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3 實際電動機繞組嵌線與接線順序圖表

4.3.1 各種槽數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及嵌線順序圖表

4.3.1.1 12槽2極單層鏈式繞組

(1)12槽2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72所示。

圖4-72 12槽2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2)12槽2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73所示。

圖4-73 12槽2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 =12 每組圈數S=1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2 線圈節距Y=1~6 總線圈數Q=6 繞組極距r=4 繞組系數K=-0.964 繞圈組數n=6 每槽電角α=30°。

(4)嵌線方法 可采用兩種方法嵌線,見表4-1、表4-2。

表4-1 交疊法嵌線順序

表4-2 整嵌法嵌線順序

① 交疊法:嵌線時,嵌1槽隔空1槽,再嵌7槽,吊邊數1,嵌線順序見表4-1。

② 整嵌法:因12槽定子均為微型電機,由于內腔窄小,用交疊式嵌線較困難時,常改用整圈嵌線而形成端部三平面繞組。

(5)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采用顯極接線,每組只有一只線圈,每相由兩只線圈反接串聯而成。此繞組應用于微電機、小功率三相異步電動機、電泵用三相小功率電動機等。

4.3.1.2 12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

(1)12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74所示。

圖4-74 12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2)12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75所示。

圖4-75 12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12 每組圈數S=1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1 線圈節距Y=1~4 總線圈數Q=6 繞組極距r=3 繞組系數K=1 繞圈組數n=6每槽電角α=60°

(4)嵌線方法 由于線圈特少,兩種嵌線工藝均可采用。

① 交疊法:嵌線時,嵌1槽隔空1槽,再嵌7槽,吊邊數1,嵌線順序見表4-3。

表4-3 交疊法

② 整嵌法:嵌線時,整嵌1線圈,隔開一線圈再嵌1線圈,無需吊邊,嵌線順序見表4-4。

表4-4 整嵌法

4.3.1.3 24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

(1)24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76所示。

圖4-76 24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2)24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77所示。

圖4-77 24槽4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24 每組圈數S=1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2 線圈節距Y=1~6 總線圈數Q=12 繞組極距r=6 繞組系數K=0.966 繞圈組數n=12 每槽電角α=30°。

(4)嵌線方法 嵌線可用交疊法或整嵌法

① 交疊法:交疊法嵌線吊2邊,嵌入1槽空出1槽,再嵌1槽,再空出1槽,按此規律將全部線圈嵌完。嵌線順序見表4-5。

表4-5 交疊法

② 整嵌法:因是顯極繞組,采用整嵌將構成三平面繞組,操作時采用分相整嵌,將一相線圈嵌入相應在槽內,墊好絕緣再嵌第2相、第3相,嵌線順序見表4-6。

表4-6 整嵌法

4.3.1.4 36槽6極單層鏈式繞組

(1)36槽6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78所示。

圖4-78 36槽6極單層鏈式繞組展開圖

(2)36槽6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79所示。

圖4-79 36槽6極單層鏈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36 每組圈數S=1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6 極相槽數q=2 線圈節距Y=1~6 總線圈數Q=18 繞組極距r=6 繞組系數K=0.966 繞圈組數n=18 每槽電角α=30°。

(4)嵌線方法 嵌線可用交疊法或整嵌法,整嵌法嵌線是不用吊邊的,但只能分相整嵌線,構成三平相繞組。此方法較少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為2,第3線圈即可整嵌,嵌線并不會感到困難,嵌線順序見表4-7。

表4-7 交疊法

4.3.2 各種槽數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及嵌線順序圖表

4.3.2.1 12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

(1)12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80所示。

圖4-80 12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2)12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81所示。

圖4-81 12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12 每組圈數S=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2 線圈節距Y=1~8、6~7 總線圈數Q=6 繞組極距r=6 繞組系數K=-0.966 繞圈組數n=3 每槽電角α=30°。

(4)嵌線方法 可采用交疊法或整嵌法嵌線。

① 交疊法:交疊嵌線的繞組端部比較勻稱,但需吊起2邊嵌,定子內孔窄小時會感到嵌線困難,嵌線順序見表4-8。

表4-8 交疊法

② 整嵌法:一般只適用于定子內腔較窄的電機上,嵌線時是分槽整圈嵌入,無需吊邊,但繞線線圈既不能形成雙平面,又不能形成三平面,因此為上下層之間的變形線圈組,使端部層次不分明,且不美觀,嵌線順序見表4-9。

表4-9 整嵌法

4.3.2.2 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

(1)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82所示。

圖4-82 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2)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83所示。

圖4-83 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24 每組圈數S=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4 線圈節距Y=1~12、6~11 總線圈數Q=12 繞組極距r=12 繞組系數K=-0.958 繞圈組數n=6 每槽電角α=15°。

(4)嵌線方法 嵌線可采用交疊法或整嵌法,交疊法嵌線可使繞組端部整齊美觀。但嵌線需吊4邊,嵌線要點是嵌兩槽,隔空兩槽再嵌兩槽,嵌線順序見表4-10。

表4-10 交疊法

(5)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采用顯極布線,一路串連接法,每相繞組間連接是反向串聯,即“尾與尾”相接,這種繞線在小型2極電動機中應用很多。

4.3.2.3 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

(1)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84所示。

圖4-84 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2)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85所示。

圖4-85 24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 =24 每組圈數S=2 并聯路數a=2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4 線圈節距Y=1~12、6~11 總線圈數Q=12 繞組極距r=12 繞組系數K=-0.958 繞圈組數n=6 每槽電角α=15°。

(4)嵌線方法 嵌線可采用兩種方法,交疊法嵌線順序可參考上例,本例介紹整嵌方法,它是將線圈連相嵌線,嵌線一相后墊上絕緣,再將另一相嵌入相應槽內,完成后再繞第3相,使三相線圈端部形成在二層次的平面上,此嵌法嵌線不用吊邊,常被二極電動機選用,嵌線順序見表4-11。

表4-11 整嵌法

4.3.2.4 24槽4極單層同心式繞組

(1)24槽4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86所示。

圖4-86 24槽4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2)24槽4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87所示。

圖4-87 24槽4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24 每組圈數S =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 =2 線圈節距Y=1~5、6~7 總線圈數Q=12 繞組極距r=6 繞組系數K=-0.946 繞圈組數n=6 每槽電角α=30°。

(4)嵌線方法 嵌線可采用兩種方法。

① 交疊法:交疊嵌線是交疊先嵌邊,吊邊2個,從第3只線圈起嵌入,先嵌邊后可嵌入下一相繞組,嵌線順序見表4-12。

表4-12 交疊法

② 整嵌法:整圈嵌線是隔線嵌入,使1、3、5組端部處于同一平面,而2、4、6繞組為另一平面并處其上層;每層嵌線先嵌小線圈再嵌入線圈,嵌線順序見表4-13。

表4-13 整嵌法

4.3.2.5 36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

(1)36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88所示。

圖4-88 36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2) 36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89所示。

圖4-89 36槽2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36 每組圈數S=3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6 線圈節距Y=1~18、6~17、3~16 總線圈數Q=18 繞組極距r=18 繞組系數K=-0.956 繞圈組數n=6 每槽電角α=10°。

(4)嵌線方法 嵌線可用兩種方法。

① 交疊法:由于線圈節距大,嵌線時要吊起6邊,嵌線有一定困難,嵌線順序見表4-14。

表4-14 交疊法

② 整嵌法 是采用分層次整圖嵌線,嵌線順序見表4-15。

表4-15 整嵌法

4.3.2.6 48槽8極單層同心式繞組

(1)48槽8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90所示。

圖4-90 48槽8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展開圖

(2)48槽8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91所示。

圖4-91 48槽8極單層同心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48 每組圈數S=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8 極相槽數q=2 線圈節距Y=1~8、6~7 總線圈數Q=24 繞組極距r=4 繞組系數K=-0.964 繞圈組數n=12 每槽電角α=30°。

(4)嵌線方法 嵌線可采用交疊法或整嵌法,整圈嵌線無需吊邊,線圈隔組嵌入、構成雙平面繞組,交疊嵌線則嵌2槽、空出2槽,再嵌2槽,吊邊數為2。嵌線順序見表4-16。

表4-16 交疊法

4.3.3 各種槽數單層交叉式繞組展開圖及嵌線順序圖表

4.3.3.1 18槽2極單層交叉式繞組

(1)18槽2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92所示。

圖4-92 18槽2極單層交叉式繞組接線圖

(2)18槽2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93所示。

圖4-93 18槽2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18 每組圈數 S=1/2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3 線圈節距Y=1~9、6~10、11~18 總線圈數Q=24 繞組極距r=6 繞組系數K=-0.966 繞圈組數n=12 每槽電角α=30°。

(4)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因是不等距布線,嵌線從大聯(雙圈)開始,嵌線也可從小聯(單圈)開始,嵌線順序見表4-17、表4-18,但吊邊數為1。

表4-17 交疊法(雙圈始嵌)

表4-18 交疊法(單圈始嵌)

4.3.3.2 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

(1)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94所示。

圖4-94 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2)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95所示。

圖4-95 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36 每組圈數 S=11/2 并聯路數 a=1 電機極數 2p=4 極相槽數 q=3 線圈節距Y=1~9、6~10、10~15 總線圈數Q=18 繞組極距 r =9 繞組系數 K=-0.96 繞圈組數n=12 每槽電角α=20°。

(4)嵌線方法 繞組一般都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為3,習慣上是從雙圈嵌線,嵌入2槽先嵌邊,空出1槽,在嵌后嵌邊1,嵌入1槽先嵌邊,再退空2槽后嵌邊,以后再嵌此規律進行整嵌,嵌線順序見表4-19。

表4-19 交疊法

(5)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為不等距顯極式布線,每相由2個大聯組和2個單聯線構成,大聯節距YB=1-9雙圈,小聯節距是YN=1-8單圈,大、小嵌線圈組交叉輪換對稱分布,組間極性相反,并為反向串聯,本例是小型電動機最常用的繞組型式,一般可用于三相異步電動機、專用電機、防爆型電動機及高效率電動機。

4.3.3.3 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

(1) 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96所示。

圖4-96 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2)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97所示。

圖4-97 36槽4極單層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36 每組圈數S=11/2 并聯路數a=2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 =3 線圈節距Y=1~9、6~10、10~15 總線圈數Q=18 繞組極距r=9 繞組系數K=-0.96 繞圈組數n=12 每槽電角α=20°。

(4)嵌線方法 繞組嵌線同上例,如習慣用漸進式工藝的操作者也可根據自己的順序嵌線。見表4-20。

表4-20 嵌線順序

(5)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采用不等距顯極式連線,每相分聯由兩大聯和兩小聯構成,大聯線圈節距短于極距1槽,YN=8,小聯線圈節距短極距2槽,YN=7,繞組為二路并聯,每支路由大、小聯各1組串聯而成,并用短線反向連接,兩支路走線方向相反,但接線時必須保證同根相線圈組極性相反的原則,常用于三相異步電動機和防爆型三相異步電動機等。

4.3.4 各種槽數單層同心交叉式繞組展開圖及嵌線順序圖表

4.3.4.1 18槽2極單層同心式交叉式繞組

(1) 18槽2極單層同心式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98所示。

圖4-98 18槽2極單層同心式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2) 18槽2極單層同心式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99所示。

圖4-99 18槽2極單層同心式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18 每組圈數 S=11/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3 線圈節距Y=1~9、6~10、11~18 總線圈數Q=9 繞組極距r=9 繞組系數 K=-0.94 繞圈組數n=6 每槽電角α=20°。

(4)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顯極式布線,可采用兩種嵌線方法。

① 整嵌法:相分層嵌入,使繞組端部形成三平面層次,嵌線順序見表4-21。

表4-21 整嵌法

② 交疊法:線圈交疊法嵌線是嵌2槽空1槽,嵌1槽空2槽,吊邊數為1,由于本繞組的線圈節距大,對內腔窄小的定子嵌線會感覺困難,嵌線順序見表4-22。

表4-22 交疊法

(5)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繞組由交叉式繞組漸變而來,是同心交叉鏈的基本形式,常應用于小功率專用電動機,用Y形接法,出線3槽,可用于三相小功率電動機、三相油泵電動機、電鉆等三相異步電動機。

4.3.4.2 36槽4極單層同心交叉式繞組

(1)36槽4極單層同心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00所示。

圖4-100 36槽4極單層同心交叉式繞組展開圖

(2)36槽4極單層同心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01所示。

圖4-101 36槽4極單層同心交叉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36 每組圈數S=11/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 2p=4 極相槽數q=3 線圈節距Y=1~10、6~9、11~18 總線圈數Q=18 繞組極距r=9 繞組系數K=-0.96 繞圈組數n=12 每槽電角α=20°。

(4)嵌線方法 本例可用兩種方法嵌線。

① 整嵌法:采用逐相整嵌線構成二平面繞組,嵌線順序見表4-23。

表4-23 整嵌法

② 交疊法:交疊嵌線吊邊數3,嵌線順序見表4-24。

表4-24 交疊法

(5)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由單、雙同心圈組成,是由交叉式演變而來的,同組間接線是反接串聯。主要用于JO2L-36-4型等電動機。

4.3.5 單層疊式繞組展開圖及嵌線順序圖表

4.3.5.1 12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

(1)12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02所示。

圖4-102 12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12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03所示。

圖4-103 12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12 每組圈數S=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2 線圈節距Y=1~7,6~8 總線圈數Q=6 繞組極距r=8 繞組系數K=0.966 繞圈組數n=3 每槽電角α=30°。

(4)繞線方法 繞組可采用兩種嵌線方法。

① 交疊法:繞組端部較規整、美觀,是常用的方法,嵌線順序見表4-25。

表4-25 交疊法

② 整嵌法:嵌線時線圈兩有效邊相連嵌入相應槽內,無需吊邊、便于內腔過窄的微電機采用。嵌線順序見表4-26。

表4-26 整嵌法

(5)繞組特點與應用 繞組采用隱極布線,是三相電動機最簡單的繞組之一,每相只有一相交疊線圈,它的最大優點是無需內部接線;采用整嵌時端部形成三平面不夠美觀,此繞組僅用于小功率微型電機。

4.3.5.2 24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

(1)24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04所示。

圖4-104 24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24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05所示。

圖4-105 24槽2極單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24 每組圈數S =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4 線圈節距Y=1~11,6~12 總線圈數Q=12 繞組極距r=12 繞組系數K=0.958 繞圈組數n =6 每槽電角α=15°。

(4)繞線方法 繞組可采用兩種嵌線方法。

① 交疊法:繞組端部較規整、美觀,是常用的方法,嵌線順序見表4-27。

表4-27 交疊法

② 整嵌法:嵌線無需吊邊,但繞組端部形成三平面重疊,嵌線順序見表4-28。

表4-28 整嵌法

(5)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為顯極式布線,線圈組由兩只單層等距交疊線圈組成,并由兩組線圈構成一組,同相兩組是“尾與尾”相接,從而使兩組線圈極性相反,本繞組是單疊繞組,應用于老式的小功率電機的布線型式。主要應用有J31-2、JW11-2等產品;也可將相尾A2、V2、W2接成星點,引出三根引線,應用于JCB22三相油泵電動機。

4.3.5.3 48槽4極單層疊式繞組

(1)48槽4極單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06所示。

圖4-106 48槽4極單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48槽4極單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07所示。

圖4-107 48槽4極單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48 每組圈數S=2 并聯路數a=2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 =4 線圈節距Y=1~11,6~12 總線圈數 Q=24 繞組極距r=12 繞組系數K=-0.958 繞圈組數n=12 每槽電角α=15°。

(4)接線方法 嵌線一般都采用交疊法后疊加式嵌線,嵌線順序可參考上例,為適應某些數據嵌線習慣,本例介紹縮進式嵌線,以供參考,嵌線順序見表4-29。

表4-29 交疊法(漸進式嵌線)

(5)繞組特點與應用 本例布線與上面相同,由兩只等節距交疊線圈組成線圈組,并由4組線圈構成一相繞組,但采用二路并聯接線,接線是采用嵌線接線,逆向分路定線,例如,A1進線分兩路,一路線A相第1組線圈,逆時向走線,再與第2組反串連接,另一路從第4組進入,同時向嵌線與第3組反串連接后,將兩組尾端并聯出線A2,這種接線具有連接線短、接線方便等優點,二路并聯時多采用這種接線型式。可用于電動機三相繞組和繞線轉子電動機的轉子繞組。

4.3.6 各種槽數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及嵌線順序圖表

4.3.6.1 12槽2極雙層疊式繞組

(1)12槽2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08所示。

圖4-108 12槽2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12槽2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09所示。

圖4-109 12槽2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12 每組嵌數S=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2 極相槽數q=2 分布系數K=0.966 總線槽數Q=12 繞組極距r =6 節距系數K=0.966 線圈組數a=6 線圈節距Y=5 繞組系數K=0.933。

(4)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為5,嵌線順序見表4-30。

表4-30 交疊法

(5)特點與應用 12槽鐵芯常用于小功率電機,由于線圈節距大,采用雙層嵌線有一定的工藝困難,仍有少量電機采用。

4.3.6.2 12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1) 12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10所示。

圖4-110 12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12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11所示。

圖4-111 12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嵌線方法 繞組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為2,嵌線順序見表4-31。

表4-31 交疊法

(4)特點與應用 本例繞組采用短節距布線,有利于縮減高次諧波,用以提高電機的運行性能;但由于定子槽數少,繞組極距較短,短節距的繞組系數較低,此繞組應用較少,主要實例有FTA3-5排風扇。

4.3.6.3 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

(1)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12所示。

圖4-112 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13所示。

圖4-113 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24 每組嵌數S=2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1 分布系數K=0.966 總線槽數Q=24 繞組極距r=6 節距系數K=0.966 線圈組數a=12 線圈節距Y=5 繞組系數K=0.933。

(4)嵌線方法 本例采用交疊法嵌線,需吊邊5個,嵌線順序見表4-32。

表4-32 交疊法嵌線順序

(5)特點與應用 本例為節距縮短1槽的短距繞組。每相由4個雙嵌線縮短構成,采用一路串聯,相鄰線圈組間極性要相反,即接線時組間要求“尾與尾”或“頭與頭”相接。此繞線是雙層疊繞4極繞組,最常用的布線是平型式。可用于定子繞組及轉子繞組等。

4.3.6.4 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

(1)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14所示。

圖4-114 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15所示。

圖4-115 24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24 每組嵌數S=2 并聯路數a=2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2 分布系數K=0.966 總線槽數Q=24 繞組極距r =6 節距系數K=0.966 線圈組數A=12 線圈節距Y=5 繞組系數K=0.933。

(4) 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為5,嵌線順序見表4-33。

表4-33 交疊法

(5)特點與應用 此繞組布線同上例,但接線為二路并聯,并采用反向走線短跳連接,即進線分左、右兩路接線,每路由兩組線圈反極性串聯而成,但必須保持同槽相鄰線圈極性相反的原則,此嵌線主要應用于轉子繞組。

4.3.6.5 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

(1)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16所示。

圖4-116 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17所示。

圖4-117 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 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36 每組嵌數S=3 并聯路數a=1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3 分布系數K=0.96 總線槽數Q=36 繞組極距r=9 節距系數K=0.96 線圈組數A=12 線圈節距Y =7 繞組系數K=0.933。

(4)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為7,嵌線順序見表4-34。

表4-34 交疊法

(5)特點與應用 此系4極電動機常用的典型繞組方案,繞組結構特點參考下列,主要應用實例有JO6-66-4異步電動機。

4.3.6.6 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

(1)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如圖4-118所示。

圖4-118 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展開圖

(2)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如圖4-119所示。

圖4-119 36槽4極雙層疊式繞組布線接線圖

(3)繞組參數 定子槽數Z=36 每組嵌數S=3 并聯路數a=2 電機極數2p=4 極相槽數q=3 分布系數K=0.96 總線槽數Q=36 繞組極距r=9 節距系數K=0.94 線圈組數A=12 線圈節距Y=7 繞組系數K=0.933。

(4)嵌線方法 采用交疊法嵌線,吊邊數為7,嵌線順序見表4-35。

表4-35 交疊法

(5)特點與應用 本例是4極電動機最常用的繞組型式之一,每組有3只線圈,每槽由4組線圈分兩路并聯而成,每一支路由兩組線圈串聯接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泰县| 合阳县| 正蓝旗| 理塘县| 枝江市| 茌平县| 凉山| 永川市| 安丘市| 藁城市| 毕节市| 临江市| 博客| 保靖县| 普洱| 德安县| 噶尔县| 嘉兴市| 长武县| 广昌县| 隆安县| 连平县| 南京市| 安陆市| 鹤山市| 陇南市| 双江| 房产| 连南| 宜兰市| 五寨县| 舒城县| 南康市| 大丰市| 彩票| 双柏县| 龙山县| 宁国市| 泾源县| 探索| 耒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