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以吉林發展為視角
- 趙光遠 王樹貴
- 3503字
- 2019-11-01 17:04:18
第六節 結論及建議
前述分析表明,吉林省正處于深入實施沿邊開發開放戰略的關鍵時期,通過創新工作舉措、加大工作力度、建設沿邊開放高地等措施,通過全省人民尤其是沿邊地區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有可能形成良好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局面,有可能打造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新模式。從政策層面看,吉林省還應該從如下四個方面進行加強。
一是行政管理保障。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正確處理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把政府職能切實轉變到宏觀調控、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上來。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加快推進行政審批項目全流程管理;繪制行政審批項目全流程權力運行流程圖并固化到行政審批全流程電子監察軟件系統中;對需多部門審批的項目,按照“一家受理、全程負責、并聯審批、限時完成”的要求,實行并聯審批。深入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繼續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整頓和規范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規范流通領域市場準入管理,建立健全重要商品和服務市場準入制度,實現準入許可和監管并重的全程管理。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市場運行管理體制和商品價格監測機制,引導企業樹立誠信意識,健全誠信機制,誠信自律經營。強化職能部門的統籌協調。將沿邊地區開發開放上升為吉林省的發展戰略來統籌謀劃、統籌推進,并對沿邊地區中長遠期發展進行戰略部署。地方政府部門要從實際出發,高度重視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工作,要制定詳細計劃或實施方案,分解目標,明確責任,確保各項任務的落實。要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建立部門、地區間密切聯系統籌推進實施機制,形成全省上下合力推動沿邊開發開放的新格局。加強部門間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協調配合,全面調動和優化配置政策資源,堅持政策的長期性、優惠性、連續性和協調性,推動各項政策和改革舉措形成合力、落到實處。
二是配套政策保障。及時制定落實政策的配套措施或實施細則,并加強協調、溝通,防止政出多門、政令抵觸,保證政策相互配套,便于操作。增強政策的透明度,各項政策制定后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建立健全政策咨詢和反饋制度,及時解答企業或投資者提出的問題。政策支持體系構建應從實際出發,重點圍繞產業聯動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暢通對外通道、打造開放平臺、體制機制創新、陸海聯運航線運營等領域,在土地、資金、稅收、科技、人才、物流等方面出臺具有可操作性和含金量較高的優惠政策,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財稅政策。加大對沿邊地區一般性和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將現有的專項資金更多地向沿邊開發開放項目傾斜。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力度,在省財政預算內設立沿邊開發開放專項資金,重點支持資源開發利用、進出口加工、科技合作以及重點合作平臺建設。對沿邊地區符合產業、環保、土地政策及促進就業與技術進步的中小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沿邊地區外貿企業稅收減免力度,以2014年進口環節稅收總額為基數,五年內新增稅收全額用于獎勵企業擴大貿易規模。金融政策。鼓勵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探索支持沿邊開發開放的有效模式。探索由各級政府和企業共同出資設立沿邊開發開放專項基金,用于貿易、投資和經濟技術合作,以緩解企業的融資難題。優先支持沿邊地區符合條件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研究將沿邊市縣納入地方政府債券自發自還試點范圍。加大對俄、朝經貿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和政策性擔保力度,提高對俄、朝經貿企業擔保融資比例,支持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對俄、朝出口企業提供信用擔保和商業保險。支持沿邊地區中小銀行跨區域設立分支機構,擴大本外幣業務范圍,給予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優惠支持。加大對沿邊地區支農再貸款和支小再貸款支持力度。支持琿春農村商業銀行參股或收購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市商業銀行。土地政策。支持沿邊地區開展土地管理改革綜合試點,根據用地單位申請,吉林省國土廳將建立用地服務檔案,強化動態管理,實施全程跟蹤服務,并及時納入審批“綠色通道”,提高用地審批效率。保障開發區、特色園區建設用地,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時,適度向沿邊地區傾斜,對重點項目可申請辦理先行用地手續。產業政策。遵循國家區域經濟布局的要求,結合邊境地區的實際情況和國內外市場需求,選擇和培育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綜合運用財政、金融、稅收、價格等經濟手段進行支持,加快建設具有沿邊地區特色的產業體系,打造一批特色出口加工基地。
三是招商引資保障。加強項目建設,提高項目質量。加強項目謀劃,注重項目更新,做好單體項目策劃,建立信息反饋機制。圍繞交通、口岸等重大基礎設施進行招商引資,要搞好項目的規劃、設計和包裝,做好可行性研究,積極向戰略投資者進行推介,爭取合作。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增強招商工作實效。強化專業招商,開展產業配套招商,重視以商招商,推進中介招商。圍繞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招商引資。要把引資與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緊密結合起來。一方面,要積極引導外資投向做大做強吉林省的支柱產業和沿邊地區的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快沿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外資向高新技術、環保、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等產業投資。此外,要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沿邊省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較為落后,應積極吸引外資投資沿邊地區的商業零售、各種中介服務、軟件、金融服務等領域,積極發展服務外包,帶動和促進沿邊地區服務業的成長壯大。加強招商環境建設,提高綜合競爭力。優惠透明的政策環境,公正公平的法制環境,優質高效的行政環境,凝心聚氣的社會環境,營造舒適宜人的人居環境。圍繞鞏固國企改革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招商引資。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實現國企產權的多元化,為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奠定基礎創造必要的條件。通過大力引進外資和民營資本,做大做強民營經濟,壯大沿邊地區經濟發展活力。
四是強化邊境貿易。與日、韓企業合資、合作、共同開發俄、朝市場。由于俄羅斯經濟持續發展,消費者購買力增強,朝鮮出現革新要求和開放跡象,日本企業近年來對俄、朝市場興趣大大增加,韓國企業進軍俄、朝市場的積極性也很高。與此同時,俄、朝兩國也需要日、韓的資金、技術和高質量商品。但是日本比中國更缺乏對俄、朝貿易的渠道和人才。吉林省可以利用他們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吉林制造具有日、韓技術或品牌的商品,銷往俄羅斯和朝鮮,擴大對俄、朝出口;共同開發俄、朝兩國資源,擴大對俄、朝的進口;在俄羅斯和朝鮮建立合資企業,在當地生產、銷售并出口到第三方市場。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帶動對俄、朝貿易發展。利用吉林省在農業、林業和制造業等方面的優勢,加大在農業、林業、礦產資源開發和機械、消費品制造領域對俄、朝的投資、工程承包和經濟技術合作。嘗試采用加工貿易和補償貿易等形式,規避俄、朝對資源性產品出口的限制,擴大自兩國的進口規模,促進對兩國的出口。加強對兩國市場的調研,逐步使貿易形式規范化、合作長期化,產品適銷對路,穩步增加吉林在兩國工業品和消費品市場上的份額。繼續發揮邊貿優勢。擴大對俄、朝邊貿出口,加大邊貿合作平臺建設力度,繼續推動中俄、中朝互市貿易區發展。加強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地方政府之間的協調,打通和爭取形成更便利的中俄邊貿通道。建立吉林邊貿官員與朝鮮地方貿易主管部門官員定期會晤制度,加快圖們等邊貿市場建設,改善對朝邊貿條件。大力發展對俄、朝邊境旅游業,吸引更多游客,擴大旅游貿易規模。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和服務貿易。提高外貿質量,一方面,積極引進附加值較高的加工貿易。引導企業從國外引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貿易項目,支持外資企業抓住我國加工貿易由南向北轉移的機遇,充分利用東北亞博覽會等各種招商引資活動,把一些好項目、大項目、更高技術水平的項目引到吉林省來,推動吉林沿邊地區加工貿易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積極鼓勵服務業。貿易加快發展,推進吉林服務業跨越式發展與積極開拓國際服務業市場相結合,支持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教育、文化等服務型企業出口,增強吉林省沿邊地區發展服務貿易出口的優勢。此外,還要做好沿邊開發開放方面的示范試點工作。積極申請國家擴大中俄兩國本幣結算份額,將人民幣結算從邊境貿易擴展到對朝、對俄一般貿易及投資領域。申請琿春市開展盧布貨幣流通試點。以省內韓幣交易最頻繁的延吉市為試點,爭取韓幣清算機制試點和韓幣QFII額度安排。要加強與韓國產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爭取有更多的韓國金融機構在吉林省設立分支機構和開展業務。探索東北亞國家與吉林沿邊地區開展人民幣雙向貸款試點。在沿邊地區試點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鼓勵東北亞國家財團或法人以人民幣購買開發開放區企業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