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概述

1.1 農作物秸稈資源概況

農作物秸稈是指各類農作物在收獲了主要農產品后剩余的地上部分的所有莖葉或藤蔓。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他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1/2以上存在于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也是一種粗飼料,特點是粗纖維含量高(30%~40%),并含有木質素等。木質素纖維素雖不能為豬、雞所利用,但卻能被反芻動物牛、羊等牲畜吸收和利用。

目前,世界人口持續增長,人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要求有更多的食物供給。人類為了從有限的土地資源中獲得盡可能多的糧食產量,更多地使用化肥、農藥、農業機械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雖然糧食產量明顯提高,但增加了單位面積上礦物能的投入,而且農作物秸稈的產量也大幅度增加。與過去明顯不同的是,由于農業高效化肥的使用,牲畜飼料的日益豐富,農村中電力、煤氣等潔凈能源的普及等原因,一部分秸稈資源沒有被充分資源化利用,被直接丟棄或者焚燒,這一方面會浪費資源,另一方面會間接地污染環境。因此,如何開發利用這類秸稈資源,使其在農業生產系統中實現物質的高效轉化和能量的高效循環,是發展循環農業和低碳農業的重要實現途徑。農作物秸稈資源高效利用不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保障環境安全,還可以實現農民生活系統中的家居溫暖和環境清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必經之路。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發改委)、農業部共同組織各省有關部門和專家對全國“十二五”期間秸稈綜合利用情況進行的終期評估結果,2015年全國主要農作物秸稈理論資源量為1.04×109t,可收集資源量為9.0×108t,利用量為7.2×108t,秸稈綜合利用率為80.0%。從“五料化”利用途徑看,秸稈肥料化利用量為3.9×108t,占可收集資源量的43.3%;秸稈飼料化利用量為1.7×108t,占可收集資源量的18.9%;秸稈基料化利用量為0.4×108t,占可收集資源量的4.4%;秸稈燃料化利用量為1.0×108t,占可收集資源量的11.1%;秸稈原料化利用量為0.2×108t,占可收集資源量的2.2%。“十三五”期間,我國秸稈產生量還要增加,進一步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力度,不斷完善秸稈收貯運體系和扶持政策,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勢在必行[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宜阳县| 泸州市| 凤庆县| 潼南县| 古丈县| 兴山县| 元朗区| 宜城市| 南宁市| 博湖县| 百色市| 渭源县| 武城县| 洛隆县| 赣榆县| 榆林市| 青阳县| 株洲县| 全州县| 会东县| 增城市| 德阳市| 孟州市| 玛曲县| 竹北市| 九江县| 东海县| 广宗县| 红桥区| 古田县| 和顺县| 读书| 贺兰县| 托克逊县| 托里县| 蓬溪县| 滨海县| 九龙城区| 新巴尔虎左旗|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