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記憶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這樣的幸運,而我有,且不止一份。
我,阿志,馨兒,從幼稚園認識至今,已經快有三十個年頭了。
三人游的情節里,通常總會有一個追逐者,一個逃離者,以及一個敘述者。在這段跨越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的關系里,我就是那個敘述者。
他們本該是幸福和睦的一對。5年前,阿志和馨兒訂婚的那一天,我真的以為那就是自己渴望見證的永恒。
命運布置了一個惡劣的玩笑,馨兒最終還是成為了故事中的逃離者,逃離的方式又是那么決絕——死亡。
沒有預兆,也沒有留下任何原因,她的離開匆促地像是一場逃亡。而原本是我們中最陽光的阿志,從她離開后,就變得沉默寡言。
我明白,他始終抱有著負罪感,以為是自己的誓約,束縛住了熱愛自由的她。
那些日子,他一直守在馨兒的墓前,我也沒有勸解,有些事只有靠他自己才能走出來。
我只是同樣陪著他,不眠不休、不飲不食。
所以最后我們一起進了醫院。
頹廢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某天夜里,我在阿志睡著后,偷跑到醫院樓道抽煙,還沒來得及吸上第一口,就被人拽了起來,挨了兩個響亮的耳光。
很奇怪,打人的卻比被打的哭得更慘。我丟下煙,試圖抱住她安慰,卻被她一把推開。琳琳流著淚沖我咆哮:“都瘋了是吧?阿志發瘋,你也陪他一起發瘋?”
努力擠出的微笑僵在了臉上,我早該明白,在我面前這個流著淚的女人,她心疼的不是我,她的眼淚也不屬于我。
琳琳卻還是不依不饒,拽住我的衣領:“她已經走了,別再折磨自己了。想死就干脆點去死,不想死就給我振作起來,像個男人好不好?”
我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如你所愿。”死寂的聲音,自己聽來都有些陌生。
忘記了自己是怎么和琳琳告別,又怎么回到的病房,我只記得第二天阿志問我,臉上的掌印是怎么回事,我說的是:“哦,進錯廁所了。”
三天后,我們一起出了院。
再后來,阿志告訴我,他準備移民荷蘭,因為那里有馨兒最喜歡的郁金香和風車。
我只是祝他一路順風。
“每年忌日我會回來,其他時候,就麻煩你照顧她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