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神曲(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意)但丁
- 2171字
- 2018-11-29 15:49:26
時間女神在這一刻仿佛是沉睡的,過了很久,一聲悶雷在耳邊響起,我旋即從昏睡中蘇醒過來。我努力睜開雙眼,朦朧中發現四處都是濃厚的煙霧。定睛望去,發現自己正身處地獄的邊緣,從地獄深處那黑暗、幽深的地方不斷傳來震天的哭聲。我費力向下凝望,只感到彌漫著一片黑黢黢的煙霧,深不見底,此外一無所見。
維吉爾老師說道:“你總算醒了,走吧,讓我們下到幽冥世界吧。”
我抬眼看去,竟發現詩人面無人色。
我非常不安地問道:“莫非您也懼怕這眼前的慘景?”
詩人又對我說道:“你一定要跟緊我。”
我禁不住問他道:“過去在那些迷惘的時刻,您總是讓我鼓足勇氣前行的榜樣,現在您都戰栗不已,我還怎能跟隨您進去呢?”
詩人看著我,嘆了口氣,低聲說道:“難道連你也以為我這種表情是害怕嗎?我只是憐憫那些在下面受苦的魂靈而變了顏色,并不是因為恐懼。”
我為自己對老師的誤解而慚愧地低下了頭。
“前方還有遙遠的途程,時不我待,快走吧!”
我默默地尾隨詩人,來到了環繞地獄的第一圈。一片寂靜籠罩四周,聽不到悲慘的哭聲,反而是那連綿不絕的聲聲嘆息一次次敲擊著我的心房,就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由嘆息而生的憂愁,而這聲聲哀嘆都是一些沒有遭受皮肉之苦的男女老少從內心中發出的。
我滿腹狐疑,詩人主動問我:“為什么你這次不問問他們是誰,難道你不想知道這些靈魂的名字嗎?”
善解人意的老師不等我發問,又主動說出了我心中想要的答案:“這是些沒有罪的人,但他們的功德不足。他們出生于基督之前,因而沒有受過洗禮,而只有通過洗禮才能進入上帝之國,我也位列此圈。所以我們要受著只有現實生活而沒有上天恩寵的懲罰,這是我們致命的缺陷。”
聽完這些話,我心中異常痛苦。如果連偉大的老師都必須熬在這兒的話,那一定還有許多杰出而偉大的人也在此過著這種等待的生活。我不禁急切地向詩人問道:“難道就沒有人曾經通過自己的德行或者是別人的拯救而離開這聲聲嘆息的世界嗎?”詩人立刻明白了我的話背后的意思,說:“我剛來此地不久的時候,曾看到一位戴著勝利王冠的力士(注:指耶穌。據傳說,耶穌于公元三三年(即維吉爾死后五十二年)到地獄里去釋放了一些幽魂。)來到這里,帶走了我們的祖先(注:指亞當。)和亞伯,挪亞和率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摩西的靈魂(注:以上的人名都出自《舊約》。),還有亞伯拉罕、大衛,以及許多以色列的國王。他們同力士一起飛升,去到神的國度,此前,沒有任何一個人從這里出去過。”
我們繼續前行,詩人給我詳細解說著這一圈中的一切。途經一片樹林時,我看到里面擠滿了靈魂。隨后我看到某個地方忽然有光亮,這片火光驅散了周圍的黑暗。由于距離不太遠,我能依稀看到身影飄動,仿佛是些遠古的高尚之人留居此地。
我心下對能在這晦暗的地方看到火光而驚異,轉而問詩人:“老師您看,這些靈魂的境況好像同我們剛才看到的大有不同。您能告訴我他們的名字嗎?他們的榮耀之處在哪里?為什么他們相比其他的靈魂處于更高尚的地位呢?”
詩人解釋道:“哦,這些靈魂的不朽作品依然在人間傳誦著,他們因之而得到這種禮遇。”
我們走進這片光明的區域后,一個聲音傳來:“尊敬而偉大的詩人,您回來了!”(注:這是對維吉爾而說的。維吉爾為了去救助但丁暫時離開了林菩獄。)話音剛落,我看到四個靈魂沉靜地向我們走來,他們面色平靜,神態安詳。善良的老師替我一一做了介紹——手握寶劍走在最前面的,神態莊嚴宛若君主的那位是荷馬,他的不朽著作史詩《奧德賽》和《伊利亞特》將被世人代代傳頌;緊隨其后的是諷刺詩人荷拉斯,他的不朽作品《詩藝》成為代代寫詩的典范;第三位是《變形記》的作者奧維德;最后面的是盧卡努斯,他高歌偉大君主愷撒與龐培之戰,寫下了不朽的《法薩利亞》。
我畢恭畢敬地仰望著這些赫赫有名的偉大詩人,他們的詩名就像天鵝絨般的夜幕中永遠璀璨的星辰。老師維吉爾走向他們,和他們愉快地交談著,并把我介紹給他們,大師們一起向我點頭致意。老師見我得到贊美而露出了真誠、滿意的笑容,他們給我的詩歌以高度的評價,也讓我成為這赫赫有名的詩王中的一員。(注:但丁這樣說,正見他胸襟的闊大與氣魄的宏偉。)
我們六人邊談邊走,不久我們便來到一個有七重高墻、被一條美麗小溪環繞的高貴的城堡之前。我們渡過這條小溪,走進城堡,穿過了七道門,最后在一片青翠的草地(注:在黑暗的地獄中,但丁特地設了這樣一塊光明美麗的地方,來安置他所敬仰的人物。)上停住了腳步。草地上滿是身形高大魁梧、眼神莊重威嚴的人,他們聲音輕柔,一舉一動都顯示著高貴。為了看清他們,我退到一片空曠的高地上,所有偉大的靈魂都出現在那片蒼翠欲滴的草坪上,我內心激動不已。
仔細看后,我發現他們竟都是歷史上偉大的英雄與哲學家(注:指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等。)。被我一眼認出的就有伊尼特,赫克托爾和穿著戎裝的愷撒大帝,隨后我還認出了羅馬首席督理官柏呂篤等人。人太多了,我目不暇接地看著,無法將他們的名字一一列出。但蘇格拉底、柏拉圖(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都為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的影響在中世紀的歐洲沒有亞里士多德那樣大。)及亞里士多德師徒三人以及那幅仿佛重現了雅典學園熱烈討論的場景在我腦海里久久縈繞,始終讓我無法忘懷。
時不我待,漫長的旅程在腳后不停地催促著我。告別了四大詩人后,老師維吉爾就帶領著我走出了這一片充滿學問的安寧之所,隨后我們再次進入了混沌、昏暗、充滿聲聲嘆息的無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