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三人成行
- 百里夷陵
- 五月檸檬
- 2188字
- 2019-03-22 19:42:31
葉秋解釋一番,喘了一大口氣:“不快點跑,被發現,可就完了。”
“方才我聽見吳府里面似乎是動靜不小,快跟我說說,你們怎么了?”徐倫關切的詢問著。
“太好玩兒了,你都不知道,那人都快被嚇死了。”杜若咯咯的笑著,還不忘拍了一下葉秋的肩膀:“下次有這么好玩兒的事情,記得帶上我。”
葉秋有些嫌棄的看了一眼身邊的杜若,披頭散發的模樣,發絲凌亂著:“你呀,還是先將你的頭發梳一下吧。”
徐倫淡然一笑,看著身邊這北蜀郡主,還當真是灑脫不羈的個性。
杜若摸了摸一頭凌亂的頭發,胡亂的先扎了一下,這才跟著徐倫和葉秋往王府走去。
聽見門口的聲音,易安將手中的毛筆擱置在硯臺之上,看著進門的葉秋,徐倫,還有最后從門邊走進來的杜若。
杜若發現易安的眼神似乎一直是在自己身上停留著的,這才笑著說道:“方才可是我扮的鬼,才將那人給嚇了個半死的呢,不信,你問他。”杜若說完,還不忘指了一指身邊的葉秋。
“是呀,王爺,方才多虧了她的幫忙,這才將那吳斯年給嚇了個半死。”葉秋這才笑著道了句。
易安看著杜若有些凌亂的發絲,這個北蜀郡主,行事作風,還當真是獨樹一幟,叫人有些不好怎么說了,雖說她是自己即將入府的王妃,可是,自己與她之間,橫亙著無數戰死夷陵城的將士們,終究只是圣旨下令的成婚而已,僅僅只是南梁和北蜀的和親,僅此而已。
“吳府現在是什么情況?”易安起身,看著面前神色各異的三人問道。
“那吳斯年嚇得不輕,房間里面四處貼滿了符咒,想必是真的信了那安太傅鬼魂的謠傳,加之今日這一嚇,估計不輕。”葉秋言語一番。
一邊的徐倫心中方才有了些釋然。
“你還不出去嗎?”易安看著杜若,有些冷厲的說道。
“九王爺,我這般相助于你,你非但不謝我,還這般對我狠言厲語,未免也太刻薄了吧。”杜若有些埋怨的說道。
“這是我南梁的事情,你一個北蜀的郡主,跟著在這里湊什么熱鬧,葉秋,送她回別館。”易安看著這杜若,這丫頭,說話沒有分寸,做事也沒輕沒重的,此次安太傅的事情,多一人知道,行事便是諸多不便,只想著她快點離開。
“這安太傅當年,在府中被搜出北蜀的通行證和書信,這才被南梁朝中群臣商議,定下了通敵叛國的罪名,安家一家老小喪生于火海之中,僅有一雙女兒得以僥幸逃生,卻在幾日后被山中的獵戶發現在山腳下,早已成了被猛獸啃食的不成樣子的尸首。”杜若自顧自的將自己從丁香那里聽說的,一股腦的全部講了出來。
卻發現徐倫,易安和葉秋三人的臉色皆微微有些異變。
“我在北蜀,從未聽父親提起過,可是,我來南梁這么久了,如今見著你們幾次三番的著手當年罪臣安家一事,想來,事情,也并不會是通敵叛國那么簡單。”
杜若往窗前走了幾步,窗外黑黢黢的,安靜的幾乎可以聽見身后幾人隱忍在骨肉里的那份堅毅,杜若言辭有些激昂:“我知道,夷陵城一戰,我屠戮了數以百計的南梁士兵,可是,夷陵王你,不也是同樣屠戮了不少我北蜀的士兵嗎?戰場之上,你討厭我,如今二國和親,你定不會原諒我,罷了,如今說什么都晚了,以后,有需要我幫忙的地方,前來別館尋我,若是行正義之事,不管我是北蜀人,還是哪里人,我杜若都義不容辭。”
易安看著杜若的背影,心中忽閃而過一絲憐憫,若非她這個郡主的身份,她定是個為國為民的好將軍,此番南梁北蜀和親,若非為了大國家義,她也斷然不會前來,自己無法接受的,不僅是她北蜀郡主的身份,更是在戰場之上,她屠戮了那么多自己的士兵,而自己與她有什么區別呢,都沒得選擇。
徐倫看著杜若的側臉,突然有些敬佩,他不敢相信,一個北蜀的郡主都能說出來這番言語,而那個與自己在刑部一起工作了數十載的吳斯年,才是個人面獸心的賊寇。
“這江陵城中,人人皆有自己的心思,還望郡主將近幾日所見,藏于心中便好,因為這世間之事,向來都是禍從口出。”易安打開了房門,淡淡的一番言語。
“多謝夷陵王提醒,我記住了,告辭。”杜若淡淡一笑,卻是不慌不忙的走出了房門,窗外,稀稀疏疏的星子,零零散散的懸掛著。
“明日你著手前去調查閔莊一事以及那折子之事。”易安坐在椅子上,看著徐倫說道。
“是,王爺。”
“王爺,那我呢?”葉秋倒是一臉疑問的問道。
“你,親自盯著吳府,有消息的話,隨時來報。”易安沉思片刻說道。
“另外,你抽空去一趟刑部大牢,那汝陰郡縣令周銳,怕是清閑太久了。”
徐倫知道易安的意思,這九王爺,當真是比自己要考慮的更為周詳。
“王爺,下官派去豫章郡的下人已經回來了,聽那陸宅隔壁的人說,有天晚上,一大批人前來將那陸老翁接走了,下官遍尋不得蹤影。”徐倫一番言語之間,飽含了無奈。
“明日一早,你去將我吩咐的事情,查清即可,其余事情,本王親自處理便可。”
“是,王爺。”
“給工部侍郎羅宇修書一封,讓他切記注意安全,我擔心有些人會狗急跳墻。”易安拿起茶杯喝了一小口茶,茶水已經有些涼了,這深秋的季節,最涼的又豈止是這杯手中的茶,權利面前,向來最涼的不過是人心罷了,這個道理,自己十歲都懂,可是,即便是在夷陵城外駐守十多年,本以為自己已經冷了的心,卻始終還是尚未涼透。
“是,王爺。”徐倫應聲回答道,他當然知道現在的境況,一步走錯,皆是滿盤皆輸,且不說此次汝陰郡翻案一事,再加上那當年被定下通敵叛國的安府之事,夷陵王是將自己置于何般的險境,一個不小心,便是萬丈深淵。
身為君側,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自己不是不明白,徐倫望著夷陵王堅毅的面容,沉靜如水一般,這才小聲道了句:“王爺,這二個案子,背后必然會牽連眾多,不如,由著下官去宮中面圣,稟明一切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