

圖3-10
在當今的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中,圖像處理軟件對階調/層次的轉換功能較多,如“曲線調節”“色階變換”“亮度/對比度調整”等,歸結起來,其核心都與階調轉換函數緊密相關。通過軟件界面設置階調轉換函數,就可以將圖像的階調層次處理到需要的狀態。
復習思考題
1. 解釋圖像“階調”與“層次”的相同點和差異。
2.在某種圖像處理軟件中,對一幅圖像進行曲線轉換,觀察曲線狀態與圖像層次的對應關系。
3.在拉開亮調層次的時候,為什么圖像一般會變暗些?
4.一幅1000個像素的灰度模式數字圖像,共有8個灰度等級(i=0,1,…,7),灰度級與L*
成線性關系,第7號灰度級對應L*=100。各個灰度級的像素數見下表。繪出該圖像的亮度分布直方圖(關系),該圖像屬于何種階調分布類型?如果對此圖像進行直方圖均衡化處理,求出(離散的)灰度轉換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