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6 智能與人類的界限

今天主流的人工智能研究中,直接以創造出能通過圖靈測試的人造智能機械為目標的研究項目其實極為罕見,這一方面是因為圖靈測試的難度實在太高,難以出成果;另一方面是因為圖靈測試所提出的目標,其實已經超過了人類自身的需要,好比人類要不斷制造更好飛機的目的肯定是為了更快、更舒適地旅行,而不是為了讓它飛得更像鴿子以至于能欺騙其他鳥類。

通過一個簡單的集合關系,可以令我們以更嚴謹的方式來理解“人類所需的智能”和“能夠模仿人類通過圖靈測試的智能”這兩個問題的差別。如圖所示,我們定義了兩個集合:“全部智能行為”和“全部人類行為”,以及兩者的交集“屬于人類需要范疇的智能行為”,并以此舉例。


屬于全部智能行為可以回答的問題:“圍棋規則中執黑需要貼目多少才能確保公平?

屬于全部人類行為可以回答的問題:“周志明和周杰倫誰唱歌比較好聽?”

屬于人類范疇的智能行為可以回答的問題:“菠菜3元一斤買3斤需要多少錢?

人類行為與智能行為的范圍

顯而易見,圖靈測試所判定的“智能”是能夠模擬全部人類行為的智能,但是全部人類行為的范圍內并非都是“屬于人類需要范疇的智能行為”,也并非所有人類行為都有讓計算機代替人類去完成的必要,如你沒必要讓計算機替你分辨出“榴蓮到底是不是一種好吃的水果”,覺得榴蓮是否好吃這種問題也不會用來衡量回答者有沒有智能或者作為判斷智商的高低的依據,對吧?

今天學術界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是機器從事人類范疇的智能行為(當然,機器天生就可以完成一部分人類之外的智能行為,譬如速算,所以要研究的問題是機器還完成不了的人類范疇的智能行為)這部分內容,而筆者相信現在絕大部分人都很容易接受人工智能的研究定位在人類范疇的智能行為是合理的。但是當時的主流學者并不都這么認為,在1950年以及之后的一二十年里,人們對機械實現智能的難度估計普遍都表現出極為樂觀的態度,很多的投入是花費在“意識”(Consciousness)、“心智”(Mind)、“自我”(Self)這一類今天劃歸于強人工智能范疇的研究之中,以至于在20世紀80年代大家終于接受快速實現人工智能的愿望已不切實際這個現實后,出現了一系列關于人工智能前途的大討論,如“技術奇異點1982年,弗諾·文奇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召開的美國人工智能協會年會上首次提出“技術奇異點”這一概念。”的討論、“中文房間”實驗該實驗出自約翰·希爾勒的論文《心靈、大腦和程序》(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中,發表于1980年的《行為與腦科學》。、強弱人工智能之分等都是這個時期提出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赤水市| 赤壁市| 饶河县| 视频| 栾川县| 泗阳县| 通辽市| 和田市| 克什克腾旗| 全州县| 甘泉县| 吉安县| 乌什县| 唐山市| 凌源市| 搜索| 万州区| 丰县| 泽库县| 天峨县| 吉木萨尔县| 韶山市| 隆林| 专栏| 佛坪县| 平果县| 万山特区| 左云县| 安达市| 苍南县| 博罗县| 临沂市| 泸定县| 三明市| 汉阴县| 广平县| 普定县| 交口县| 美姑县|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