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物化學
- 楊炳川 魚江主編
- 4922字
- 2019-04-17 11:55:18
理論部分
第一章 緒論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藥物化學的起源與發展。
2.講出藥物化學的任務。
3.知道藥物化學的研究內容和藥物化學的學習方法,知道藥物的命名基本規則。
【能力要求】
能說出常用藥物的主要結構和化學名。
一、藥物化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
藥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保證了人類提高生活質量及保持身體健康。藥物是具有預防、診斷、治療疾病及調節機體生理功能的特殊化學物質。全世界大約有20000余種藥物,無論是天然植物藥、礦物藥、動物成分藥、生物合成藥、人工合成藥等,本質上皆是由化學元素所構成的化學物質。從天然礦物、動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經化學合成或者生物合成制得的藥物可稱為化學藥物?,F臨床使用的藥物多為化學藥物。
藥物化學是研究化學藥物的化學結構特征、制備方法、理化性質、穩定性、體內代謝、構效關系、生物效應、不良反應以及尋找新藥的一門綜合性學科。藥物化學以化學知識為基礎,在生命科學、醫學以及計算機科學的相互滲透下,成為藥學領域舉足輕重的學科。藥物化學一直是衛生系統藥學考試和執業藥師資格考試的專業知識科目,是藥學及相關專業的核心專業課,是藥學領域的帶頭學科。
早期的藥物化學主要研究天然藥物的有效成分提取和結構研究,隨后發展到藥物合成、構效關系及衍生物改造等。當時藥物化學的英文名稱為Pharmaceutical Chemistry。因化學合成藥物的不斷涌現,對藥物構效關系的深入研究,以及藥物體內代謝等臨床藥學研究的發展,使藥物化學的內涵不斷豐富,近代藥物化學的英文名稱改為Medicinal Chemistry。
藥物化學的主要任務是:
第一,為有效而合理地利用現有化學藥物提供理論基礎。對化學藥物的結構與理化性質、穩定性之間的關系研究,不僅可擬定藥物的質量標準,還為藥物制劑的劑型選擇、藥物分析、藥物配伍禁忌、貯存和保管奠定了化學基礎。通過研究藥物體內代謝及代謝產物的確定,以及對藥物作用機制的認識,既利于劑型設計,也為藥物的結構修飾提供重要依據,同時指導制備前體藥物與軟藥。
第二,為生產化學藥物提供經濟、合理、先進的方法和工藝。研究藥物合成路線和工藝條件,配合尋找、發展新原料、新工藝、新試劑、新技術,努力提高藥品的產率和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為應用經濟、穩定、有效、安全的藥物提供保障。
第三,為創制開發新藥探索新的途徑和方法。開發新藥已構成藥物化學當前的重要任務。尋找先導化合物是現代新藥研究的出發點,近二百年里有4000余個化合物作為藥物進入臨床,這些藥物的發現大多經四個途徑獲得:從天然產物中提取;以現有藥物作為新藥研究的基礎;以藥理模型篩選新藥;依據病理生理機制設計新藥。這些途徑也是發現先導化合物的途徑。如從中藥中分離得到有效成分青蒿素,實驗證明其對耐氯喹的瘧原蟲有極高的殺滅作用,后采用結構修飾方法合成了效果更好的蒿甲醚及青蒿素琥珀酸酯,且毒性低于青蒿素。先導化合物也有通過藥物的不良反應而發現的。如磺酰脲類降血糖藥甲苯磺丁脲等都是根據磺胺類藥物降血糖的副作用經結構改造而發現的;又如因發現磺胺的利尿的副作用是抑制碳酸酐酶后,合成了許多磺酰胺類利尿藥如呋塞米等,隨后的深入研究最終發現呋塞米等利尿作用并不是抑制碳酸酐酶而是影響髓攀升支的氯化鈉重吸收。在采用前述各種方法尋找與優化先導化合物的同時,藥物化學與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及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融合,也大大促進了新藥的研發
二、藥物化學的發展簡史
人類使用藥物已有數千年。通過品嘗植物,把帶來舒適感或有明確療效的植物發展成為藥物,中國古代傳說“神農嘗百草”開創了中藥的里程碑,人們將產生毒性的植物用于狩獵、戰爭等,如后來從相關植物中提出的肌松劑筒箭毒堿、漢肌松、傣肌松。19世紀初起從有效植物中提取得到了具有藥理活性的小分子藥物,從金雞納樹皮中提取分離出可抗瘧疾的奎寧,從阿片中提純得到嗎啡,從古柯葉中提取得到可卡因,從楊樹皮中提取水楊酸等,這些提取物成功證實了那些植物真正有效在于它們所含有的有機化學單體物質,因而為人們利用化學物質替代天然藥物開辟了新途徑。與此同時19世紀中期隨著化學工業的飛速發展,人們從有機化合物中篩選藥物,如氯仿及乙醚用于全身麻醉,氯醛的水合物用于鎮靜催眠及麻醉,19世紀末期對水楊酸進行乙?;玫搅私鉄徭偼此幇⑺酒チ?,標志著人類已可用化學合成的方法改造天然化合物的化學結構研制出更理想的藥物。
20世紀初至20世紀60年代,被認為是藥物化學飛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許多重要藥物被廣泛應用,構效關系的研究也開始興起,在對可卡因的三種結構的簡化過程中,成功篩選出局部麻醉藥,即屬于對氨基苯甲酸酯的普魯卡因。染料中間體百浪多息被發現可抗菌,后來發現其代謝產物之一(對氨基苯磺酰胺)有效,由此發展出多系列藥物抗菌磺胺與利尿磺胺等。偶然發現的青霉素,開創了人類抗感染治療藥物的另一個里程碑,此后四環素、鏈霉素、氯霉素、紅霉素等抗生素不斷面世。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它們的缺點也不斷暴露,如病原體產生耐藥性,人們希望改變抗菌譜、提高抗菌活性,如以6-氨基青霉烷酸(6-APA)以及7-氨基頭孢烷酸(7-ACA)為基本母核,經過結構改造和修飾,成功得到半合成青霉素與頭孢菌素。其他抗生素也基于類似原理成功獲得。
20世紀60年代起,以酶或受體為靶標而設計的新藥研究獲得成功,β受體阻斷劑普萘洛爾、鈣內流阻滯劑硝苯地平、血管緊張素Ⅰ轉化酶抑制劑卡托普利成功上市,為人類的心血管疾病治療做出了巨大貢獻。對嗎啡和內源性物質腦啡肽和內啡肽的研究,也促進了鎮痛藥物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結構生物學、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以及生物技術、合成及分離技術的高度發展,為人們研究和開發新藥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手段,使藥物的設計、生產、制劑制備等更為科學、合理,各種創新藥物的發現及研究在不斷地深入和完善。
知識鏈接
青霉素的發現與應用
1928年Alexander Fleming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出現了青色雜菌,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雜菌附近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全部死亡,此雜菌后來被命名為青霉菌,他推測其代謝產物產生了抗菌作用并稱之為青霉素。雖然此研究發表在公開期刊上,但遺憾的是長時間被人忽略。將青霉素用于治療必須解決兩個難題:提純和大量生產。1940年Howard Florey和Ernst Chain通過深入研究,使青霉素最終用于臨床并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1945年,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青霉菌產生多種代謝產物,藥用青霉素是青霉素G和青霉素V,前者即是廣為人知的“盤尼西林”。為改進用藥方法、改變抗菌譜等,以后成功設計出了多種半合成青霉素,開創了人類的抗生素治療新時代。
三、藥物名稱
藥物的名稱包括藥物的通用名、化學名(中文及英文)和藥物的商品名。
1.通用名
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命名原則,由國家藥典委員會組織制定并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備案。按照此原則制定的藥品名稱稱為中國藥品通用名稱(China Approved Drug Names,CADN)。藥物的通用名原則主要有:藥品名稱應科學、明確、簡短;詞干已確定的譯名應盡量采用,使同類藥品能體現系統性。藥品名稱應避免采用可能給患者以暗示的有關藥物的藥理學、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或治療學的藥品名稱,并不得用代號。藥品英文名應盡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編訂的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INN),它不受專利和行政保護,是文獻、資料、教材及藥品說明書中標明的有效成分的名稱。INN沒有的,可采用其他合適的英文名稱。
化學藥的中文通用名盡量與英文名相對應,可采取音譯、意譯或音、意合譯,一般以音譯為主。無機化學藥品,如化學名常用且簡單,應采用化學名。有機化學藥品,化學名較短者亦可采用化學名,如苯甲酸;如化學名稱長者,可依據情況采用多種方法命名,如音譯命名可待因(Codeine),意譯命名氯丙嗪(Chlorpromazine)。制劑命名另有相關細則。
苯妥英(Phenytoin)又名大侖丁,諾氟沙星(Norfloxacin)又名氟哌酸等,是一種慣用的別名,不屬法定名稱,但常用。
2.化學名
英文化學名是國際通用的名稱,是根據藥物的化學結構來命名的。此名采用的系統命名以美國《化學文摘》(CA)為依據。中文化學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收載藥品化學名為依據?;瘜W名具體命名方法是以母體名稱作為主體名,再連上取代基或官能團的名稱,并按照規定順序注明取代基或官能團的序號。在母核前的基團次序應按立體化學中的次序規則進行命名,小的原子或基團在先,大的在后,如洛伐他汀。

洛伐他汀
化學名為(S)-2-甲基丁酸(4R,6R)-6-[2-[(1S,2S,6R,8S,8aR)-1,2,6,7,8,8a-六氫-8-羥基-2,6-二甲基-1-萘基]乙基]四氫-4-羥基-2H-吡喃-2-酮-8-酯。
3.商品名
商品名針對藥物的上市產品而言,一般是由藥品制造企業選定的名稱,在國家商標或專利局注冊,受行政和法律保護。在商品名右上標以表示,具有專屬性。商品名必須由國家藥品管理部門批準后方可標注和啟用。同一成分的藥品由于輔料和劑型的不同,或相同輔料制成的仿制藥品,不同廠家有不同商品名,故商品名的數目比通用名的數目要多出許多。藥品說明書上標注藥名順序一般是:商品名(或商標)、通用名稱、英文名稱、漢語拼音、化學名稱?!吨袊幍洹肥蛰d原料藥品名稱順序為:通用名、漢語拼音、英文名稱、化學名稱。
四、藥物化學學習方法
藥物化學是建立在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等藥用化學前修課程基礎上的專業應用學科,涉及藥物品種繁多、結構復雜、臨床用途各異等,導致初學者產生畏難情緒。明確學習目標,認真刻苦學習,在學習中取得主動,從學習中找到樂趣,是能學好這門課程的。高職高專藥學及相關專業學生,在藥物化學學習時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第一,應及時復習基礎化學知識尤其是有機化學,要善于聯系和運用有機化學知識?;瘜W藥物不外乎是由各種官能團構成,以藥物的結構為中心,諸多學習內容的掌握就是順理成章之事,如化學名稱、理化性質、立體結構、穩定性、體內代謝、結構修飾、構效關系等都與藥物的結構密切相關。
第二,應把握知識主線。要掌握全部藥物是不可能的,對于系列藥物如巴比妥類、喹諾酮類、青霉素類、四環素類等,在學習過程中掌握藥物的共性,進而對藥物的個性加以把握,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歸納總結、學會記憶、融會貫通。以藥物結構為例,學生可總結酯類藥物、酰胺類藥物、具光學活性藥物、前藥等內容,加深記憶。藥物化學與藥理學、藥劑學、臨床疾病概要、藥物分析等學科有許多交叉知識,這些知識既能提高學習興趣也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如通過對地西泮與奧沙西泮的結構對比,加深對地西泮和奧沙西泮關系的理解,更容易理解前藥現象。
第四,認真做實訓、練習。藥物化學實訓是藥物化學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實訓規范操作、認真觀察實驗現象、真實記錄實驗現象或結果,既提高實驗技能也能通過實訓掌握重要知識。如普魯卡因實訓項目中,普魯卡因的水溶液加氫氧化鈉溶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加熱,變為油狀物;繼續加熱,產生的蒸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為藍色;熱至油狀物消失后,放冷,加鹽酸酸化,即析出白色沉淀。通過此實訓能加深對普魯卡因三種結構的認識和記憶。本書每章都有大量的同步測試,學生課外一定要集中時間完成,檢查自己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要認真思考不同類型練習的解題方法等,努力做到舉一反三。
總之,任何一門學科知識,學習者只要運用科學學習方法,靈活分析及運用知識,加深理解、記憶,培養自學能力,都是能夠掌握好的。
同步測試
一、選擇題
(一)A型題(最佳選擇題)
1.通常不是藥物的常用三種名稱的是(?。?/p>
A.通用名
B.化學名
C.拼音名
D.商品名
2.藥物化學的英文名現稱為( )。
A.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B.Medicinal Chemistry
C.Pharmaco-chemistry
D.Biochemistry
3.我國藥品通用名命名的依據是(?。?。
A.中國藥品通用名稱(CADN)
B.國際非專利藥品名稱(INN)
C.美國《化學文摘》(CA)
D.《中國藥典》(Ch.P)
4.下列藥物不屬于化學藥物類別的是(?。?/p>
A.對乙酰氨基酚
B.諾氟沙星
C.卡介苗
D.頭孢噻肟
5.人類使用的第一個抗生素是( )。
A.青霉素
B.紅霉素
C.鏈霉素
D.頭孢噻吩
(二)B型題(配伍選擇題)
A.藥品通用名
B.化學名
C.商品名
D.別名
E.INN名
1.炎痛喜康屬于( )
2.對乙酰氨基酚屬于(?。?/p>
3.康泰克屬于( )
4.4'-羥基乙酰苯胺屬于( )
(三)X型題(多項選擇題)
1.藥物化學主要研究范疇,包括研究藥物的( )。
A.理化性質
B.制備方法
C.構效關系
D.體內代謝
2.下列藥物作用于腎上腺素β受體的是(?。?/p>
A.普萘洛爾
B.阿替洛爾
C.沙丁胺醇
D.雷尼替丁
二、名詞解釋
藥物通用名
藥物化學名
藥物商品名
藥物化學
藥物
(魚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