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D演講的8個精髓:用高效表達(dá)推銷自己
- 張笑恒
- 1704字
- 2019-05-21 15:09:20
將觀點提煉成令人難忘的口號
TED演講都有一個標(biāo)題,這個標(biāo)題其實就是演講者整個演講的主題或者中心思想,但是如今是一個“標(biāo)題化”的時代,一個好的標(biāo)題是更容易吸引人去注意的,比如你要講“夢想”,直接以此為題是不能引起人們興趣的。另外,很多演講的標(biāo)題就是演講主題的口號,將觀點提煉成令人難忘的口號更加有助于聽眾記住你所講的東西,也就是說讓你一番長篇大論后被人記住,聽眾不可能記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他們會記住你提出來的讓人難忘的口號。
西蒙·斯涅克是著名作家,因發(fā)現(xiàn)黃金圈法則而成名,他的TED演講“偉大的領(lǐng)袖如何激勵行動”是TED大會里最多觀看視頻的第7名。我們來看看他都講了些什么。
演講開始,西蒙拋出了幾個問題:“為什么蘋果公司創(chuàng)新力這么強,年復(fù)一年地比競爭對手更具創(chuàng)新力,其實它只是一家電腦公司,跟其他公司沒有任何區(qū)別。”“為什么是由馬丁·路德·金來領(lǐng)導(dǎo)民權(quán)運動,那個年代受歧視的不止他一個人,他也不是那個年代唯一偉大的演說家。”緊接著西蒙表示他們似乎有一些與眾不同之處,他揭開了答案: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上所有偉大的令人振奮的領(lǐng)袖,他們思考、行動的方式都完全一樣,但跟其他人的方式完全相反。這就是西蒙的黃金圈法則。
西蒙把接下來的演講提煉成3個口號,他畫了3個同心圓在白板上,用來闡述自己的理念,圓心內(nèi)寫“Why”,中間的圓寫“How”,外面的圓寫“What”。從這三個簡潔的口號開始,西蒙詳細(xì)講解了他的黃金圈法則。
提煉口號讓人難忘
西蒙的這次演講在TED大會的播放次數(shù)非常多,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的演講方式很簡潔,他沒有站在聽眾面前滔滔不絕,而是先在白板上畫出3個同心圓,并寫出3個簡潔的口號,依次講解。即便是最不認(rèn)真的聽眾,也會記得西蒙寫下的3個單詞:“Why、How、What”,而這三個單詞正是西蒙理念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讓西蒙的理念看起來很簡單,記起來很容易:地球上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是什么,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該怎么做,而極少部分人(那些偉大的成功者)知道自己為什么這樣做。
有時候,當(dāng)你作為聽眾去聽別人的演講時,或許會聽到這樣的對話:甲:“臺上這家伙都講了些什么?”乙:“我也不知道,忘記了。”無論演講長短,畢竟都是一次現(xiàn)場講、現(xiàn)場聽的過程,如果你的語速稍快,聽眾稍不認(rèn)真,他們就會記不住你說了什么。所以,有必要在演講上多加一些技巧,讓演講更加難忘。
前面說了將演講主題專注于一個觀點,但那還不夠,凝練出的口號會讓你的演講主題鮮明,聽眾會記憶深刻。你可以選擇將口號作為總標(biāo)題,也可以在演講中分段做出口號,讓演講具有層次感。尤其在你需要演講出一種煽動力或者感染力的時候,這種口號將會大大幫助你,當(dāng)演講結(jié)束,每個聽眾都牢牢記住了你的口號,甚至跟隨著你大聲吶喊口號時,你的演講就成功了。
濃縮、提煉
面對著前任總統(tǒng)布什留下的伊拉克問題、阿富汗問題、經(jīng)濟危機、失業(yè)率極高、恐怖分子肆虐等等一系列問題,奧巴馬競選演講時提出了一個非常簡練的口號:“Yes, we can.”該口號被張貼在美國各處,后來甚至有支持奧巴馬的民眾把它印在圍巾上,充分說明了口號的被接受程度。
有人形容競選口號是美國總統(tǒng)競選的靈魂,是候選人施政綱領(lǐng)的高度濃縮,直接關(guān)系到政策能否被選民所接受和引起共鳴。《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分析:“好的政治口號首先要做到押韻和有節(jié)奏感,念起來順口易記。偉大的政治口號能觸動民眾的心弦,道出他們藏在心里的郁結(jié)和怨憤。”
隨著大選的深入,奧巴馬又具有針對性地將口號改為:“Change We Need(我們需要的變革).”并做多次主題演講,講述他將帶來的變革措施,最終奧巴馬戰(zhàn)勝競爭對手,成為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tǒng)。
對于演講口號來說,有這么幾個要素:簡潔,押韻,明確。“簡潔”就是口號長度不要太長,如上面奧巴馬的口號,最長的才3個單詞,這樣才能簡單明了,讓人一下子就記得住。“押韻”其實是講讀起來順口,并不是要像古詩那樣押韻,人們是不會去記憶一個拗口的詞組的,而“順口”的口號根本不用特意去記,就會在聽眾心里扎根。“明確”是指你的口號能夠發(fā)出一個明確的行動信號,或者說能直接揭示你的主題,比如老套的“時間與夢想”這類口號,雖然很簡潔、明確,但仍讓人覺得無聊,所以這方面是要在演講稿上精心提煉的,這會讓你的演講增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