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性別:現代中國的性別傳播
- 王青亦
- 867字
- 2019-07-08 17:39:31
總序
用文化傳達積極的精神信念,給人以希望和動力,用文化改革釋放發展紅利,洋溢著溫暖和勇氣。在文化創新不斷推動經濟發展換擋升級的時代歷程中,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緊扣時代發展脈搏,從立足文化產業現實問題到搭建文化領域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綜合學術平臺,以“大文化”為發展理念,設計學科架構、搭建文化智庫、打造學術重鎮,在十年的發展進程中,一直致力于探索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學科群。
“文化發展學術文叢”正是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十年來對學科建設、理論建構、智庫發展和人才培養等專業問題不斷探索的階段性總結。它既折射著我們打造立體學術平臺做出的努力,也見證著我們提升國際學術話語權、構建國家文化發展理論體系的情懷;它既反映了我們作為一支年輕研究團隊懷揣的學術夢想,也彰顯出我們立足嚴謹,向構建一流學科體系不斷前進的初心與恒心。
文化是一條源自歷史、流向未來的豐沛河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它的潤澤。文化的強大功能,鑄造了“文化 +”嶄新的發展形態。正因為“文化+”是文化要素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層次的融合創新,是推動業態裂變,實現結構優化,提升產業發展內涵的生命力,“文化發展學術文叢”以“文化+”為出發點,以文化內容融合式創新為研究主題,研究發軔于文化但又不囿于文化本身,它既包括全球視野下的比較研究,也包括文化創新領域的理論前沿;既聚焦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也關注不同行業領域現實問題的具體研究。可以說,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不斷增強文化認知的“大融合思維”,既是“文化發展學術文叢”的主要特點,也深刻反映了未來十年文化發展的趨勢。
隨著我國文化發展的學科建設漸成體系、理論研究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步入新境,未來十年,將有更多的文化理論經典和文化研究著述出現,它們將更好地以理論創新引導實踐前行,在支撐國家文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區域文化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文化改革內涵式發展等方面匯聚力量,彰顯價值,為文化強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是為序。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范周
20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