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灣區經濟:探索與實踐
- 盧文彬
- 802字
- 2019-11-15 12:10:07
一 分類推動各功能產業調整發展
一般而言,對核心功能產業和高端功能產業,應創造最有利的發展條件,強化其規模發展優勢。對基本功能產業,則應持續提升產業品質。對階段功能產業,可側重于提升產業綠色低端發展能力,推動將制造環節向研發環節和銷售網絡控制環節轉變,而對技術含量低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則應引導有序騰退空間。
(一)突出增強航運、金融、貿易等核心功能業態
提升港口及機場樞紐的發展能級,推動金融、航運和貿易的資管部門、功能性機構、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業協會落戶,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推動形成互聯網金融、對沖基金、融資租賃、股權投資、航運保險、商業保險、電子商務、技術貿易、服務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突出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研發產業,促進方案設計提供商、委托研發等研發新要素發展,推動產業鏈和價值鏈向高端延伸。
(二)支持高端功能業態發展
推動服裝、鐘表傳統產業轉向時尚創意產業,推動發展國際會展、高端賽事、郵輪游艇等新興業態。推動會計、咨詢、規劃設計、律師等專業服務業與核心功能業態同步發展。鼓勵依托航空航運大規模運輸條件的集成電路、可穿戴設備、智能手機等制造業的發展。
(三)提升基礎功能產業發展層級
促進基于港口、機場的國際采購、國際配送和全球集散分撥的臨港產業、臨空經濟等新業態的發展,推動傳統港口物流、臨空物流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市政服務業向規模化、高端化轉化,促進生活性服務業的集約發展和新業態探索,推動產業鏈的跨區域布局。
(四)推動階段功能產業轉移轉型
對重化工業、一般加工裝備制造業等產業,視其產業生命周期情況與灣區生態狀況做相適應的產業轉移或升級,按“總部+基地”模式推動其向灣區戰略腹地地區轉移生產環節。而對勞動密集型的“五小”制造業等,可按照灣區城市功能疏解情況分別予以“并(兼并重組)、轉(轉型生產)、騰(騰出廠房)、退(退出淘汰)”。不同灣區經濟產業發展策略選擇如表3-3所示。
表3-3 不同灣區經濟產業發展策略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