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預備知識

一、豬的品種

我國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其豬種資源可分為地方豬種、培育豬種和外來豬種三大類型。保護和合理利用這些豬種,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1.我國飼養的地方品種及其利用

我國地域寬廣,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各地區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耕作制度差異懸殊,社會經濟條件和各民族生活習慣及要求各不相同,豬的選育程度和飼養基礎不盡一致,因而形成的地方豬種類型繁多,品種復雜,性能也各具特點。

就其豬種的性能而言,不同品種各具不同的生產特點,具有很多的優良特性。如:太湖豬的繁殖性能,在世界豬種中位居榜首,它已成為歐洲、日本等國主要的研究和引種對象;東北民豬具有特別抗寒的能力,能適應-30~-20℃的極冷氣候;四川榮昌豬的鬃毛潔白光澤,韌性強,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分布在西藏高原的藏豬,能適應3000m以上的高海拔生態環境;廣西的陸川豬早熟易肥、蓄脂能力強,是典型的脂肪型豬種;廣東的文昌豬,以肉質嫩美而馳名。

另外,我國部分地方豬種在某些方面還具有獨特的表現,可以開發出具有重要價值的產品。如:烏金豬以“云腿”馳名中外;用金華豬作原料生產的“金華火腿”,色、香、味俱全,暢銷世界;香豬是一個特有的微型早熟豬,是港澳珍貴的烤豬原料,又宜作實驗動物;廣東的大花白豬,8~10kg的斷奶仔豬和體重30~40kg的中豬,都可作烤豬用。

我國地方豬種的優良特性如繁殖力強、耐粗飼、適應性強、肉質好等,對我國養豬業的發展作出了并將繼續作出重大貢獻,曾經對世界豬種的改良也發揮了并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英國利用中國豬與本地豬雜交,培育出了體格大、生長快、后軀豐滿的巴克夏和約克夏等培育品種;PIC公司利用我國的太湖豬培育出高繁殖性能的配套系;日本應用梅山豬等培育出日本的“東京X系”;德國運用從英國輾轉到德國的180頭金華豬培育成德國的“金華豬”——施韋比施哈爾(Swabian Hall pig)等。近年來,西方不少國家已經用中國豬種的高產特性來改進和提高本國豬種的繁殖性能。

(1)地方豬種的類型 根據我國豬種的起源、分布、外形特點和生產性能,以及品種所在地區的自然地理、社會經濟、農業生產和飼養管理條件,將我國地方豬種分為六個類型。

①華北型 華北型豬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嶺以北的廣大地區。這些地區氣候寒冷,空氣干燥,土壤中磷、鈣含量較高。飼養粗放,多采取放牧或放牧與舍飼相結合的飼養方式。

華北型豬的體格健壯、骨骼發達,體軀高大,四肢粗壯,背腰狹窄,腹部不太下垂。頭較平直,嘴筒長(便于掘地采食)。耳較大,額間多縱行皺紋,臀傾斜,腿單薄。為適應嚴寒的自然條件,皮厚多皺褶,真皮下的微血管不發達,毛粗密,鬃毛發達,冬季生有氣層棕紅色的絨毛以御寒冷。毛色絕大多數為全黑。繁殖性能強,一般產仔數在10~12頭,護仔性好,仔豬育成率高。乳頭8對左右。性成熟早,出生后3~4月齡開始發情,公母豬在4月齡左右就能初配。肥育力中等,屠宰率低(60%~70%)。

本類型豬體形大小差異懸殊,山區、邊遠地區多飼養體形較大的豬,城市附近飼養小型豬,農村則多飼養中型豬。屬于此型的主要有東北民豬,西北的八眉豬,河北的深具豬,山東的萊蕪豬,山西的馬身豬,安徽的阜陽豬,江蘇的淮豬,內蒙古的河套大耳豬,陜西的南山豬、北山豬、涇山豬,等等。

②華南型 華南型豬分布在南嶺和珠江以南地區。這地區屬我國的亞熱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夏季較長,飼料飼草豐富,青飼料最多,養豬條件最好。因為豬常年可獲得營養豐富的青料和多汁料以及富含糖分的精料,因而形成的豬種早熟易肥、皮薄肉嫩。

華南型豬的體軀一般較短,背腰寬闊,胸部較深,肋彎曲,腹部較下垂,后軀豐滿,四肢開闊,粗短多肉,臥系,頭較短小,額有橫行皺紋,嘴短,耳小,皮薄毛稀,鬃毛短小。毛色多為黑色或黑白花。繁殖力較華北型低,一般每窩產仔8~9頭,乳頭5~6對。性成熟較早,母豬多在3~4月齡時開始發情,6月齡時可以配種。母性良好,護仔性強。豬早期生長發育快,肥育時脂化很早,早熟易肥,肉質細致。屠宰率70%左右。膘厚4~6cm,厚的可達8cm。

本類型中較著名的地方豬種有廣西的陸川豬、云南的德宏小耳豬、福建的槐豬和臺灣省的桃園豬。

③華中型 華中型豬分布于長江和珠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分布地區屬亞熱帶,是糧棉主產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自然條件良好,青綠多汁料充足,富含蛋白質的精料較多,更有利于豬的生長發育。

華中型豬的體形與華南型豬基本相似,其生產性能一般介于華北豬與華南豬之間。背較寬,骨骼較細,背腰多下凹,四肢較短,腹大下垂,額部多橫行皺紋,耳下垂較華南型大,被毛稀疏,毛色多為黑白花。產仔數一般為10~12頭,乳頭6~7對。生長較快,成熟較早,肉質細嫩。

浙江的金華豬、湖南的寧鄉豬、湖北的監利豬、江西的贛中南花豬、安徽的皖南花豬和貴州的關嶺豬等均屬此型。

④江海型 華北型和華中型是我國豬種的兩大類型,數量極多,二者交界的地區較長,它們正處于漢水和長江的中下游。這一區域就自然條件來說,是一個過渡地帶。分布的豬種既有少量的華北型和華中型兩類豬種,又存在大量和兩種類型不完全相似且介于二者之間的中間類型豬種,尤其在交通甚為方便的長江下游和沿海地區最為突出,因此稱這類型為華北、華中過渡型,現稱江海型。

江海型豬種的外形和生產性能因類別不同而差異較大。共同特點是毛黑色或有少量白斑,頭中等大,額較寬,皺紋深多呈菱形,耳長大下垂,背腰較寬,腹部較大,骨骼粗壯,皮膚多有皺褶。

性成熟早,母豬3~4月齡已開始發情,以繁殖力高而著稱,經產母豬產仔數多在13頭以上,乳頭數在8對以上。

經濟成熟早,積脂能力強,增重較快,屠宰率一般為70%左右。

太湖流域的太湖豬、陜西的安康豬、浙江的虹橋豬和江蘇的姜曲海豬等均屬此型。

⑤西南型 西南型豬分布在云貴高原及四川盆地。由于西南地區的氣候條件相似,飼料條件基本一致,因而大部分豬種體質外形與生產性能也基本相似。

西南型豬頭大,額部多有旋毛或橫行皺紋,腿較粗短,毛以全黑和“六點白”較多,也有白色、黑白花和紅毛豬。

繁殖力中等,產仔數一般為8~10頭,乳頭5~6對。肥育能力強,飼料利用力中等。屠宰率65%~79%。

此類型豬有四川的榮昌豬、內江豬、成華豬,貴州的柯樂豬、涼傘豬,云南的保山大耳豬、撒壩豬等。

⑥高原型 在我國青藏高原地區生存的豬基本上屬于高原型。主要分布在青藏區和康滇北區。這一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特殊,因而高原型豬與國內其他地區的豬種有很大差別。

豬體形小,外貌似野豬,四肢發達,粗短有力,蹄小結實,嘴尖長而直,耳小直立,背窄而微弓,腹緊,臀傾斜。毛色為全黑、黑褐色或黑白花。

由于高原氣壓低,空氣稀薄,豬的運動量又大,故心肺較發達,身體健壯。為適應高原御寒和溫差大的氣候,皮相對較厚,毛密長,并生有絨毛,鬃毛發達,富有彈性。鬃毛長達12~18cm,一頭豬年產鬃毛0.25kg。

高原豬屬小型晚熟種,體軀較小,耐粗飼,放牧性能很強。繁殖力較低,母豬性成熟較遲,通常4~5月齡才開始發情。一般僅產5~6頭,乳頭5對。妊娠期較長,平均為120d。屠宰率為65%。肉質鮮美多汁,呈大理石狀。

青藏高原的藏豬、甘肅的合作豬和云南的迪慶藏豬等均屬此型。

(2)地方豬種的共同特性 我國地方豬種品種繁多,與外來豬種相比,其共同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性成熟早,繁殖力強 我國地方豬種,大多具有性成熟早,產仔數多,母性強的特點。母豬3~4月齡開始發情,4~5月齡就能配種;以繁殖力高著稱于世界的梅山豬,初產母豬窩平均產仔14頭左右,三胎以上母豬窩平均產仔18頭,斷奶成活數高達16頭。多數地方豬種產仔數都在11頭左右,高于或相當于國外培養品種中產仔數最高的大約克夏和長白品種。母性好,60日齡仔豬育成活率可達90%以上,為國外豬種所不及。

②抗逆性強 中國地方豬種抗逆性強,主要表現在抗寒、耐熱、耐粗飼和在低營養條件下飼養等都具有良好的表現。在我國最寒冷的東北地區生存的東北民豬,能耐受冬季-30~-20℃的寒冷氣候,在-15℃條件下還能產仔和哺乳。高原型豬在海拔高度3000m以上,仍能在野外放牧采食。在高溫地區的我國地方豬種,表現出良好的耐熱能力,沒有出現被熱死的現象。

我國地方豬種耐粗飼能力,主要表現在能大量利用青粗飼料和農副產品,能適應長期以青粗飼料為主的飼養方式,在低能量和低蛋白營養條件下,能獲得相應的增重,甚至比國外豬種生長好。

③肉質優良 地方豬種肉質優良,主要表現在肌纖維細,肌束內肌纖維數量較多,系水力強,pH值高,肉色紋理好,香味濃郁。更突出的是肌間脂肪含量普遍比外國豬種高,如,山東萊蕪豬含量高達10%,金華豬為4.2%。

④生長緩慢、飼料轉化率低 我國地方豬種的生長速度慢,飼料利用率低,即使在全價飼料條件下,其性能水平仍低于國外培育品種。

⑤貯脂力強,瘦肉率低 地方豬貯脂能力強,表現在背膘較厚,一般4~5cm,花板油比例大,為胴體重的2%~3%。胴體瘦肉率低,為40%左右。瘦肉率、眼肌面積和后腿比例均不如國外培育豬種。

2.外來品種的共同特性及利用途徑

(1)外來品種的共同特性

①生長速度快,飼料利用率高 在全價配合飼料飼養條件下,外來品種的增重速度和飼料利用率明顯優于我國地方豬種。廣東省三保養豬公司測定,育肥期平均日增重為700~850g,每增重1kg消耗全價配合料在3.0kg以下(表2-0-1)。

表2-0-1 外來品種的增重與飼料利用率

②胴體瘦肉率高 育肥豬90kg左右屠宰,胴體瘦肉率一般都在60%以上。四川省在1994~1995年對長白豬、大白豬、杜洛克豬和漢普夏豬的測定結果見表2-0-2。

表2-0-2 長白豬、大白豬、杜洛克豬和漢普夏豬胴體性狀

③肉質較差 主要表現在肌束內肌纖維數量較少,肌纖維較粗,系水力差,肉色較淺,肌間脂肪含量較低,一些品種PSE肉的出現率較高。

(2)外來品種的利用途徑 對引入品種的合理利用,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方式。

①作雜交父本 以地方豬種為母本進行二元雜交時,外引品種均可作為父本利用。利用較廣泛的外引品種為長白豬和大白豬。

以地方豬種為母本進行三元雜交時,以長白豬或大白豬為第一父本、杜洛克豬或漢普夏豬為第二父本,雜交效果很好。這種模式D或H×(W或L×C♀)的雜交仔豬毛色不一致,生產上不易推廣。以長白豬為第一父本、大白豬為第二父本的雜交組合W×(L×C♀)也有良好的雜交效果,雜交仔豬多為白色。

引入品種之間的二元雜交一般以長白豬或大白豬為母本,杜洛克豬或漢普夏豬為父本;三元雜交時,一般以長白豬為母本,大白豬為第一父本,終端父本為杜洛克豬或漢普夏豬,也有用大白豬作終端父本使用。

②作為育種素材 在培育新品種(系)時,為提高培育品種的生長速度和胴體瘦肉率,大都把外引品種作為育種素材使用。我國培育新品種或專門化品系時,利用最多的是長白豬、大白豬和巴克夏豬。

3.培育品種(系)的概況

中國培育品種(系)的育成,始于國外品種的引入。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勞動和省際或科研院所間的協作攻關,共育成豬的新品種、新品系40多個。這些品種(系)分別經各級科委或主管部門鑒定驗收合格,這是我國養豬史上的重大成就。

分析培育品種(系)的形成過程,大體上可以歸納為三種方式:一種是利用原有血統混亂的雜種豬群,加以整理選育而成的。這一類在選育前,已經受到外來品種的影響。另一種是以原有雜種群為基礎,再用一個或兩個外國品種雜交后自群繁育而成的。第三種方式是按照事先擬訂的育種計劃和方案,有計劃地進行雜交、橫交和自群繁育而成的。

培育品種既保留了我國地方豬種的優良特性,又具有外種豬生長快、耗料省、胴體瘦肉率較高的特點。

與地方品種相比,培育品種體尺、體重增加,成年體重約為200kg,背腰寬平,大腿豐滿,改變了地方品種豬凹背、腹下垂、后軀發育差、臥系等缺陷。繁殖力保持了地方品種的多產性。經產母豬產仔數11~12頭,仔豬初生重平均為1.0kg以上,大于地方品種而接近外引品種。種豬生長發育迅速,6月齡體重可達80kg左右。肥育期增重速度、屠宰率、胴體瘦肉率較高,20~90kg階段平均日增重600g左右,90kg屠宰胴體瘦肉率平均可達53%。

與外引品種相比,發情明顯,繁殖力高,抗逆性強,肉質好,能大量利用青粗飼料,在同樣低劣條件下,較國外豬種生長好。但在培育程度上尚遠不如外引品種,品種的整齊度差,體軀結構尚不理想,后軀不如外引品種豐滿。種豬的生長發育,育肥豬的增重速度和飼料利用率,也不及國外品種。尤其是胴體瘦肉率差距較大,平均低10多個百分點。

二、豬的性行為特點

豬的性行為主要包括發情、求偶和交配行為。母豬在發情期可見到特異的求偶表現,臨近發情時外陰紅腫,在行為方面表現神經過敏,輕微的聲音便能被驚起,在圈內喜歡聞同群母豬的陰部,有時爬跨,行動不安,食欲下降。發情旺期的母豬行動愈發不安,夜間尤其明顯。跑出圈外的發情母豬,能靠嗅覺到很遠的地方去尋找公豬;有的對過去配種時所走過的路途記憶猶新。在農村,常能在有公豬的地方找到逃走的母豬。發情母豬常能發出柔和而有節奏的哼叫聲。當臀部受到按壓時,總是表現出如同接受交配的站立不動姿態,立耳品種同時把兩耳豎立后貼,這種“不動反應”稱“靜立反射”。靜立反射是母豬發情的一個關鍵行為,能由公豬短促有節奏的求偶叫聲所引起,也可被公豬唾液腺和包皮腺分泌的外激素氣味所誘發。由于發情母豬的不動行為與排卵時間有密切關系,所以被廣泛用于對舍飼母豬的發情鑒定。性欲處于強烈時期的母豬,當公豬接近時,調其臀部靠近公豬,聞公豬的頭、肛門和陰莖包皮,緊貼公豬不走,甚至爬跨公豬,最后站立不動,接受公豬爬跨。母豬在發情期內接受交配的時間大約有48h(38~60h),接受交配的次數為3~22次。

公豬一旦接觸母豬,會追逐母豬,嗅母豬的體側、肷部、外陰部,把嘴插到母豬兩后腿之間,突然往上拱動母豬的臀部,錯牙形成唾液泡沫,時常發出低而有節奏的、連續的、柔和的喉音哼聲,有人把這種特有的叫聲稱為“求偶歌聲”。當公豬性興奮時,還出現有節奏的排尿。公豬的爬跨次數與母豬的穩定程度有關,射精時間為3~20min,有的公豬射精后并不跳下而進入睡眠狀態。

有些母豬往往由于體內激素分泌失調,而表現性行為亢進或衰弱(不發情和發情不明顯)。公豬由于遺傳、近交、營養和運動等原因,常出現性欲低下,或發生自淫行為。群養公豬,常會造成穩固的同性性行為,群內地位較低的個體往往成為被爬跨的對象。

三、公豬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

1.公豬的生理特點

(1)公豬的射精量大,其一次射精量一般為150~500mL,有的甚至高達900~1000mL。

(2)公豬的交配時間長,為5~10min,有的長達20min以上。

(3)公豬的精液主要由精子和精清組成,其中干物質占5%,粗蛋白占3.7%,為干物質的60%以上。因此必須供給種公豬適宜的能量、優質蛋白質飼料。生產上,種公豬應保持中上等膘情(不肥不瘦的七八成膘)和結實的體質,以利于配種。

2.公豬的營養需要

配種公豬的營養需要包括維持、配種活動、精液生成和自身生長發育需要。所需主要營養包括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等。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應根據其品種、類型、體重、生產情況而定。

(1)能量需要 合理供給能量是保持種公豬體格健壯、性機能旺盛和精液品質良好的重要因素。一般瘦肉型成年公豬(體重120~150kg)每天在非配種期的消化能需要量為25.1~31.3MJ,配種期消化能需要量為32.4~38.9MJ。在能量供給量方面,未成年公豬和成年公豬應有所區別。未成年公豬由于尚未達到體成熟,身體還處于生長發育階段,故能量需要量(消化能)要高于成年公豬25%左右。北方冬季,圈舍溫度不到15~20℃時,能量需要應在原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20%。南方夏季天氣炎熱,公豬食欲降低,按正常飼養標準營養濃度進行飼糧配合,公豬很難全部采食所需營養。因此,可以通過增加各種營養物質濃度的方法使公豬盡量攝取所需營養,滿足公豬生產需要。在生產實踐中,人為地提高或降低日糧能量濃度,會影響種公豬體況,降低其繁殖性能。

(2)蛋白質 公豬一次射精液通常有200~500mL,其中粗蛋白質含量在1.2%~2%,是精液干物質中的主要成分。因此,日糧中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對于公豬的精液品質、精子壽命、活力等都有重要影響。同時,種公豬飼糧中蛋白質數量和質量、氨基酸的水平直接影響種公豬的性成熟、體況。種公豬的每千克日糧中應含有14%的粗蛋白,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其精液中精子的密度和品質。過高不僅增加飼料成本,浪費蛋白質資源,而且多余蛋白質會轉化成脂肪沉積體內,使得公豬體況偏胖影響配種,同時加重肝腎負擔。過低則精子密度和品質下降。在考慮蛋白質供應的同時,要考慮某些必需氨基酸的水平。尤其是飼喂玉米-豆粕型日糧時,賴氨酸、蛋氨酸及色氨酸供給尤為重要。因此,在配種季節,日糧中應多補加一些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如魚粉、骨肉粉和豆粉等,必要時可喂一定量的雞蛋。

(3)礦物質 礦物質尤其是鈣、磷,對精液品質影響很大,日糧中含量不足時,種公豬性腺發生病變,從而使精子活力下降,并出現大量畸形精子和死精子。鋅、碘、鈷和錳對提高種公豬精液品質有肯定的效果。尤其是在機械化養豬條件下,補飼上述微量元素效果尤為顯著。

(4)維生素 維生素對于種公豬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封閉飼養條件下更應注意維生素添加,否則,容易導致維生素缺乏癥。日糧中長期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青年公豬性成熟延遲、睪丸變小、睪丸上皮細胞變性和退化,降低精子密度和質量。但維生素A過量時可出現被毛粗糙、鱗狀皮膚、過度興奮、觸摸敏感、蹄周圍裂紋處出血、血尿、血糞、腿失控不能站立及周期性震顫等中毒癥狀。日糧中維生素D缺乏會降低公豬對鈣和磷的吸收,間接影響睪丸產生精子和配種性能。公豬日糧中長期缺乏維生素E會導致成年公豬睪丸退化,永久性喪失生育能力。其他維生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公豬的健康和種用價值,如B族維生素缺乏,會出現食欲下降、皮膚粗糙、被毛無光澤等不良后果,因此,應根據飼養標準酌情添加給予滿足。一般維生素的添加量應是標準的2~5倍。

四、空懷母豬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

空懷母豬是指未配種或配種未孕的母豬,包括青年后備母豬和經產母豬。

1.空懷母豬的生理特點

后備母豬配種前10d左右和經產母豬從仔豬斷奶到發情配種3~10d,習慣上稱為母豬的空懷期,這段時間相對于母豬整個生產循環來說是比較短暫的。對于后備母豬來說就是要滿足豬生長發育所需的全面營養,使生殖系統發育健全,達到產仔的最佳狀態。經產空懷母豬根據其身體狀況又分為不同的情況:有些母豬在哺乳期消耗大量的貯備物質用于哺乳,致使體況明顯下降,瘦弱不堪,嚴重影響了母豬的繁殖功能,不能正常發情排卵;有些母豬哺乳期采食大量精料,泌乳消耗少,導致母豬營養過剩造成肥胖,使繁殖功能失常而不能及時發情配種;還有母豬在哺乳期患病造成母豬發情不正常。

2.空懷母豬的營養需求

空懷母豬由于沒有其他生產負擔,主要任務是盡快恢復種用體況,所以其營養需要比其他母豬要少,但日糧中營養元素仍應根據飼養標準和母豬的具體情況進行配合,要求全價,主要滿足能量、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供給。

能量水平要適宜,不可過高或過低,以免引起母豬過肥或過瘦,影響發情配種。粗蛋白水平在12%~13%,配種期間適當添加,并注意必需氨基酸的添加。如蛋白質供應不足或品質不良,會影響卵子的正常發育,使排卵數減少,受胎率降低。“短期優飼”就是這個道理。另外,空懷母豬日糧中應供給大量的青綠多汁飼料,這類飼料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排卵數、卵子質量和受精都有良好的影響,也有利于使后備母豬在初配時達到良好的體貯和體況,延長母豬繁殖壽命;對于斷奶后空懷母豬能迅速補充泌乳期礦物質的消耗,恢復母豬繁殖功能的正常,以便及時發情配種。

五、熱應激對種豬的影響

熱應激對集約化高密度飼養下的種豬將產生不利影響。因為種豬軀體較大,代謝率高,缺乏功能性汗腺,無法通過體表蒸發過程散發體熱,因此耐熱能力差。如果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下,將產生劇烈的熱應激反應,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都隨之下降。

1.熱應激對母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1)對母豬配種期的影響 在炎熱的夏季,青年母豬初配期一般推遲約20d左右,并且出生于高溫月份的母豬,初配年齡較其他月份的推遲20d左右,氣溫大于28℃時,經產母豬的配種時間普遍推遲3~7天不等。

(2)對受胎率及胚胎成活率的影響 熱應激對胚胎的成活極為有害,配種前10d養在32℃環境中的母豬,受胎后其胎兒存活數較養在16℃環境中的母豬低約20%;在妊娠早期,如外界溫度高達32~39℃,即使時間很短,胚胎死亡率也會顯著提高。而妊娠100d后即使1~3d的熱應激也會導致母豬流產和死亡。

(3)對泌乳母豬采食量的影響 當溫度高于適溫帶時,母豬的采食量會出現下降,當環境溫度高于20℃時,溫度每上升1℃,每頭母豬每天采食量減少約100g;當高于32℃以上時,其采食量將會顯著降低,甚至食欲廢絕,泌乳量也會隨之急劇下降甚至無乳,進而導致仔豬生長速度減慢甚至死亡。

2.熱應激對種公豬生產性能的影響

高溫(超過30℃)會使公豬睪丸散熱困難,長時間高溫會使精子代謝加劇,壽命縮短,從而排出的精子活力降低甚至引發畸形精子或死精。同時,熱應激也會影響公豬的性欲和性行為,導致配種的成功率下降,從而降低母豬配種受胎率。

六、豬的雜種優勢

1.雜交和雜種優勢的概念

(1)雜交 雜交是指不同品種、品系或品群間的相互交配。

(2)雜種優勢 雜種優勢是指這些品種、品系或品群間雜交所產生的雜種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長勢和生產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優于其親本純繁群體,即雜種后代性狀的平均表型值超過雜交親本性狀的平均表型值,這種現象稱為雜種優勢。

雜種是否有優勢,有多大優勢,在哪些方面表現優勢,雜交豬群中每個個體是否都能表現程度相同的優勢等,主要取決于雜交所用的親本基因的純合度和所選性狀的遺傳力。如果親本豬群的基因純合度差,或者所選性狀遺傳力高,則雜交優勢率低;反之,則高。

2.提高雜種優勢的途徑

(1)選擇高產、優良、血統純的品種做親本,提高雜種優勢的根本途徑是提高雜交親本的純度。無論父本還是母本,在一定范圍內,親本越純經濟雜交效果越好,能使雜種表現出較高的雜種優勢,產生的雜種群體整齊一致。親本純到一定界限就使新陳代謝的同化和異化過程速度減慢,因而生活力下降,這種表現標準稱新陳代謝負反饋作用。具有新陳代謝負反饋作用的高純度個體,在與有遺傳差異的品種雜交,兩性生殖細胞彼此獲得新的物質,促使新陳代謝負反饋抑制作用解除,而產生新陳代謝正反饋的促進作用;促使新陳代謝同化和異化作用加快,從而提高生活力和雜種優勢。為了提高雜交親本的純度,需先純化親本群。親緣交配(五代以內有親緣關系的個體間交配)的后代具有很高的純度。

(2)選擇遺傳差異大的公母豬做親本。雜交親本遺傳差異越大,血緣關系越遠,其雜交后代的雜種優勢越強。在選擇和確定雜交組合時,應當選擇那些遺傳性和經濟類型差異比較大的,產地距離較遠的和起源方而無相同關系的品種做雜交親本。如用引進的外國豬種與本地(育成)豬種雜交或用肉用型豬與兼用型豬雜交,一般都能得到較好的結果。

(3)雜交親本個體一般選擇日增重大、瘦肉率高、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繁殖性能較好的品種作為雜交第一父本,而第二父本或終端父本的選擇應重點考慮生長速度和胴體品質,例如第一父本常選擇大白豬和長白豬,第二父本常選擇杜洛克豬。母本常選擇數量多、分布廣、繁殖力強、泌乳力高、適應性強的地方品種、培育品種或引進繁殖性能高的品種。

(4)在確定雜交組合時,應選擇遺傳性生產水平高的品種做親本,雜交后代的生產水平才能提高。豬的某些性狀,如外形結構,胴體品質不太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能夠相對比較穩定地遺傳給后代,這類性狀叫做遺傳力高的性狀,遺傳力高的性狀不容易獲得雜種優勢。有的性狀如產仔數、泌乳力、初生重和斷奶窩重等,容易隨飼養管理條件的優劣而提高或降低,不易穩定地遺傳給后代,這些是遺傳力低的性狀,這類性狀易表現出雜種優勢。通過雜交和改善飼養管理條件就能得到滿意的效果。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等屬于遺傳力中等的性狀,雜交時所表現的雜種優勢也是中等。

工作目標

1.選擇適合本場實際的豬品種,購買優秀的后備公母豬進行飼養。

2.根據種公母豬的系譜以及個體的生產性能及體形外貌,制訂配種計劃,以達到最大的雜交優勢。

3.根據品種特點確定豬的初配時間。

4.及時檢查母豬的發情,對不正常發情的母豬采取適當的促情措施,縮短母豬非生產天數,并選擇合適的配種方法,適時配種。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平谷区| 长白| 巢湖市| 广平县| 本溪| 冀州市| 类乌齐县| 延长县| 旬邑县| 会理县| 长汀县| 泽普县| 治县。| 内丘县| 洛宁县| 黔西县| 鹤岗市| 瓮安县| 靖宇县| 临猗县| 望谟县| 灵石县| 虞城县| 临武县| 郓城县| 金沙县| 眉山市| 麟游县| 新竹县| 和政县| 荃湾区| 佛学| 隆安县| 平安县| 福鼎市| 娱乐| 石林| 朝阳区| 伊宁县| 吴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