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居民收入總量在城鄉之間的分配

我國的資金流量核算中,機構部門劃分為金融機構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政府部門、住戶部門和國外部門,其中住戶部門不再細分為城鎮和農村,因此,目前只能依據城鄉住戶調查數據來分析居民收入在城鄉之間的分配情況。根據住戶調查數據中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鄉居民年平均人口直接放大推算得出的居民收入占資金流量核算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將近70%,因此基本能夠代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城鄉總體分配狀況。本節使用的居民收入均指根據住戶調查資料直接推算的結果。

(一)居民收入的城鄉分配比例及其變化

2016年,居民收入總量為33.7萬億元,其中,城鎮居民收入為26.3萬億元,占居民總收入的78.1%,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7.4萬億元,占21.9%,下降0.8個百分點。

2013年,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實施了城鄉一體化改革,當年住戶調查數據分為新老兩個口徑,根據新老口徑數據計算的居民收入城鄉構成比例有所不同,但從長期走勢來看,城鄉居民收入比重變化的趨勢是一致的,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城鎮居民收入占居民總收入比重穩定而持續地上升,農村居民收入占比相應不斷地下降。根據老口徑數據,1979~2013年,城鎮居民收入在居民總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41.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占比則由1979年的63.6%下降至22.5%。根據新口徑數據,從2013年到2016年城鎮居民收入在居民總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2.0個百分點,相應地,農村居民收入比重下降了2.0個百分點。

表1-4 居民收入的城鄉構成比例

注: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7)》有關數據整理。

(二)城鄉居民收入結構變化的原因

居民收入分配總量中城鎮居民收入占比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收入占比持續下降是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現象。但在城市化進程中,必須重視城鄉協調發展,避免出現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不利局面。

1.城市化進程是影響城鄉居民收入分配結構的主要原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使城鎮居民收入在居民總收入中的比重不斷提高。1978年末,我國城鎮人口為17245萬,城市化率只有17.92%,還是一個十分典型的農業國家。2016年末,我國城鎮人口迅速發展為79298萬,增加了62053萬,城市化率已經達到57.35%,提高了39.43個百分點。相應地,農村人口由1978年末的79014萬下降到2016年末的58973萬,其在總人口中的比重由82.08%下降到42.65%。

2.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差距擴大是城鎮居民收入在居民總收入中比重上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從表1-5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對比可以看出,1979~1985年,由于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被迅速調動起來,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顯縮小。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57倍,1985年,這一比例已經降至1.86倍的水平。1985年以后,隨著城市改革的逐步推進和不斷深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長明顯加快,農民收入增長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難和制約因素,增速放緩。1985~200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有所擴大,在2~3倍的區間中波動。進入21世紀以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顯擴大到3倍以上。2009年之后,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長明顯回升,并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二者收入差距開始緩慢收窄,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3.03倍,仍高于3。城鄉住戶調查一體化改革后,根據新口徑數據計算,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81倍。近年來,延續了2009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的走勢,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2.72倍。

表1-5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對比

續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三门峡市| 石嘴山市| 北海市| 彭泽县| 呼图壁县| 从江县| 衡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永宁县| 仙游县| 霍州市| 固镇县| 景洪市| 麻城市| 大关县| 泾川县| 罗定市| 邛崃市| 密山市| 湖南省| 梧州市| 罗田县| 西充县| 金寨县| 天等县| 扎兰屯市| 奎屯市| 仪征市| 宜昌市| 尚志市| 秦安县| 平原县| 广德县| 梧州市| 新民市| 东辽县| 巴南区| 吉木乃县| 安泽县| 张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