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安曉明的《中國區域經濟轉型研究》是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成書的。該書從理論框架、實證分析與對策建議三個方面對中國區域經濟轉型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與實用價值的著作。

當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境,從整體來說,區域差距大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提高資源在區域空間上的配置效率面臨不少障礙,生產力和人口空間布局與環境生態承載力存在不協調的矛盾。而四大區域的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區域問題,西部地區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如何增強自身積累,擺脫“落后病”;東北地區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如何振興老工業基地,擺脫“蕭條病”;東部地區最重要的是如何轉型升級,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擺脫“膨脹病”,避免陷入蕭條的泥潭;中部地區則三種問題兼而有之,關鍵在于找到一條合適的轉型路徑,治理區域問題,避免經濟發展為綜合征所拖累。區域經濟轉型既是保持自身活力的要求,也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國地域廣闊,區域類型眾多,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區域之間雖然有競爭,但區域的差異性更是合作共贏、協調發展的機遇所在。從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研究視角切入研究區域經濟轉型,是遵循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的體現,有助于準確把握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和面臨的關鍵問題,更好地分析區域經濟轉型遇到的各種問題。但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匱乏,該書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該書有幾個重要的特點和創新:

1.視角獨特,構建了從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視角研究區域經濟轉型的理論體系

區域經濟的發展遵循一定的規律。當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問題,原有的發展方式和模式不適合區域經濟未來的發展,為了保持區域自身活力,維持區域經濟的繼續發展,就有了進行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作者厘清了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與區域經濟轉型的邏輯關系:區域經濟發展階段決定了何時實行區域經濟轉型及如何實現區域經濟轉型,具體來說,區域經濟發展階段決定區域經濟轉型的初始條件和動力機制,并指導區域經濟轉型的框架設計;而區域經濟轉型的成功也將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并促使區域經濟邁向一個更高的階段。更為難得的是,作者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從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視角研究區域經濟轉型的理論框架。

2.邏輯嚴密,確定了基于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區域經濟轉型的框架設計

該書對區域經濟轉型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梳理,確定區域經濟轉型的框架設計應當包括認清區域經濟轉型的初始條件,這個初始條件主要是由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和區域類型決定的,初始條件影響著區域經濟轉型的模式選擇,包括轉型的動力機制、轉型目標、轉型內容以及績效評價,這些都是區域經濟轉型框架設計的主要內容。因此,這個區域經濟轉型的框架也是基于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研究視角而設計的,層層緊扣,邏輯嚴密。

3.論證充分,實現了從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視角研究區域經濟轉型的實證檢驗

作者不僅從理論上論證了以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視角研究區域經濟轉型的可行性,還從實證上論證了其可行性。作者對區域經濟轉型的初始條件(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和問題區域類型)進行量化分析,設計各區域經濟轉型模式,最后對轉型效果進行評價分析。不管是中國總體的區域經濟轉型,還是中國典型區域的經濟轉型,實證分析的結果都與現實大體相符,充分印證了從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視角研究區域經濟轉型既具有理論意義,又具有現實可行性。

4.觀點新穎,提出了以區域經濟發展階段視角研究區域經濟轉型的獨到見解

該書觀點新穎,可圈可點。

該書將區域經濟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成長初期、成長期、成熟期和成熟后期。在成長初期,區域經濟發展可能出現落后傾向,在成熟期和成熟后期,區域經濟發展可能出現膨脹和蕭條兩種傾向。如此,落后區域、蕭條區域和膨脹區域分別對應區域經濟發展階段中存在落后傾向、蕭條傾向和膨脹傾向的區域。這個觀點是比較新穎的。

該書認為區域經濟轉型的初始條件包括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判別和區域類型確定。區域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區域經濟總體水平、區域經濟結構情況、區域空間結構情況、區域開放水平、區域技術水平以及區域福利水平都有所差異,區域所面臨的關鍵問題也是不同的。落后區域的關鍵問題是貧困落后,一般發生在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成長初期,最主要特點是生產力低下。蕭條區域的關鍵問題是產業老化與技術落后,一般發生在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成熟期和成熟后期,曾經是產業發展的中心區域,但因為產業結構的調整更新逐漸走向衰落。膨脹區域的關鍵問題是產業與人口過密,發生在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成熟期和成熟后期,一般是經濟中心地區及其腹地。

落后區域、蕭條區域、膨脹區域不同的初始條件,決定了三種類型的區域經濟轉型模式(落后區域經濟轉型模式、蕭條區域經濟轉型模式、膨脹區域經濟轉型模式)均圍繞不同的關鍵問題而進行。落后區域經濟轉型的總體目標是步入現代化軌道,以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作為轉型的主線,轉型的最重要表現形式是國家針對落后區域的開發,如我國西部大開發;膨脹區域經濟轉型的總體目標是永葆發展活力,以吐故納新作為轉型的主線,轉型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對大都市區的膨脹進行治理,使其保持區域發展活力,如北京市的城市病治理;蕭條區域經濟轉型的總體目標是恢復往日活力,以重振昔日雄風作為轉型的主線,轉型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對老工業基地進行改造,如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

綜上所述,該書在研究中國區域經濟轉型的問題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構建了以區域經濟發展階段作為研究視角的區域經濟轉型理論體系,并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后提出對策建議,視角獨特,邏輯嚴密,論證充分,觀點新穎,值得一讀。

當然,該書涉及的領域較新,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深入研究,希望作者能繼續研究下去。

張可云

2015年1月10日于北京世紀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九龙城区| 西华县| 喜德县| 安顺市| 西华县| SHOW| 若尔盖县| 界首市| 绥阳县| 普陀区| 奎屯市| 镇远县| 萝北县| 乌苏市| 松阳县| 伊宁市| 金门县| 民勤县| 黎川县| 景泰县| 绩溪县| 富平县| 元氏县| 广汉市| 建水县| 吴江市| 神农架林区| 文安县| 探索| 房产| 霍山县| 长汀县| 原阳县| 津市市| 都江堰市| 潞西市| 桃源县| 剑河县| 嘉禾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