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為何高收入不等于財務自由?

在了解“為何高收入不等于財務自由”的時候,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可用以下公式來表示:

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花銷

在該公式中,“被動收入”是指那些不需要主動付出勞動,靠著投資或者他人的時間與他人的錢獲得的收入。即當你不工作的時候,也不必為了金錢而發愁,因為你有其他的投資。

真正的財務自由應該是這樣一種生活狀態。

● 不必為了錢而工作

在漢語中稱工作為飯碗、混口飯吃,英語中工作也有“Make a living”(維系生存)的說法——在不同語言環境下的工作都說出了很多人對工作的無奈:為了有錢養家糊口、有錢維護體面的生活,忍受工作的枯燥與老板的臉色。如果一個人可以不必為了錢而工作,而是出于興趣,那么,他就在財務自由的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老生常談一點,真正能夠做出一番成績的人,不管是創業、做高級管理者,還是搞技術發明,他都是出于興趣,并用旺盛的熱情與好奇心去克服困難、解決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巨額財富往往是一種意外的饋贈。專業作投資的股神巴菲特也并非直接沖著“錢”去投資股市的,他熱衷“價值發現”,熱衷于“發現好的公司并買下”。也恰恰是因為有這種單純的熱情與好奇心在其中,才有了到現在都可見的股神奇跡。

本來,一個人的財務狀態是否健康,無非就是看他的收支是否平衡:財務狀態最起碼的要求就是收支相抵,即個人掙的錢可以抵銷自己花掉的錢,可以達到自給自足。如果在收支相抵的基礎上,再有所盈余,并且長期保持這種狀態,那自然就是比較健康的財務狀態。在收不抵支的情況下,掙的錢根本不夠自己花,財務狀況自然便失衡了。

● 理財基礎知識:收支差

在英文中,財務做賬會將一個時間段里的收支進行匯總,最后將得到的收支差統計出來,這一收支差的單詞為“Balance”,它也有“盈余”“平衡”的意思。

如果收支相抵,那盈余即為0,或者近乎0;

如果收大于支,盈余為正數;

如果收不抵支,盈余為負數。

一旦出現盈余為負數,財務便會用紅筆標出這個負值,以示警惕。

這表示,財務狀況已經亮起了紅燈,收支失衡了,需要在下一個財務時間段里通過擴大收入、壓縮開支,來重新獲得平衡。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財務道理,不管是個人、單位還是國家、組織,都需要遵循這一原則。若你在一個時期內收不抵支,或許你還可支撐片刻;但長期的收不抵支會導致債務,而債務本身又往往會滋生債息,這會使你的財務狀況雪上加霜,進而將你拖向財務黑洞。

這也是現代社會將那些信用卡長期透支、無法平衡的人稱為“卡奴”的關鍵原因:信用卡本身就是信用消費,其本質是債務——銀行發卡時設定的卡的額度即你一個月可以借到的債務上限,到期不還,便會產生一筆按天計算的卡息,通常情況下,信用卡的卡息可以達到年化率18%左右——在后繼文章中,你將會看到,這一數據會對個人財務狀況產生怎樣的影響。

● 高收入=財務自由?否!

假如你為了維持基本生活質量,每個月開銷維持在2000~3000元,那么,在你看來,一個月收入50萬的人肯定離財務自由更近。但是,這僅僅是數字上的比較而已,你并沒有考慮到現實的情況:工作收入往往與生活開銷呈正向關系。那些收入越高的人,平均花費比收入少的人更多。


即使你薪水非常高,比如,每月15萬元的薪水,但是,你在邁入了那一收入人群后,往往需要讓自己的穿著服飾、用具等與收入相匹配,因此,你需要購買更好地段的房子、性能與外觀更佳的車子,而你平日外出吃飯、娛樂的消費水準也需要跟著薪水提高。

結果,你的房貸、車貸每個月都要還10萬元,但在此時,你沒有任何其他的被動收入,僅能靠薪水應付支出。萬一哪一天發生了小意外,比如,你被裁員導致薪水收入中斷,那么,每個月10萬元的支出,馬上就會變成你沉重的負擔。


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這就需要你從無到有,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被動收入。

事實上,爭取財務自由的過程,就是主動地制造被動收入、把主動收入的結余通過正確的投資轉化為被動收入的過程。所以,沒有被動的收入,就沒有財務自由。

● 被動收入從何處而來?

我們之前已談到,被動收入是指不用主動付出勞動就可獲得的收益,這種收益只是需要你付出一點努力進行維護,就可定期、自動獲得的收入,比如房租、利息、分紅、股票與債券的收益、版權收入等。被動收入不斷增加,可以讓你同時擁有時間與金錢,或許說,以金錢換取時間,從而給你帶來更充實的人生。

● 保持財產性收入的凈現金流入

除了固定的工資收入以外,財產性收入是財務自由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即保證自己在不工作的時候也有凈現金流入。這一類財產性的收入可以來自多個方面:房租、股票紅利、債券利息等。

財產性收入中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是許多初級理財者沒有注意到的,即“凈現金流入”。有些人可能擁有不少物業,但是,每個月下來收入的租金還不夠抵銷銀行的按揭供款,其現金流是負數。像這樣的資產在財務負債表上面屬于一項“債務”,而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資產”。

● 保有一定量的凈資產

凈資產即個人資產總數扣除負債以后剩余的凈值,而理財的過程其實就是設法增加資產、減少負債、不斷累積凈值的具體過程。簡單來說,凈資產是保障自己長久不工作,也有可以支配的收入。想要理財,就必須知道自己有多少“凈資產”。

◆資產通常分為流動性資產及實物性資產

流動性資產包括現金、活期存款、支票賬戶、股票、共同基金、定期存款、債券、人壽保險的現金價值、黃金、外幣等。流動性資產越多,表示投資能力或者應付緊急需求的能力越強。

實物性資產指的是自用住宅、藝術收藏品、家具、交通工具等,此類資產以“可脫手換現”為宜。

上述兩種資產相加,即為個人總資產。

◆負債通常分為短期負債及長期負債

短期負債指未來12個月的時間里應付的各項款項,因此,它包括了未來12個月內應給付的房屋貸款、汽車貸款等,同時也包括信用卡賬單、各種分期付款、利用壽險的借貸、消費性的個人借貸等。

長期負債往往包括房屋貸款、汽車貸款或其他長期貸款,此類負債有兩個目的:一是用來作長期投資,二是用來購置主要的個人資產。

兩者相加即為總負債。將個人所擁有的總資產扣除總負債,所得數即為凈值。若資產凈值很高,則表示擁有的實質性凈資產多;若這一數值是負數,你就需要好好檢討一下自己的理財方式了。

個人總資產-個人總負債=個人凈資產

● 保持一顆自由與平常的心

這是財務自由的最高境界:你不需要為衣食的節儉而感到羞愧,因為你已經不需要用大腹便便來證明自己的富有,你更不必炫耀自己的財富,只為得到尊重,因為你的人格已經彰顯了光輝。

我們必須澄清的是,實現財務自由絕不僅僅是為了可以不工作,而是為了讓我們走出“時間換金錢”的誤區,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放飛自己的夢想,可以更快樂地工作,而在休閑時,可以心無旁騖地休閑。正如德國投資專家博多·舍費爾在《財務自由之路》封面所寫下的那樣:“我們追求財務自由并不是因為我們崇拜金錢,而是因為我們不愿做金錢的奴隸;我們不是為了享受奢華,而是為了讓自己與家人獲得舒適而有尊嚴的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沾益县| 枣阳市| 海安县| 商水县| 昌都县| 中江县| 临洮县| 武清区| 商河县| 登封市| 郎溪县| 屯留县| 乐昌市| 达州市| 兴安县| 朔州市| 阿拉善左旗| 大石桥市| 大理市| 池州市| 孝义市| 吉林市| 庄浪县| 双柏县| 错那县| 顺昌县| 巴青县| 集安市| 临颍县| 天祝| 秦皇岛市| 隆昌县| 长海县| 阳春市| 潞城市| 瓦房店市| 龙川县| 贵州省| 凤台县| 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