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職高專院校的許多學科和專業(食品、環保、質檢、園藝、生物技術、生物制藥、動物醫學等)與化學緊密相連,為了適應這類專業人才的培養要求,結合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特點和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參考大量相關資料,編寫了這本《無機及分析化學》教材。
本書以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編寫的指導思想,緊扣“實用為主,必需、夠用和管用為度”的原則,充分考慮了高職高專類專業特點。編寫時,將原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門獨立課程的教學內容精心遴選后進行有機整合,刪除了較深奧的理論分析和闡述,精簡復雜公式和繁瑣計算的推導,力求做到既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又具有較完整的基礎化學知識體系。在組織教材內容時,考慮到多個學校專業的特點,將分析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作為一個很重要的部分編寫,以定量化學分析作為主干,以四大滴定技術為主線,使本教材既滿足本門課程的需要,又為與相關平行課程和后續課程的銜接建立了一個很好的起點,同時也為將來從事有關化學及其檢測工作、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知識。將理論和實訓有機結合,淡化理論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將實驗實訓類內容與主干教材貫穿在一起進行編寫。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實訓內容的選取和安排上,不僅注意實訓的典型性、系統性,還注意與生物、食品、制藥等學科相結合,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先進性、綜合性和趣味性。為了達到較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本書同時提供了演示文稿、教學視頻及拓展材料等數字化課程,讀者通過掃碼即可看到,極大地豐富了知識的呈現形式,拓展了教材內容。目標檢測配套有參考答案,供師生參考。
本書由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長江職業學院、河南農業職業學院、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共同編寫。編寫人員有:李田霞(第6章)、燕來敏(第7、第9章)、吳蔚(第3、第5章)、賈新彥(第4章)、趙崢嶸(第2章)、余瑩(第1、第8章)。視頻的制作由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李田霞、吳蔚、周如意完成。全書由李田霞統稿,武漢大學潘祖亭教授對全書進行了審定。
限于我們的學識和水平,本書雖經多次討論修改,缺點和錯誤仍在所難免,懇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俟再版時訂正。
編者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