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別了,錦城
- 百里夷陵
- 五月檸檬
- 2400字
- 2018-12-10 19:00:05
杜允溫柔的看著一旁的杜若說道:“今年年關,你才滿十七歲,你還不是小孩子呀。”
杜若將一旁落下的木芙蓉扔進去水中,起身道:“哥,我不哭了,回府后,我會去找父親講清楚,便是到了那江陵,我也不會任由人欺負我,你相信我吧。”
杜允起身看著杜若,用自己的衣袖擦了擦杜若臉上的淚痕,道:“我的妹妹,堂堂鎮平侯府的郡主,一身武藝,自是由不得任何人欺負的。”
何氏喚來丁香:“郡主去哪里了?”
丁香道:“郡主去了前街的河邊,小侯爺跟她在一起。”
鎮平侯聽完丁香的話,寬慰著何氏道:“允兒陪著,便由著她去吧。”
丁香這邊退下了,何氏道:“侯爺,這可如何是好?”
鎮平侯道:“皇后娘娘前來,圣上旨意皆都明示,若兒若不愿意,我愿意抗旨不尊。”
何氏:“侯爺,抗旨不尊,整個侯府到時候可是都會,畢竟。”
鎮平侯打斷了何氏的話:“為了若兒,抗旨不尊這一次又如何?”
杜若和杜允從門口走進來,聽見了鎮平侯的這一席話,杜若上前道:“父親,孩兒遵旨,孩兒愿意前去南梁。”
何氏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她轉過身,用帕子偷偷拭了拭眼角,鎮平侯看著杜若心疼的說道:“若兒,你不想做的任何事,在我鎮平侯府,你都可以不用去做。”
杜若努力擠出一個笑容:“可是父親,孩兒愿意前去江陵城和親,為了我北蜀國萬千的子民。”
何氏走到杜若身邊,抱住了杜若:“若兒,我的若兒。”
杜若依靠在何氏的肩頭道:“母親,您別難過了,若兒長大了,若兒明白,皇家之中,由人不由己,若兒不怪任何人,這是若兒自己的選擇。”
一時間,鎮平侯微紅的眼眶,杜允看著杜若,他們都知道,這個選擇,終究是做也的做,不做也得做。
圣上的旨意傳到鎮平侯府的時候,是臘月了,只聽得宣旨的公公長長的一聲道:“侯爺,接旨吧。”
鎮平侯一聲:“謝陛下”。
四日后,杜若即將和北蜀國的使團一起前往江陵城,那離別前的四日,杜若一輩子大概不會忘記,母親和父親整日陪著自己,大哥天天去買自己愛吃的糕點和零食。
終于,啟程的那天到了,那天一早,成帝早已差人送來了各色衣服和各種頭飾,何氏給杜若梳著頭發,拿起一朵木芙蓉樣式的玉石發釵別在杜若梳好的發髻之上,北風一陣一陣的呼嘯而來,吹在窗檐上,發出一陣陣的嗚嗚的聲響,何氏強忍淚水道:“若兒,這發釵是你父親當年送給我的,母親這些年一直帶著,如今,你帶著它去江陵,就像母親陪在你身邊一樣,那江陵城可不比在家里,萬事小心謹慎,切不可魯莽行事,你可千萬要記得。”
杜若轉身抱著何氏撒嬌道:“母親,你都已經說了好多遍了,我早已記住了。”
杜若一身暗紅錦緞的衣衫,在何氏的陪伴下走出了侯府,每一步,杜若都仿佛走了很久,從前廳到門口,這五十步的距離,這些年,走了那么多遍,這一遍,似乎是走在心間。
鎮平侯和杜允,使團已等候在門口,杜若走到門口,回頭看了一眼侯府。轉身,跪在鎮平侯和何氏的面前:“孩兒在此別過,此謝父母多年養育之恩,無以為報,唯有磕頭以謝之。”杜若深深的幾個響頭,仿佛是磕在了鎮平侯,何氏和杜若三人的心間。
鎮平侯和何氏趕緊去扶了杜若起身,杜若走到杜允身邊低著頭道:“此后贍養父母之責,就有勞大哥了。”
杜允摸了摸杜若的頭,這一次杜若沒有躲開:“大哥知道,保重。”
丁香扶著杜若上馬車,杜若在進去之前微微的頓了頓,最后看了一眼鎮平侯府,自己從小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而后掀開車簾,進去了,方才忍住的淚,此刻滾燙的落了下來,滴在手背上,仿佛灼燒在心間:“別了,侯府,別了,錦城。”
沒有那一路燦然開放的木芙蓉相送,只有那呼嘯而過的北風,一程又一程追趕著疾行的路人,這一去,恐怕是再無歸途。
江陵城內,元帝傳召,九王爺回來之后即刻進宮面圣,易安在宮城門口把韁繩遞給葉秋:“你在此處等我便好。”
宮門緩緩的打開,易安再次走進這既熟悉又陌生的路,天空中幾只獨行的孤雁發出陣陣哀鳴,今年,江陵城的冬天似乎來的早了些。
元帝在書房早已候著九王爺,易安進來的時候,陛下正在練字,御書房里,二邊的爐子里面裊裊升起的檀香緩緩的融入空氣中。
易安進門道:“參見陛下。”
元帝放下手中的筆:“老九呀,平身吧。”
元帝看著易安道:“你過來看看,朕這幾個字寫的如何?”
易安走過去,只見白紙上躍然寫著的正是:“萬里無疆”
易安站在書桌一旁道:“陛下的字,蒼勁有力,氣勢磅礴。”
元帝拍了拍九王爺的肩膀:“老九,你我之間,什么時候竟變得這么生分客套了。”
“臣弟只是實話實說罷了。”
元帝轉念說道:“老九呀,此前與北蜀國一戰,你功不可沒,朕對你重重有賞。”
易安謙卑一笑道:“守護南梁之地,本是臣弟分內之事。”
元帝道:“罷了,罷了,這次你便由著朕吧,守護邊疆數十年,此前孫太后曾多次與我提及你的婚事,如今你也年紀不小了,此次北蜀國派人前來和親的正是那鎮平侯府的郡主,朕準備將她賜婚與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易安連忙說道:“陛下,臣弟只想替陛下好好守護在夷陵城,還未曾想過兒女之事。”
元帝笑著道:“我說老九呀,放眼望去,我南梁如你一般年紀的皇家子弟,哪個不是三妻四妾,莫非你是看不上那鎮平侯府的郡主。”
易安低頭道:“陛下,臣弟不敢,臣弟是說,此事關乎二國的邦交大事,嫁給臣弟,只怕是委屈了那郡主,那便是不好了。”
元帝笑著道:“老九呀,我南梁朝堂之中,眾多王侯中,只有你還未娶正妻,太子年紀尙小,今年才不過十七,朕覺得你是和親的不二人選,莫不是,你是覺得朕這門親事安排的有不甚合理之處?”
易安看著元帝漸漸隱去的笑意,道:“臣弟聽候陛下安排。”
元帝:“老九呀,你也不必過于憂心,那郡主前來,必然是會由莊妃先教導些我南梁的王室規矩,到時候再入了你夷陵王府,自是不會亂了規矩。”
易安沉聲道:“臣弟謝陛下。”
易安出了書房,便往孫太后的長樂宮走去,一路上三三兩兩的宮女看見九王爺,便恭敬的道:“見過九王爺。”
而后開始在身后議論紛紛,這九王爺的容貌,在眾多宮女茶余飯后的話語中,那絕對是出現的次數最多的,于是這一路上,便出現了一番景象,易安頭也不回的往前走,身后的宮女駐足觀看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