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老地方”,其實是德雅市最有名氣的江邊燒烤城。
德雅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小城,中央城區并不大,三條街道和兩條河流縱橫交錯,構成了德雅市易守難攻的特殊地理位置。
據生活在這里的老人說,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軍隊曾兵臨城下,對物資富饒的德雅市虎視眈眈。幸好有巍峨的古城墻和寬闊的雅水河護著,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如今和平年代,古城墻失去了護城的功能,卻由于它傳奇的故事和滄桑的過往成為了德雅市著名的景點。為了緬懷革命先烈,人民將烈士的銅像擺放在古城墻邊,供前來瞻仰的游客膜拜瞻仰并合影留念。
由于游客眾多,帶動了沿線燒烤業的發展,尤其是晚上霓虹閃爍的時候,吹著江風,看著江景,擼幾把串串,細酌幾杯小酒,成為市民一天最愜意的享受。
這等美食美景自然逃不過大學生的火眼金睛,黎陌大學那會兒常和兄弟們來這兒小聚。
大三那年,師兄畢業前夕,邀請黎陌到江邊燒烤小聚,并點名要求他帶上珺溪出席。當然,“不懷好意”的師兄的心思,黎陌一眼便猜透了。
師兄早就看出了黎陌對珺溪的一往情深,也分別旁敲側擊了很多次。無奈,這兩個人都沉默得很,既不拒絕也不行動,每次都是莞爾一笑了之。作為旁觀者,師兄是真的替他們著急。
師兄眼看自己畢業在即,而黎陌和珺溪也即將面臨著實習的離別,如果這層窗戶紙再不捅破,也許今生今世就要如此錯過,天各一方了。
“真是可惜了這天造地設的一對兒,落花有情,流水有意,為何卻總要被這命運捉弄呢?”師兄是個性情中人,也是一個跟著感覺走的人,最見不得單相思的苦情戲。
或許,正是因為師兄的“濫情”,更凸顯了黎陌的“專情”。
自從高中和初戀分手后,黎陌再也沒有交過一個女朋友。如今,好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了自己喜歡的女孩子,卻思前顧后得更多。無數次想要說出口的話,都被無奈的現實潑了一頭冷水。
這不,前幾日,母親又來電話了。
“我的兒呀,娘不想活了,你那酒鬼爹又喝多了……回到家里又是摔東西又是大喊大叫……還打俺,娘不想活了。”電話那頭,母親泣不成聲,生無可戀的哽咽著。
“娘,你可千萬不能這樣想,你還有我呢,我一定會讓你過上好日子的。”電話這頭,黎陌強忍著悲痛和憤怒,故作堅強地安慰著娘。
“如果,你姐姐還在的話,就不會這樣了,你爹他也是心里苦呀。”每次通話,母親都會有意無意地提及因癌癥英年早逝的姐姐。
每次聽到“姐姐”二字,黎陌都心如刀割,一寸寸舊時的光陰浮現在腦海里,那時他們的家是多么的溫馨幸福,而今,卻籠罩在喪親的陰影中無法自拔。
“娘,別想那么多了,我們的生活還得繼續,姐姐在天堂看著呢,你這樣她會不開心的……”說著說著,黎陌也開始哽咽起來,再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母親。事實上,他至今依然無法接受正值意氣風發年紀的姐姐已經離自己而去,那是他最不愿觸及的心事。
每當這時,黎陌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沉默,重如泰山的家庭責任落在他的肩上,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曾經多少次,他差點放棄自己求學的夢想。因為,對于父母而言,他的學識多少也許并不是最重要的,成家立業才是父母最愿意看到的結局。
但是,他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放棄了自己不顧一切回歸校園,付出多于常人千百倍努力得來的校園生活。“知識改變命運”這六個字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上,陣陣發疼。
曾經因學歷文憑低被客戶和合作伙伴恥笑的屈辱涌上心頭,讓他發誓必須考上研究生,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改變更多和他有著同等遭遇的人的命運,這也是他至今仍堅持在考研路上最大的動力。
但這也成為了他在愛情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甚至可以說是一道饒不去的心理障礙,他不愿意讓自己喜歡的人和自己一起來承擔這些痛苦,他希望在等到自己有能力可以給她幸福生活的時候再表露自己的心跡。但這些,他從未和任何人說過,他早已習慣打碎牙往肚里吞,一個人默默消化所有的苦難和委屈。
“你也老大不小了,該成家立業了。你叔叔朋友的女兒不錯,要不你們約個時間見個面?”母親又開始嘮叨他的終身大事。
“娘,我現在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想感情的事情,我還有事,先掛了。”黎陌匆匆掛斷母親的電話,再次陷入沉思。
母親的電話就像是一個“緊箍咒”,每當他想要忘掉那些不愉快,像個普通人一樣任性一回,如轟轟烈烈地談一場戀愛,或者不顧一切逃離現實的時候,母親哀怨的眼神和哽咽的聲音就會在耳邊響起。
這些年,他過得很累很累,但他必須堅強,鞭策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當然,優秀并沒有什么不好,四年以來,他不僅成為了全院教授最喜歡的學子,也俘獲了眾多女孩子的崇拜和芳心,成為德雅學院最有名的風云人物之一。
無論走到哪兒,身邊總會圍繞著幾個美女,因為這個,珺溪還曾醋意大發。
學院離江邊燒烤有一段距離,黎陌沒有坐車,而是選擇步行,順便一路呼吸下新鮮的空氣,整理一下自己亂成一團麻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