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元素定量分析
元素定量測定方法很多,概括起來分兩大類:分解定量法和非分解定量法。分解定量法是將試樣在適當條件下分解,使被測元素轉化為相應的單體或化合物。再采用重量法、容量法、電量法、分光光度法或近代的儀器檢測手段,對分解物進行測定。最后通過換算,求出待測元素的含量。非分解定量法一般不需要破壞樣品,只要用某種射線照射樣品,根據樣品中各元素的原子結構對放射線的不同特性響應,即可直接測出待測元素的含量。
經典的元素定量方法常采用常量法和半微量法。樣品用量一般在幾十毫克以上,測定的時間較長。現在采用的電子天平、色譜、光譜、電化學法等先進技術,試樣用量已降至幾毫克,分析時間縮短,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
石油產品分析包括石油及石油產品化學組成的分析和理化性質的測定兩部分。石油及石油產品的理化性質與化學組成有密切的關系,為了深刻地認識石油及石油產品,必須研究其化學組成,而化學組成的基礎是元素組成,因此首先應考察石油及石油產品的元素組成。本章講述石油及石油產品元素的定量分析。不同產地的石油化學組成差別很大,但從元素組成上看,差別很小,組成石油的元素為碳、氫、硫、氮、氧及微量的金屬與非金屬。其中碳的含量約占83%~87%、氫含量約占11%~14%,合計約占96%~99%,其余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含量總共不過1%~4%。見表2-1。石油中含有的微量金屬元素最重要的是釩、鎳、鐵、銅、鉛、鈉、鉀等;微量的非金屬元素中主要有氯、硅、磷、砷等。見表2-2。
表2-1 某些石油的元素組成

表2-2 我國一些重質原油的微量金屬含量

石油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在10-6或10-9水平,用何種檢測手段達到分析測試要求,應該特別注意。目前許多應用于石油及其產品中的先進技術和專用儀器,使操作達到自動化,分析結果的精密度也達到更高水平。
測定石油及其產品的元素組成,對研究它們的化學結構、催化反應過程的機理、加工方案的制定、環境治理、改善產品質量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