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迪汽車維修案例精析與技術通報
- 于海東 胡波勇
- 4658字
- 2019-03-20 14:45:24
第二節 奧迪A6L發動機故障精析與技術通報
一、啟停功能無法使用
故障分析
用戶剛提走的新車,啟停功能無法使用,用VAS505×檢測有故障碼P02340——增壓壓力控制高于控制界限值。目測發現增壓壓力電磁閥N75連接真空管部位折斷,造成發動機里有故障碼存儲,導致啟停功能無法使用。更換后故障排除,如圖1-14所示。

圖1-14
解決措施
更換N75。
二、怠速不穩,加速無力,無故障指示燈
故障分析
(1)用VAS505×檢測,報節氣門前壓力下降。
(2)初步判斷造成壓力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壓力傳感器損壞、管路泄漏、增壓壓力不足、控制單元判斷失誤等。
(3)無相關TPI,仔細檢查增壓管路也沒有發現有泄漏的地方。與另一輛同型號車輛對比數據流,增壓壓力確實低于同型號車。
(4)為了防止增壓壓力過大或節氣門瞬間關閉時給管路和兩側的零部件帶來沖擊,這套系統設計了一個增壓壓力再循環閥。這個閥門在不工作的時候應是伸出狀態,在拆卸過程中發現此閥門長期處于縮回狀態。
解決措施
更換渦輪增壓器的增壓壓力再循環閥(N249)。
附加分析
此閥門是為了控制增壓壓力而設計的,曾經還發現持續伸出的閥門,導致增壓軟管爆裂。在高轉速或節氣門快速關閉(急速抬起油門踏板)時,增壓管路的壓力會很高,所以必須瞬間打開閥門使管路內的壓力流向增壓器的進氣側,從而有一個氣流循環,如圖1-15所示。

圖1-15
三、發動機怠速運轉時前部偶爾有“吱、吱”異響
故障分析
(1)多次試車發現發動機在冷車剛啟動時偶爾會有“吱、吱”聲,類似多楔皮帶打滑,持續時間只有5~10s,故障出現頻率很低。該種類型異響可能原因是發動機前部傳動部件有干涉,皮帶上有異物、油污或張緊力度不夠而打滑。
(2)檢查發電機、空調壓縮機未發現異常。拆檢多楔皮帶發現張緊器輪有偏磨現象。更換多楔皮帶、張緊器,緊固發電機支架后多次試車,故障再現。
(3)進一步檢查發現曲軸皮帶輪旁邊有油污,拆檢曲軸皮帶輪發現正時鏈下蓋板兩側有磨損現象,異響由油污引起曲軸皮帶輪與正時鏈下蓋板之間摩擦導致。更換曲軸前油封,清理油污后故障排除,如圖1-16所示。

圖1-16
解決措施
更換曲軸前油封。
附加分析
因為多楔皮帶所傳動部件都安裝在一側,當在發動機運轉負荷有變化時,曲軸皮帶輪起到減振作用,所以在擺動時與正時鏈下蓋板之間間隙變小,黏附在油封周圍的灰塵與曲軸皮帶輪和正時鏈下蓋板之間摩擦,從而產生異響。
四、發動機故障燈報警
故障分析
(1)用VAS5052A讀取,故障碼為13813 P017D00[40]汽缸蓋溫度傳感器不可信信號(偶發)。
(2)根據引導故障查詢的測試計劃,需要檢查缸蓋溫度傳感器G694的線路和傳感器在對應的溫度環境下的阻值,結合電路圖和維修手冊,G694安裝在進氣歧管下面,從發動機電腦處采用專用 工具測量時發現測出的結果是無窮大,與測試計劃給出值不一樣。
(3)為了確定問題根源,要拆下進氣歧管測量,這時從G694插頭處測量導線到發動機的線路阻值,導通正常,這時單獨測量傳感器的阻值還是無窮大,在溫度為20~30℃時結果是1.5kΩ左右。
解決措施
更換缸蓋溫度傳感器。
五、行駛中發動機熄火,無法啟動
故障分析
(1)新車行駛了98km后車主反映行駛中發動機熄火,之后無法再次啟動。
(2)首先檢查發動機機油油位正常,接著試用工具轉動發動機,可以轉動。試啟動發動機發現啟動時間長一些可以啟動,但怠速不穩,同時伴有發動機異響 。
(3)用診斷儀讀取發現發動機有“P034100—凸輪軸位置傳感器→傳感器G40信號不可信”的故障碼。檢查凸輪軸位置傳感器G40線路正常,經上述檢查初步分析是發動機配氣正時錯亂。
解決措施
拆掉氣門室蓋后,發現第一列汽缸蓋的進氣凸輪下的搖臂已斷裂兩個。進一步拆解發現進氣凸輪后端可變配氣相位鏈輪固定螺栓明顯松動且鏈輪與凸輪軸燒結在一起。分解汽缸蓋后發現部分氣門與活塞有干擾過的痕跡,最終通過更換第一列汽缸蓋總成排除故障,如圖1-17所示。

圖1-17
附加分析
是什么原因導致第一列進氣凸輪軸抱死呢?在反復檢查第一列汽缸蓋后得出了答案。凸輪軸軸頸潤滑是通過汽缸蓋主油道分出的油孔從凸輪軸瓦架上相對應的油孔進行潤滑。而此進氣凸輪軸第一道軸頸瓦架油孔被原廠黑色密封膠堵塞,導致第一道軸頸長時間行駛缺乏潤滑而轉動阻力增大。此時曲軸通過鏈條帶動后可變相位鏈輪強制轉動,由于曲軸轉動方向和鏈輪螺栓緊固方向正好相反,導致鏈輪螺栓松動。此時配氣相位就發生了錯亂,導致氣門和活塞干擾。通過本案例希望讀者在結合處打密封膠時,一定要注意是否對附近的油道造成了影響。
六、發動機機油壓力報警
故障分析
(1)用戶反映車輛正常行駛時儀表突然顯示機油壓力報警,測量機油壓力為0bar。
(2)將機油濾清器拆下,發動機啟動后機油濾清器內無機油涌出,經分析該故障可能出現在機油泵至機油濾清器之間,存在泄壓情況 。
(3)檢查機油泵未能發現故障點,接下來檢查機油泵至機油濾清器之間主油道,在使用氣槍吹主油道過程中發現曲軸前部有漏氣的地方,將曲軸前油封拆下后檢查發現主油道工藝孔密封蓋脫落,如圖1-18所示。

圖1-18
解決措施
更換發動機工藝孔密封蓋。
七、EPC報警
故障分析
(1)此車EPC報警,初次進站檢查有故障碼,如圖1-19所示。
(2)查看熔絲,更換新的熔絲后,正常。客戶車輛行駛幾天后,EPC再次報警,進站查詢后發現故障碼和上次一樣,分析電路系統可能有虛接或者搭鐵不良等原因。
(3)由于EPC報警是間歇的,建議對所有的故障部件和線路包括發動機電腦J623進行逐一排查。

圖1-19
解決措施
更換N80(活性炭罐電磁閥N80),重新打磨固定發動機線束搭鐵點。
附加分析
N80電阻值較正常車輛的偏大5Ω,線路測量正常,發動機線束搭鐵點被腐蝕,如圖1-20所示。

圖1-20
八、車輛無法啟動
故障分析
車輛在高速行駛中發動機發抖,熄火后車輛啟動不著,后拖至我站。首先用VAS5052A檢測存儲故障P0087燃油油軌壓力過低(圖1-21),讀取發動機數據組20/3,發現啟動時燃油壓力為0,依照TPI提示,拆裝高壓油泵檢查,發現高壓油泵已經嚴重磨損,有大量鐵屑。之后根據ELSA TPI提示更換高壓油泵、噴油嘴等相關部件。結果裝車后仍然無法啟動。再次讀取發動機數據組測量值,正常。此時考慮柴油發動機啟動的必要條件(供油、供氣、壓縮),并結合客戶描述的故障發生過程,決定先測量缸壓,發現5、6缸無缸壓,其他缸缸壓偏低(8bar左右,正常22bar)。分解發動機未發現異常。但是重新安裝后5、6缸壓也達到8bar。此時陷入僵局,仔細回顧維修過程,整理思路 (柴油機與汽油機機件、測量缸壓方法不同,造成所有缸壓偏低的可能性),最后把故障點放在了噴油嘴上。仔細觀察噴油嘴中間密封圈被柴油腐蝕,存在間隙。更換、裝車后車輛啟動正常。

圖1-21
解決措施
更換高壓油泵、噴油嘴及密封圈。
附加分析
慣性思維造成不必要的彎路。維修過程中一定要細心,對于拆裝過的易損件要及時更換。
九、一直打不著車
故障分析
此車在外地拖至服務站時,嘗試著車確實無法打著,不像電池沒電;用VAS5052A診斷有故障碼05416、P1528、009第1控制組,凸輪軸調整N205 斷路,1、2、3不發火,存有靜態故障,根據導航要求對N205進行最終診斷,N205能發出“咔嗒”聲,說明N205功能正常,接下來對發動機進行拆檢,發現2缸進氣凸輪軸的搖臂跳了出來,2缸的氣門也被頂住,進一步拆檢發現進氣凸輪軸的后蓋固定凸輪軸的螺釘沒上緊,松了一大截出來,分析原因應該是該車出廠時沒有進行正確的力矩擰緊,從而導致搖臂脫落、氣門被頂(圖1-22)。因為氣門已被頂,故更換缸蓋總成,可解決問題。

圖1-22
解決措施
更換缸蓋總成。
附加分析
已經遇到兩臺同樣故障的車了,按同樣的辦法解決。
十、發動機故障燈報警,不好著車
故障分析
(1)檢查發動機故障碼為:1—進氣溫度傳感器G42信號太強;2—傳感器基準電壓“B”斷路;3—增壓壓力傳感器/海拔高度傳感器不可靠比率;4—啟動機觸發,反饋端子50對正極短路;5—啟動機沒有轉動。機械部分發卡或電氣故障,且故障都為偶發,根據故障碼更換空氣流量計和增壓壓力傳感器后觀察,10天后故障再次發生。
(2)依然報上述五個故障碼,傳感器已經更換,故此次檢查重點為后面兩個關于起動機的故障碼,拆下發動機下護板觀察起動機,發現發動機與車身的搭鐵點虛接,緊固搭鐵點后故障排除,如圖1-23所示。

圖1-23
解決措施
緊固搭鐵點。
十一、車輛啟動后發動機異響
故障分析
此車由于發動機拉缸,更換新發動機總成,更換發動機后,啟動發動機車輛出現“嘎啦嘎啦”的響聲,比較清脆,判斷故障車輛響聲為飛輪與變速箱連接部分出現的異響,準備拆下變速箱進一步檢查時,發現有油漬流下,拆下變速箱后發現曲軸后油封出現嚴重損傷,確定發動機異響及漏油,均由曲軸后油封所致,由于新發動機在安裝曲軸后油封時安裝過深,導致發動機在運轉時磨損曲軸后油封,出現異響,磨虧損之后導致漏油,如圖1-24所示。

圖1-24
解決措施
更換曲軸后油封。
附加分析
由于新發動機在安裝曲軸后油封時安裝過深,導致發動機在運轉時磨損油封產生異響并漏油。
十二、發動機發抖,廢氣燈亮,EPC燈亮
故障分析
可能的故障原因有:線路對正極/負極短路 ;發動機電腦板內部故障 ;傳感器故障或發動機機械故障; J757發動機部件供電繼電器故障。
(1)用診斷電腦檢測故障碼為N80炭罐電磁閥、N156進氣支管轉換閥、N75增壓壓力限制閥、汽缸列1氧傳感器等對地短路/斷路故障靜態。
(2)根據ELSA電路圖發現傳感器有共用保險絲SA5及J757發動機部件供電繼電器,檢查保險絲時發現已熔斷,更換后再次熔斷。
(3)根據故障引導測量N80、N156、N75、氧傳感器的正極和負極、信號線路均正常,排除線路問題,對J757發動機部件供電繼電器互換后故障依舊。
(4)因發動機電腦板壞的故障頻率比較低,從簡單入手,逐一將各傳感器插頭拔下,發現當拔下N276燃油壓力調節閥后故障排除,測量傳感器為內部短路。
解決措施
更換高壓泵。
十三、發動機“噠噠”響
故障分析
(1)車輛啟動后有“噠噠”聲,“噠噠”聲一直存在,異響的節奏隨發動機轉速會發生變化,轉速高,響聲頻率快。檢查機油油位正常,機油壓力正常,無相關的TPI。
(2)舉升車輛,根據聲音的發生部位,用聽診器判定聲音出現在發動機的中部前段,拆檢上部缸蓋沒有發現異常,在檢查活塞時發現1缸的活塞上下的間隙大,拆檢發動機下部總成。
(3)拆檢后發現1缸對應的連桿瓦、曲軸、連桿都出現拉傷,油底殼有大量的鐵屑,查看1缸連桿上部瓦的安裝情況后判定為,1缸的上下兩片的瓦安裝反了,導致曲軸潤滑不良出現拉瓦,如圖1-25所示。
解決措施
更換發動機總成。

圖1-25
十四、發動機不好啟動,熄火后著不了車
故障分析
(1)客戶反映該車上次更換離合器后就不好發動, “嗒嗒”就是發動不著車,此次跑長途就出現了這種情況,最后還是發動了,跑到店,熄火后就一直發不動。
(2)用VAG5052檢查發動機電控系統故障“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不可信”。更換曲軸位置傳感器后故障依舊。
(3)檢查發動機電腦J623至曲軸位置傳感器的電路正常,供油壓力正常,高壓有火。
(4)通過曲軸位置傳感器安裝孔搖轉曲軸觀察到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輪齒圈上有劃傷并且有兩個齒已斷裂,如圖1-26所示 。

圖1-26
(5)根據上述故障判斷為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輪損壞。
(6)拆檢發動機后發現高壓油泵也損壞了。
解決措施
大修發動機,更換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輪。
附加分析
該車由于高壓油泵損壞后碎屑掉落剛好卡在曲軸位置傳感器信號輪處,導致信號輪劃傷,如圖1-27所示。

圖1-27
十五、換水泵1萬千米后,水泵齒輪脫落,發動機內部機械損壞
故障分析
該車行駛到180410km在我站更換時規皮帶時也更換了水泵,行駛到191934 km后在行駛的過程中出現自動熄火。檢查發現是水泵齒輪脫出,導致正時皮帶損壞,排氣門全部被頂損。我站還有另一臺C6 2.0T在更換完水泵行駛4165km后水泵出現相同的故障。還有一臺新的C6 2.0T (底盤號為LFV3A24F7C3033920) 行駛3214km時也出現水泵齒脫出的故障,如圖1-28所示。

圖1-28
解決措施
更換時規一套、水泵、氣門,如圖1-29所示。

圖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