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6章 兇兆

  • 唐氏女
  • 拉肚肚
  • 3082字
  • 2018-12-08 22:03:00

八皇子以敖明知賜死梅娘就在今日,他不求,是因為這事確實無可求。

皇帝身邊他也是埋了人的,唐氏女入王府之日就是兩個姨娘賜死之時,別人不知道,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起初他覺得正元帝對待唐氏一族太過殘忍,不過是兩個姨娘而已,能翻出天么,何苦逼迫至此,倒是叫入府的唐氏女心懷怨恨。

后來他想明白了,皇帝這是離間皇子和唐氏女的手段。

既然是手段,以敖焉能違抗?他坐視事態(tài)發(fā)展就好了。

皇子們坐壁上觀,自然不會叫府中的女人們知道此事。唐鷗兒生活得閉塞自然不知道親娘危在旦夕。

宮中的唐雀兒卻免不了為梅娘奔走之苦。

回到掖庭,和梅娘委婉轉(zhuǎn)述,話還沒說完,就聽梅娘凄厲厲地哭起來。

“雀兒真的盡力了?!碧迫竷恒@在蘇娘懷里,站在梅娘炕邊,束手無策。

梅娘哭得也是凄慘,鼻涕眼淚摸了一臉,這次不是裝,是真的害怕絕望。

三人僵在當場,就聽見外面小太監(jiān),捏著嗓子站在掖庭院中,尖尖揚起,“圣旨到,掖庭唐梅氏接旨。”

圣旨?!唐梅氏?!三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被門外兩個小太監(jiān)把梅娘從破爛被窩里拖了出去,然后摔她在地。蘇娘不敢怠慢,忙帶著唐雀兒跟著掖庭其他婆子女人,一并叩在磚地上。

秋葉刷拉拉的,被風卷得滿地亂跑。一派蕭殺之氣,頓時密密實實罩住了掖庭。

眾人皆知沒有好事,沒人敢吭一聲。

只聽宣旨的太監(jiān),悠悠唱道:“掖庭唐梅氏,不敬宗室,語亂后宮,賜鴆酒?!?

寥寥數(shù)語,就結(jié)束一人性命,皇權(quán)委實可怕。唐雀兒縮了縮脖子,忍住眼淚,蘇娘已經(jīng)抖如篩糠。她仿佛有預(yù)感,下一個掖庭要死的就是她了。

梅娘更是驚駭不已,從綠柳透露消息再到圣旨傳到,不過才八個時辰,自己真的要死了嗎……真的嗎……

宋嬤嬤等人也是一震,素不喜唐氏女人,但死的死嫁的嫁,五個唐氏女人轉(zhuǎn)眼就要剩倆了,半年多時間,人命凋零,不免讓她們傷及自身。

“來呀,端上來?!毙继O(jiān)身后,立時有人用精致小木托盤,奉上一小盅水酒。“上路吧,唐梅氏?!?

梅娘木訥,兩行淚,止不住的流,送嫁唐鷗兒彷如昨日,女兒嬌靨如花,眉宇中有憂慮但也強撐自信,“娘,放心,鷗兒定要熬住,到時候接娘出去的?!?

梅娘真的以為自己可以走出掖庭,走出這吃人的宮廷的……當初她嫁唐仲晉的時候,羨慕他尊貴儒雅,可不惑之年的唐仲晉似也說過同樣的話:“這富貴日子且要熬,為夫護你便是……”

梅娘端起鴆酒,緩緩而盡,她喃喃道:“罷了,累了。”一陣氣血上涌,鉆心疼痛猶如奔走的野獸,橫沖直撞,直撞得她支離破碎,最后的最后,她用盡全身力氣,對著身后的唐雀兒看了一眼,似絕望似希望,“救不了姨娘,你就把心盡在你姐姐身上吧?!?

說罷,梅娘七竅出血,倒在磚地上,不時,磚地上的血漸漸凝成黑色。

唐雀兒在那之后的每一夜都要夢到那血。黑紅色的血,濃稠、腥臭,時而變成猛獸,時而變成洪浪,她不是被撕咬就是被憋得窒息。

這是死亡在是她十三歲留下的最初印象。

十日后,唐雀兒又去芳草軒,她想找以奔說一說她的噩夢。哪知道等了一下午,以奔都沒有來。

她有點傷心,以為是上次請以奔幫忙救梅姨,惹惱了他,所以他生氣不來了。

可她不知道的是,西蠻作亂,天啟朝為此展開鎮(zhèn)壓,要打仗了。

戰(zhàn)事雖遠在西北,但皇帝、皇子、朝臣已經(jīng)在御書房里來來回回商討兩天三夜了。八皇子以敖手握西北騎兵,自然是此次平亂的核心人物。

以敖同十五個謀士、幕僚,足足熬了一天一夜,擬定作戰(zhàn)計劃、糧草籌算,呈報于皇帝。

正元帝翻看著,頻頻點頭。

雖然從未帶兵打過仗,但以敖的頭腦是極好的。風土縣志,人文地理,他讀過就能記住,多年積淀,廣袤國土之下,竟然沒有他不知道不了解的。將士前方作戰(zhàn),他也可以制敵于千里之外,都是得益于洞察二字。

洞察風土,洞察前人。

這個前人說的是七皇子以則。以敖看著兄長前方作戰(zhàn),輪到自己竟也不遜兄長,也是往日留心學(xué)的緣故。

這次平亂,以則以為正元帝會派自己前往,畢竟是自己曾經(jīng)的戰(zhàn)場,畢竟是自己曾經(jīng)的部下……誰知道,竟然換了親弟弟,他心里既憂國,又生出點別的滋味。

“你們八王爺既然已經(jīng)拿了主意,就速速部署下去,西南騎兵全線壓上,以敖帶兵鎮(zhèn)壓,各位臣工還有何意見。”

文武百官意外的和諧:“圣上英明,臣等拜服?!?

以敖著實需要這樣一場不大不小的戰(zhàn)役來刷軍功,得勝回來就穩(wěn)坐儲君之位了,即便不勝,他也算握穩(wěn)了西南騎兵,成為實權(quán)人物了。

相比三五皇子那個掛名大元帥,不知要強出去多遠。

后宮中的楚貴妃招了兩個兒子,細細問了這次出征之事,不禁嗟嘆:“老八有些運氣,這遭拿穩(wěn)兵權(quán),那遭他和老七算是要離心了?!?

五皇子和他母妃是一個想法,笑道:“那咱們就坐收漁翁之利了唄?!?

三皇子還有幾分清醒,十分不認同,七皇子是坦蕩之人,他頂多是心酸自己失了君心,絕不會嫉妒親弟為國盡忠效力,備不住,他還要給以敖一些指點。

想看老七老八互掐,恐怕為時過早。

三日籌謀,三日準備行裝,戰(zhàn)報送來第六日,以敖就已經(jīng)帶兵在都城門外,祭旗祭酒拜別正元帝,趕赴西疆了。

這一去上千里路,他只帶一萬精騎,沿途按省點兵,半個月后,他將帶領(lǐng)十萬大軍壓境西北戈壁。

臨行前,以敖密見正元帝,三跪九叩之后,情真意切道:“此一去,最快還朝也是半年之后的事,望父皇保重身體,長樂安康?!?

正元帝也是一陣感慨,老八這一去一回,可能真的就要立儲了,他已有預(yù)感,身體還能撐多久,真的不好說。

“此去西北,速戰(zhàn)速決。”正元帝恐怕等不了太久,只是,冊封以敖為太子這事,總是差了點什么,讓正元帝不能放心立儲。

終歸他的江山,還是要從始至終握在自己手中才好,直到最后一刻。

以敖再拜,“兒臣初次帶兵,雖說都是七哥兵馬,但有七哥余威在,想必萬事順遂。”

軍中余威?以則的余威?此是帝心最忌之事,聽以敖一說,難免有幾分不悅,“你領(lǐng)兵靠他人余威,如何服眾,如何上得了戰(zhàn)場?”

“這軍中威望哪里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yǎng)出來的呢,七哥與將士出生入死十余年,方有今日的威望,兒臣,望其項背。”

句句話直打正元帝關(guān)竅,至此,正元帝對以則提防之心更甚。

所有要軍心的兒子,統(tǒng)統(tǒng)都要提防,以則是第一個要防的兒子。

以敖拱手再進諫,“兒臣一去,雖是鎮(zhèn)壓西北叛亂,但北部林海也與西蠻接壤,地勢緊要,還望父皇加派北峰羽林衛(wèi),日夜鎮(zhèn)守。”

北部林海,地勢險峻,向來易守難攻,是疆土最好駐守之地,千百年來太平無虞,正元帝實在不認為有派兵的必要。

而且,以敖這個點子,在朝堂上也沒提出來,為何——

“北峰羽林衛(wèi)的二把手是兒臣岳父,兒臣離京,柏氏不宜被重用,不如去守邊關(guān)的好。”

正元帝挑眉,這個兒子倒是識趣,兵馬都是他的人,確實有迫主之嫌,既然兒子是為了讓他寬心,調(diào)走羽林衛(wèi)倒也不影響大局。

以敖前腳離京,正元帝后腳就發(fā)召,調(diào)走了北峰羽林衛(wèi)。

內(nèi)宮楚貴妃處幾乎是發(fā)召同時,得到的消息。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這么快就要來了。

急急地招來兩個兒子,她已有計劃要密謀,如今都城兵力空乏,皇帝老去,如果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控制了都城,控制了皇帝,那這大位還怕不是他的嗎?!

“老七的水兵無法北上作戰(zhàn),老八率兵平叛,連北峰羽林衛(wèi)都調(diào)走了,這不是個好機會嗎?!”

母妃何時揣了這個膽量?!這是謀反??!三五皇子默默相對,心內(nèi)卻驚濤駭浪,他們既盼望著成功,又懼怕失敗。

“母妃——這,這,不如從長計議,畢竟突然——”三皇子猶疑。

楚貴妃厲聲喝止:“這是機會!哪容得你從長計議?!”老三是不行的,她本來看好的也不是他,而是自己的小兒子,看看老五籌謀著,她問:“以行,你可準備好了?”

論心狠,論野心,五皇子最像楚貴妃,當初殺妻之后,他干脆連一子一女都殺了,為的不就是大位嗎,他早就準備好了。

“但憑母妃吩咐?!蔽寤首右孕懈胶?。

三皇子看著母親和弟弟,嘴邊的話到底沒說出口:這一次怎么看怎么巧,明明是鎮(zhèn)壓西北,為何連北峰羽林衛(wèi)都調(diào)走了?都城都空了,真的不是一個局,不是誰要唱空城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化| 西畴县| 永济市| 溆浦县| 通许县| 建平县| 五家渠市| 叶城县| 鹿邑县| 木兰县| 扎囊县| 庆云县| 繁峙县| 嘉义市| 南岸区| 承德市| 昭觉县| 库尔勒市| 进贤县| 古丈县| 墨竹工卡县| 寻乌县| 府谷县| 友谊县| 宾阳县| 平阳县| 什邡市| 沈丘县| 恩平市| 外汇| 新河县| 潞城市| 黄骅市| 台南县| 彭阳县| 博湖县| 河北区| 买车| 安阳市| 明光市|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