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幻遇之我的一位朋友
- 莫汐魂
- 1923字
- 2023-03-23 08:45:07
第二次見面的時候她向我講述了一個故事,一個人和妖之間的故事。
那個時候天下是人族和妖族的天下,妖族生于天地,吸收日月之精華而生,人妖兩族和平相處。
皇城,西市。
“皎月,快來,看這個,像不像你!”女孩指著路邊一個面人說到。
“哪里像了,它的鱗片哪有我的好看!”說著男孩不服輸的抬起手臂露出了自己的鱗片。
鱗片是海藍色的,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看到的人不由想起了之前流傳的打油詩“云羅錦緞繞身披,難比鮫人一片鱗。”
也正是這樣不一般的顏色,讓眾人知道了兩人的身份。
“公主,又帶著皎月出宮了啊,陛下可知道啊?”
“我當然和母皇說了!”嗯,我說了,不過母皇沒聽到就不是我的問題了。
皎月在一旁聽著都替她紅了臉,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公主只是站在宮門口然后對著門說了句“母皇,我出宮了。”
其聲如蚊,小之發指。如果不是鮫人耳聰,自己也聽不到。
“說了就好,那公主就好好玩吧,這是送給你們兩個的。”說著遞過來兩個面人,一個就是剛才公主指著的那個鮫人面人,另一個則是一只青雀。
“謝謝伯伯。”說完,拿過面人示意皎月給錢。
不過老人不肯收,蓋子一合、拿著攤子就跑了,那速度讓人敬嘆不已。
兩個小人兒相顧無言。
“哈哈哈,公主你就收下吧,嘗嘗我家花糕可好吃了。”
“我家的包子也不錯。”
“對,還有我家的魚餅,正好讓皎月公子幫忙品品。”
看著一個比一個熱情的攤主,拉過皎月的手就跑。
“那公主你下次再來啊…..”
“哈哈,皎月公子……”
跑了一段距離,感覺應該沒什么問題了,速度便慢下來。
回頭一看,皎月飄著身子,嘴里咬著魚餅,手里還拿了一個包子。
怪不得自己感覺沒什么拉扯感,原來是皎月飄起來了。
不過……
“皎月你!”話還沒說完,面前就被包子擋住了視線。
“給..膩.噠。”
“郝..次.康在膩…煲紙..首給膩。”
雖然因為吃著東西,話有些不清不楚,不過好歹兩個人是竹馬青梅,這些都不是問題。
兩個小人兒就這樣拉著手,嘴里吃著好吃的,往目的地走去。
一路上,有人也有妖,有的是因為修為不夠,有的是特意露出,有的是人裝扮的。
除了妖特意顯露,一般是分不出來人和妖的,不過是人是妖都沒關系,大家都和睦相處,不會因為你的種類就有偏見。
當然了,不管人還是妖都會有害怕的事物,突然被嚇著也是有的。
不過這也沒關系,我們月溟國有一套完整的律法。
“公主…”
皎月還沒說完話就感到自己的手被捏了一下,抬眼對上女孩水汪汪的大眼睛。
“你這樣會暴露我的,叫我的名字就好。”
在女孩的注視下,皎月的耳朵染上了一絲粉色,有些不自然的移開眼睛。
“好...翎...翎兮。”
“嗯,這樣才對么。快到了,快到了。”
拉著皎月,在穿過人群后,終于來到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雀河邊,今天是月溟一年一度的祈福日。
這一天大家拿著花燈,相約來到雀河邊,然后將手中的花燈掛在官府早早就準備好的巨型青雀模樣的燈架上。
人們一起將青雀點亮,當青雀點亮的那一刻,峑國師的術法完成,青雀會振翅起飛,在皇城盤旋啼鳴之后,在空中化為煙火。
雖然皎月覺得在城樓上看是一樣的效果,不過公主說下面看效果不一樣,那就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吧。
宮中,此時翎月苑的宮人門站了一院,卻沒有一個敢出聲的。
“怎么?都啞巴了。”
“陛下,公主和皎月公子一起出去的,說只是去御花園走走...奴婢沒有看護好公主,請陛下責罰。”
公主私自出宮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自己怎么就又信了公主的話了呢?
作為貼身婢女,梅青感到有些挫敗。
聽著宮女的話,一旁的峑國師不淡定了。
“皎月也去了?!”
“回國師的話,皎月公子確實和公主一起的。”
國師閉上眼睛感應了一下,宮內確實沒有皎月的氣息。
位高權重的兩人這下終于知道公主是怎么出逃的了。
有皎月打掩護確實容易讓人放松警惕。
“陛下,等皎月回來,臣定好好管教他!”
“罷了,不是皎月的問題。”
自己的女兒什么樣子自己清楚,不用說肯定是她拉著皎月出去的。
“陛下,時辰快到了。”劉公公眼看時間差不多了,提醒到。
“等公主回來讓她第一時間過來找我。”
“是。”
等到看不到女皇的身影之后,梅青起身讓眾人繼續做自己的事情。
然后在暗暗下定決心,以后不能在聽公主的話了。
宮外,翎兮拉著皎月來到了舉辦的場地。
看著湖中央的青雀架,已經快要圓滿,連忙在一旁的店鋪中挑選起來。
“你看這個老虎怎么樣?”
“好看。”
“那這個兔子呢?”
“好看”
“那這個靈鳥呢?”
“好看”“好看”果不其然,我就知道你會說好看。
“皎月,你就只會說好看么?”
看著翎兮因為生氣鼓起的臉頰,雖然不知道公主為什么生氣,那肯定是自己做的部隊吧。
“只要公...翎兮覺的好看,那肯定就是好看的。”
面對皎月真誠的眼睛,知道他肯定沒有說謊,當下就無處可氣了。
唉,真是沒辦法。
最后挑了半天,拿了一個鯉魚形狀的燈。
燈放好之后,兩人來到觀賞的位置,此時已經聚集了很多的人。
隨著撞鐘的聲音,大家將目光移到城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