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藥物鑒別的任務
《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項下規定的試驗方法,僅適用于鑒別藥物的真偽;對于原料藥,還應結合性狀項下的外觀和物理常數進行確認。藥物的鑒別試驗包括性狀和鑒別兩部分。
一、性狀
藥物的性狀反映了藥物特有的物理性質,一般包括外觀、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數等。
(1)外觀 外觀是指藥物的聚集狀態、晶型、色澤以及臭、味等性質。
【案例】 《中國藥典》(2015年版)維生素C項下
【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味酸;久置色漸變微黃;水溶液顯酸性反應。
(2)溶解度 溶解度是藥物重要的物理性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藥品的純度。《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凡例項下采用“極易溶、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極微溶解、幾乎不溶或不溶”七種表達來描述藥品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能。
(3)物理常數 物理常數是表示藥物的物理性質的特征常數,不僅對藥品具有鑒別意義,也反映了該藥品的純雜程度。《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項下收載的物理常數測定包括:相對密度、餾程、熔點、凝點、旋光度、折光率、黏度等任務的測定。
二、一般鑒別試驗
一般鑒別試驗是指以藥物的化學結構及其物理化學性質為依據,通過化學反應來鑒別藥物的真偽。《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項下規定的一般鑒別試驗所包括的任務有:水楊酸鹽、丙二酰脲類、有機氟化物類、亞硫酸鹽或亞硫酸氫鹽、亞錫鹽、托烷生物堿類、汞鹽、芳香第一胺類、苯甲酸鹽、乳酸鹽、枸櫞酸鹽、鈣鹽等任務。
知識拓展
《中國藥典》(2015年版)四部通則0301一般鑒別試驗(節選)
1.水楊酸鹽
(1)取供試品的中性或弱酸性稀溶液,加三氯化鐵試液1滴,即顯紫色。
(2)取供試品溶液,加稀鹽酸,即析出白色水楊酸沉淀;分離,沉淀在醋酸銨試液中溶解。
2.丙二酰脲類
(1)取供試品約0.1g,加碳酸鈉試液1ml與水10ml,振搖2min,濾過,濾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銀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淀,振搖,沉淀即溶解;繼續滴加過量的硝酸銀試液,沉淀不再溶解。
(2)取供試品約50mg,加吡啶溶液(1→10)5ml,溶解后,加銅吡啶試液1ml,即顯紫色或生成紫色沉淀。
3.有機氰化物
取供試品約7mg,照氧瓶燃燒法(通則0703)進行有機破壞,用水20ml與0.01mol/L氫氧化鈉溶液6.5ml為吸收液,俟燃燒完畢后,充分振搖;取吸收液2ml,加茜素氟藍試液0.5ml,再加12%醋酸鈉的稀醋酸溶液0.2ml,用水稀釋至4ml,加硝酸亞鈰試液0.5ml,即顯藍紫色;同時做空白對照試驗。
4.亞硫酸鹽或亞硫酸氫鹽
(1)取供試品,加鹽酸,即發生二氧化硫的氣體,有刺激性特臭,并能使硝酸亞汞試液濕潤的濾紙顯黑色。
(2)取供試品溶液,滴加碘試液,碘的顏色即消退。
5.亞錫鹽
取供試品的水溶液1滴,點于磷鉬酸銨試紙上,試紙應顯藍色。
6.托烷生物堿類
取供試品約10mg,加發煙硝酸5滴,置水浴上蒸干,得黃色的殘渣,放冷,加乙醇2~3滴濕潤,加固體氫氧化鉀一小粒,即顯深紫色。
7.汞鹽
(1)亞汞鹽
①取供試品,加氨試液或氫氧化鈉試液,即變黑色。
②取供試品,加碘化鉀試液,振搖,即生成黃綠色沉淀,瞬即變為灰綠色,并逐漸轉變為灰黑色。
(2)汞鹽
①取供試品溶液,加氫氧化鈉試液,即生成黃色沉淀。
②取供試品的中性溶液,加碘化鉀試液,即生成猩紅色沉淀,能在過量的碘化鉀試液中溶解;再以氫氧化鈉試液堿化,加銨鹽即生成紅棕色的沉淀。
③取不含過量硝酸的供試品溶液,涂于光亮的銅箔表面,擦拭后即生成一層光亮似銀的沉積物。
8.芳香第一胺類
取供試品約50mg,加稀鹽酸1ml,必要時緩緩煮沸使溶解,加0.1mol/L亞硝酸鈉溶液數滴,加與0.1mol/L亞硝酸鈉溶液等體積的1mol/L脲溶液,振搖1min,滴加堿性β-萘酚試液數滴,視供試品不同,生成由粉紅到猩紅色沉淀。
三、專屬鑒別試驗
專屬鑒別試驗是根據每一種藥物化學結構的差異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學特性的不同,選用某些特有的靈敏定性反應,來鑒別藥物的真偽,是證實某一種藥物的依據。
一般鑒別試驗是以某些類別藥物的共同化學結構為依據,根據其相同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行藥物真偽的鑒別,以區別不同類別的藥物。而專屬鑒別試驗,則是在一般鑒別試驗的基礎上,利用各種藥物的化學結構差異,來鑒別藥物,以區別同類藥物或具有相同化學結構部分的各個藥物單體,達到最終確證藥物真偽的目的。例如,經一般鑒別反應的鈉鹽試驗,證實某一藥物為鈉鹽,但不能辨認是氯化鈉、苯甲酸鈉或者是其他某一種鈉鹽藥物。要想最后證實被鑒別的物質到底是哪一種藥物,必須在一般鑒別試驗的基礎上,再進行專屬鑒別試驗,方可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