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堯自盡了?!
明天就是闞氏一族上刑場的日子,為什么闞堯在這個時候要先死?他以為他這個禍首先伏罪了,闞氏一族就能免于抄斬嗎?!
闞堯這個算盤也打得太好了!
光武帝看了眼懷里的雀兒,本想逼出她的良心,好好問問她到底愛不愛自己的,可偏偏這個節骨眼出了大事,他也不能耽誤,一把橫抱起唐雀兒,就把她安置在榻上,點著她的鼻頭,霸道威脅她:“不要胡思亂想。就是有死的那一天,也是為朕殉葬而死,不然這一輩子你別想離開朕。”
唐雀兒小聲說了句:不想殉葬。
惹得以敖已經邁出了步子之后,微微偏頭對唐雀兒睥睨而視:“那就好好地活著!”最后,以敖還是不忍留一個冷酷的背影給她,無奈嘆了口氣:“老實躺著,晚上給你好的。”
什么是好的?這話里蘊含無限旖旎。
唐雀兒乖乖等著。
光武帝背手快步就往書房里走,刑部劉卓已經跪在地上抖如篩糠了,闞堯是重犯,明日城外斬首示眾,給百姓看的就是這個奸佞禍首,他明明派人把闞堯盯得緊,怎么就,就讓他給死了?!
這要是明日斬首沒了闞堯,只殺那一百多號老少婦孺殺像什么話?!那不是昭告天下君王殘暴嗎?這不是給闞氏機會,讓百姓同情他們嗎?!
這可真是,不妙啊!
“朕問你,闞堯死前可有什么人去探望過?”
劉卓斬釘截鐵:“無人探望!闞堯是謀反重犯,誰探望都免不了要沾上一身腥,沒人探望,更無人敢探望!”
闞堯不愧是名將之后,自殺都比別人手更狠。他用小匕首自行割斷喉嚨而死,死的時候大量出血,流了一地,獄卒發現時候,早就已經救不回來了。
按理為了防止重犯自殺,犯人的手腳都是被綁了起來,如果沒人探望,他不可能解得開繩索,更無處獲得匕首。
這事定是有人幫了他一把,闞堯才能死成。闞堯敢赴死就是想為族人博一條活路,而幫他的人,恐怕是想天下人對皇帝寒心吧。
光武帝背手立在窗邊,冷冷地又問:“還有什么人能接觸到闞堯?你可要想仔細了,送飯的獄卒,探望旁邊人犯的家屬,一個一個的想,不可有一絲遺漏。”
闞堯是單獨看押,能接觸到他的獄卒極少,而且都是世代忠心的,不會是他們;再有還能接觸到闞堯的,有劉卓自己,還有刑部的幾個郎官,錄口供畫押,還有——
“皇上!明日抄斬,今日確實有人過去給人犯驗明正身。”
光武帝轉身,直直看劉卓,“給闞堯驗明正身的是誰?!”
“是,是樞密院檢詳官,秀王世子,斯翰。”
斯翰?樞密院檢詳官?光武帝有些印象,畢竟是先帝子孫,他這個當叔叔的,多少也會留意一下這個侄子倒底跟著誰在做官。
樞密檢詳官不是個關鍵職位,不用皇帝指派,光武帝隱約記起好像是端王把斯翰給提進樞密院的。
斯翰跟闞堯之死會有關系嗎?
“斯翰可是按規矩辦事的?”
劉卓細細想了一圈,“據微臣看,世子爺確實是按規矩辦事。因為闞堯屬于西北軍隊上的人,所以理應由樞密院派人來驗,并沒有不妥。”
沒有不妥……光武帝有點想笑,這劉卓的腦子還真不怎么靈光。有人都敢給自己這個皇帝挖坑了,他能那么傻叫人看出不妥嗎?
還沒有不妥,這個斯翰身上最不妥的就是他流著姓唐的血,天生不安份!
既然找不出別人的嫌疑,光武帝決定試探一下斯翰的底細,能試探出來最好,試探不出來也沒關系,反正用來試探斯翰的那個人,他早就想除掉了。
“你,點一隊兵馬,悄悄去把皇覺寺后山圍了,給朕抓一個人回來。”
劉卓領命,又問是什么人。
“故人。唐鶯兒,朕的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