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師資素養標準
- 張鵬 董鵬中 王偉
- 1961字
- 2019-11-15 12:36:32
四 職教師資素養標準設計的建議
(一)形成過程
在充分研究教育部在2013年9月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的有關內容,比較中外職教教師能力標準、中職學生關鍵能力以及與“職業院校教師素養提高計劃”培養資源開發公共包其他的幾個項目充分交流之后,對專家訪談以及前期問卷調研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內容,根據中職教師的特點,從職業教育的原點出發,選擇“調查中職學生特點與需求——了解中職教師的工作程序與要求——梳理優秀中職教師勝任能力”的流程,基于中職教師的工作過程,初步形成考察中職教師素養的具有三個維度、40個項目的職教師資(面向中職教師)素養標準結構框架,如表1-10所示。
表1-10 職教師資基本素養標準

續表

續表

(二)實證依據
1.教師的職業境界
中職教師的素養現狀對教師素養培養提出更高要求——“經師”。所謂經師是指嚴肅、嚴謹、嚴格地對待教育教學工作,做一個不“誤人子弟”的合格的教師。經師是把教師職業作為一種謀生的手段。
從吉林地區中職教師素養調查以及對全國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吉林工師)國培學員素養調查中,了解到中職教師素養還不能達到職業教育的時代要求,具體表現如下。
(1)職業信念不強。教育理念“虛知”,對職教教師的地位與作用認識不明確;自我角色認知不全,缺乏成熟的職業行為規范;為人師表尚顯不足,還不能成為中職學生尊重的人生導師。
(2)身心素養不高。教師職業精神整體狀況良好、生理健康現狀較好,但缺乏健身意識,心理健康也存在隱憂,存在自卑和依附心理,價值取向有自我化、功利化傾向。理智、智慧、情商和人格魅力尚顯不足,還不能成為中職學生信賴的情感溝通者。
(3)知識素養不夠。知識結構不合理,學科課程過深、過剩、過專,重專業輕基礎,重科學輕人文,重學科知識而輕教育理論;知識儲量不足,知識面不寬,人文社科等通識知識素養和教育教學知識素養需進一步提高,沒能成為中職學生喜歡的學識領航員。
(4)職業技能不足。大多缺乏生產實踐經驗,教育教學脫離實際;創新意識不夠,教學反思與課程開發能力薄弱;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不如人意;教育管理能力和指導學生發展能力不強,尚不能成為中職學生真正的技能幫扶師。
2.教師的專業境界
中職教師的工作對教師職業能力提出較高要求——“能師”。
所謂能師,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專家型、研究型的教師。能師要有深厚的專業功底,有獨特的教學藝術和風格,有出色的教學效果,有對教育教學的研究和探索,直至著書立說。能師是把教師職業作為一種專業追求。
通過對長春機械工業學校等中職學校的考察,分析中職教師的工作過程,來理清中職教師的職業能力要求。教師不僅應具有堅定的教育信念與良好的師德,還要具有扎實的知識基礎與動手操作能力;從教育的目標和能力角度來看,還要具有學會學習、學會工作的方法和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的社會能力等綜合素養。
3.教師的事業境界
中職學生的群體特點對教師素養提出很高要求——“人師”?!叭藥煛睘樘找睂W生性格的導師,不但要有高深的學問,而且要有偉大的人格和高尚的修養。人師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塑造學生的人格,以自己的德、才、情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終身受益的影響和感化。這種境界也是教師完善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的境界。人師是把教師職業作為一種事業追求與精神享受。
2012年教育部發布《中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展與就業報告》,報告顯示中職學生的高就業率與社會的低認可率形成很大的反差,這緣于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并沒得到上下的認可。一是知識基礎不牢。對吉林地區中職學校一年級新生文化課學習狀況的調查發現,69%的學生沒有達到初中二年級數學應有的水平,72.24%的學生沒有達到初中二年級英語水平,許多學生被認為是“學習的失利者”。二是整體素養不高。學生中有一部分屬于父母眼中的“問題孩子”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家庭背景、學習成績、成長經歷等多種原因使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心理敏感,容易產生自卑感,易受外界干擾,教育難度大。如何幫助學生學好技能、重鑄信心、健康發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中職教師需要面對的責任和挑戰。中職教師只有具有多方面的修養才能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才能勝任專業教學、職業指導、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和環節的教育活動。同時,中職學校的學生具有多樣化的心理問題,這就更要求中職教師在知識、能力教育之外,還要具有道德感染、情感熏陶、文化溝通等素養,使職業教育成為這些學生成才的“熔爐”。
(三)基本內容
素養標準的維度構架基于對中職教師的工作和社會角色的分析,因為一名中職教師具有多重社會角色,面向崗位——做一名職教人,具有職業教育理念和師德修養;面向自身——做一個健康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養與成長能力;面向社會——做一個現代人,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及關鍵能力。職教師資基本素養標準見表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