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認真準備,排練的時間與演講的長度成反比

如果你覺得準備一次18分鐘的演講要比準備50分鐘的演講輕松,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次50分鐘漫談式的演講其實不難,但是一次18分鐘的演講是非常難的,因為你需要擔心自己是否會超時、擔心自己是不是語速過快、是不是沒把觀點表述清楚、是不是沒有講出深度等等,甚至可以說練習的時間和演講長度是成反比的。


有人開玩笑說TED的工作只有兩件事,一是挖掘演講者;二是訓練演講者。在TED上會看到很多優秀的演講者都是脫稿的,即便是很多看上去不善言辭的企業家、名人在這個舞臺上也會有很閃光的地方,其實這都是排練的成果。

TED自成立以來邀請了各領域的演講者,有擅長演講的政治家、教育家,也有不善言談的科學家、藝術家,他們在演講時會感覺很不自在。但是TED早已摸索出一套訓練程序,在大會開始前的前九個月到六個月就開始啟動,開始跟演講者溝通、寫演講稿、不斷地修稿、做PPT,然后排練等等。

安德森總會觀看最后的演講彩排,他會坐在那里看每一個演講者的表現,大會開始前的那一段時間幾乎都不睡覺。在臺上呈現的不到18分鐘的精彩演講,實際上有著這么長時間、這么多人的共同努力。

準備充足才能從容

演講稿是一次演講的重要根基所在,一篇好的演講稿會為你的演講大大增分,所以當你有一個演講任務時,應該用最大比例的時間來打磨你的演講稿,取什么樣的標題,表達什么樣的思想,敘事與論述的銜接、融合等等都是需要你去考慮的。這是演講要準備的第一要素,第二要素則是排練。

很多人忽視排練的重要性,排練不只是一個背演講稿的過程,更是一個你熟悉演講節奏的過程。拿做一次18分鐘的演講來說,節奏一旦慢了就會超時;一旦快了,你匆匆結束演講會讓聽眾摸不著頭腦。只有把握好節奏才能讓演講抑揚頓挫有美感,快慢轉換有規律,而不是上臺亂說一通,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么。

排練是在熟悉演講稿,也是在熟悉演講場地、氛圍的過程。還有一種情況,很多人覺得自己背得滾瓜爛熟,排練得胸有成竹,就等著上場了。其實往往還不夠,自己覺得熟了很容易出現錯覺,到了臺上一緊張,還是說不出話來。這就是排練的不夠扎實,你不能自己覺得熟悉了就停下來,而是要加倍地排練,這樣才能在眾人面前神情自若地脫稿演講。

認真就是技巧

相傳,美國前總統林肯因為競選,所以常常要在群眾面前演講,還要跟競爭對手公開辯論,林肯為了練口才,曾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論辯,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一邊模仿。他曾對著樹、樹樁、成行的玉米練習口才,捧著書對著植物大聲朗讀,林肯后來發表的《葛底斯堡演說》成為美國歷史上一次經典演講,以不足三百字的內容、兩到三分鐘的時間,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演說之一。


演講前的準備有以下幾個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做好提綱

對你想說的內容進行提煉和建立結構是準備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是做正規演講,那么就可以理解為是對演講稿做詳盡的準備,要把演講稿的每一個字都打磨完美,讓自己的話語、音調配合文字,發揮出最大的效果。這就是為什么很多頂級的演講具有非常棒的敘事結構,從敘述的開始,就牢牢抓住聽眾的心,到最后一刻讓人恍然大悟。

演講失敗的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演講稿沒準備好,或者腦袋里的大綱不牢靠,整個敘述下來邏輯亂完了,或者干脆忘了詞,這是前期準備中需要格外重視的。

▲開始練習

稿子成型后,你可以對著鏡子試著閱讀一遍,找出演講稿還有哪里需要改進。當你背熟了演講稿后,還可以對著墻壁演講,這跟對著鏡子是完全相反的做法,也有其意義所在:對著墻壁演講可以使你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弄清那些內容不妥的部分,對演講稿內容進行充分的體會和理解,可以反復推敲用詞和表達語氣,把演講稿打磨得趨于完美。

通過鏡子注意自己的手勢是否恰到好處,眼神是否得當,通過不斷地觀察、改正,最終找到屬于自己的演講方式。也可以進行快速背誦,這是一種大聲背誦,要求語速飛快,目的在于鍛煉人口齒伶俐,語音準確,吐字清晰。

▲征求反饋

召集一些值得信任的人,你站在他們面前演講,給他們看演講稿,讓他們觀察你的舉手投足,并征求他們真實的意見,然后加以改進。這一點尤為有用,很多人對于演講稿的內容很是喜愛,根本不舍得刪掉,這也就使得演講變長,這些值得信賴的人可以替你“動刀”,他們作為第一聽眾,能直接聽出演講稿里有哪些不合適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权县| 麻城市| 楚雄市| 运城市| 吉安市| 延边| 灌阳县| 蒙阴县| 石景山区| 黄骅市| 玉门市| 佛冈县| 普陀区| 东兴市| 西华县| 于田县| 汽车| 临江市| 夹江县| 广州市| 鸡西市| 浦江县| 镇原县| 长沙市| 邵东县| 商南县| 萨迦县| 鹤峰县| 山阴县| 云安县| 吉安市| 军事| 连山| 浪卡子县| 崇州市| 河东区| 五大连池市| 桂东县| 海伦市| 宜城市|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