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英國公張維賢
- 我和崇禎有個約定
- 白發(fā)蘇蘇
- 2054字
- 2019-01-31 07:20:11
門房進去后,陸揚在大門口安心等待了起來,順便觀察起了這國公府外面的前街。
只見街道上,零零散散也有一些個茶坊、攤位,其中有幾個做小本生意的老板,若有似無地間或往這公府的正門瞟來幾眼,十有八九是東廠或錦衣衛(wèi)的眼線。
再看看公府這邊,正門口,兩排頭戴墨鋼紅纓圓邊盔、身穿山文甲的武士,腰胯佩刀,手摁刀柄,腰板挺直,威嚴(yán)赫赫,宣示著公府的莊嚴(yán)不可侵犯。
一個三百年的世襲家族,一個執(zhí)掌廠衛(wèi)的權(quán)閹,就這樣,在公府的門口,以這樣一種奇異的方式對峙著。那些個眼神閃爍,賊眉鼠眼的探子,毫無疑問,喻示著不管現(xiàn)下魏忠賢的權(quán)勢如何滔滔,他仍然只是一個權(quán)力的暴發(fā)戶而已,與這些有著數(shù)百年根基的勛貴家族,終究有著天壤之別。
過了一會兒,門房終于去而復(fù)返,“陸大人,我家國公有請”,這下子,門房的語氣,客氣多了。
就在門房以為陸揚會借題發(fā)揮、奚落他時,陸揚只是淡淡道:“那有勞了”。
“嗯,大人跟我來吧”,門房折服于陸揚的氣度,引著他往里走去。
英國公府里,花萼亭臺、綠池春水、老樹舊荷、茂林幽篁,一派莊嚴(yán)、悠遠的意象。在重樓的頂上,還隱隱有絲竹琴音傳來,那曲調(diào)輕靈飄逸、仙弦輕舞、洋洋盈耳。
陸揚有感而發(fā),哼出了前世背過的一首詩句——“重樓一許聞古調(diào),回廊三折出怪石。日輝雨潤逢老樹,月影茶香侵舊荷”。
“好詩,好句,小陸大人不愧是名滿姑蘇的大才子”,一個衣冠肅穆的三十歲左右的男子,排著手掌,笑道。
“這位是?”陸揚微微笑道。
“陸大人,這位是本府世子”,門房輕聲引介道。
“鄙人張之極”,那人抱拳道,“小陸大人有禮了”,原來是英國公張維賢的嫡長子——張之極。
“見過張伯爺”,陸揚趕緊作揖道。張之極作為英國公世子,目前沒有襲爵,自然還不是公爵,但朝廷已經(jīng)封他為伯爵,所以陸揚稱其為伯爺。
“不必多禮,家父已經(jīng)在等你了”,說完,張之極朝門房道,“老莫,你忙去吧,小陸大人,便交給我了”。
“是,世子”,門房老莫依言退去。
“小陸大人請吧”,張之極笑道。
“有勞伯爺了”,陸揚恭敬道。
本朝祖制,非軍功或皇帝姻親不封爵(但爵位可世襲),張之極尚未襲爵,他這個伯爵的爵位,是真的上過沙場,并立有軍功,而獲得的,陸揚對沙場建功的軍人,有種天然的親近感、欽佩感,這可能是前輩子便有了的那種愛國主義精神的一種感召。
當(dāng)然啦,除了軍人武將或皇帝姻親,其實也有部分文人獲封爵位,例如開國時那位賽半仙劉伯溫,便被封為「誠意伯」,又如明朝中葉的那位千古圣賢——王陽明,他被封為「新建伯」,后來又被加封為「新建侯」。
不過,應(yīng)該指出的是,哪怕是劉伯溫、王陽明這些文人,也是因為沙場建功,才得以封爵。所以,爵位,大多還是被武將們給壟斷了。眼前這個張之極,步履沉穩(wěn)、臂彎強健,想來不是劉伯溫那種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軍師,而是真刀真槍在前線作戰(zhàn)的武將。
~~~
“小陸大人請,家父便在此堂中等候”,在一個廳堂前,張之極提醒道。然后,他便領(lǐng)著陸揚,一同進入堂中。
來到廳內(nèi),便見到了端坐堂上的一名相貌堂堂的老者,大約六十歲左右,長須微白,眼神炯炯。陸揚俯身作揖道:“在下蘇州陸揚,拜見英國公”。
拜完后,陸揚其實還是有點不習(xí)慣「英國公」這個封號,總覺得這個封號似乎意味著張維賢的封地應(yīng)該遠在那個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lián)合王國」、簡稱UK的國家。
英國公張維賢作為本朝勛貴之首,又是五軍都督府的中軍都督,地位顯赫。所以,他故意擺了點架子,想晾一晾陸揚,于是他端起一杯皇帝御賜的貢茶——獅峰山龍井自顧自地喝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后,張維賢用眼角微微瞟了陸揚一眼,發(fā)現(xiàn)這家伙竟然沒有任何表情,古井不波、無怒無慍,讓他對陸揚這毛頭小子的定力,有了點欽佩之意。
當(dāng)然,張維賢不知道的是,陸揚其實是不小心神游到「大不列顛」、「英格蘭」、「日不落帝國」等沒邊的問題上去了。
見陸揚不為所動,張維賢將茶盞放下,清清喉嚨,開口道:“你便是陸揚?”
“正是在下”,陸揚再次作揖。
“行了,別揖來揖去的了,老夫最厭惡文人那套虛頭巴腦的禮節(jié)了,有什么話就說,有什么屁就放”,張維賢道,“今兒個,來老夫這,圖的是什么,直說吧”。
“國公果然是個豪爽之人”,陸揚立直身板道,“那小子便道明來意”。
“嗯”,張維賢從鼻孔里哼出來一個字。
“據(jù)我所知,圣上已經(jīng)喜得龍麟”,陸揚道。
“此乃好事啊,天佑皇明”,張維賢虛虛地向紫禁城的方向拱拱手。
“可是,那嬰孩并非真龍之子,而是魏忠賢玩的魚目混珠的把戲”,陸揚淡淡道。
聽到這個消息,張維賢眼睛瞇了瞇,世子張之極也露出凝重的神色。
“魏忠賢不惜玩火自焚,其目的只有一個,他要動手了”,陸揚道。
張維賢看了看手中的青玉手串,暗道:嫣兒前兩天傳來話,要我相信陸揚這小子的話,必要時,助他一臂之力,保全皇帝,嫣兒絕頂聰明,既然她相信這小子,自有她相信的道理。
張維賢沉吟不語時,不斷盤著手中那只青玉手串。陸揚則靜靜等著。突然,張維賢朗聲道:“說吧,你想要老夫怎么做?”
“小子想請國公爺,立刻加強五軍都督府的戒備,加緊控制京營御林軍,特別是京師九門,都要加派您這一方的人馬,在鼎定乾坤前,不要讓任何不明敵友的軍隊入京。當(dāng)然,這很難”,陸揚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