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變遷與中國居民生活質量(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 王培剛等
- 369字
- 2019-11-01 16:58:39
五 理論視角總結
本章先后探討了三種視野下的生活質量理論研究方法:功利主義、審慎價值和能力方法。三種方法的代表人物都以哲學思辨為主,在對如何實現人類美好生活的看法上存在根本性的分歧,這種分歧既和這些學者所處的時代、社會環境密切相關,也反映了在一定的道德張力的約束下對有價值欲望清單孜孜追求的生活思考。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經檢驗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自此以后,許多西方著作都可以被認為是對人類美好生活即生活質量的思索和探討。從實際欲望的測量,到實現最低限度的閾值標準的生活條件的滿足;從追求大多數人的幸福,到努力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審慎和美好;從簡潔和清晰的生活質量測量指標,到復合、多元、核心價值與非核心價值并存的生活質量測量指標,生活質量的測量更加務實、更加強調能夠應用于社會發展的評估,更加注重對自治權利條件下的人類美好生活的構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