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指數(2014):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
- 朱鋼 張海鵬 陳方
- 4954字
- 2019-07-08 17:35:43
四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評價
(一)實現程度全面提升
2010年以來,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明顯提升,并表現為總水平和4個一體化實現程度全面提升,提升幅度明顯。
2014年,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為52.92%,比2014年提高了27.86個百分點,距實現目標由2010年的3/4路程縮短到不到1/2路程(見表2-5)。
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最高,達到62.77%,比總水平實現程度高9.85個百分點,比經濟發展一體化、社會發展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分別高出17.41個、13.71個和8.29個百分點(見表2-5)。
表2-5 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

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也最快,2014年比2010年提高了37.04個百分點,比總水平實現程度進展快9.18個百分點,比經濟發展一體化、社會發展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分別快12.01個、14.47個和10.24個百分點(見表2-5)。
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較高、進展較快主要得益于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并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2014年與2010年相比,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67.1%,年均增長13.7%(現價);同時,農民收入增長持續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1∶3.23(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縮小到1∶2.75。由于農村居民收入較大幅度提高,帶動了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差距不斷縮小,由2010年的1∶3.07(以農村居民消費為1)縮小到1∶2.38。
2014年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為54.48%,僅次于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也高于總水平實現程度,距實現目標還有不到一半的路程;同時,實現程度進展也僅次于生活水平一體化,但略低于總水平實現程度進展(見表2-5)。
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較快主要得益于污染物排放以及環境衛生治理狀況的明顯改善。近年來,國家明顯加大了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單位GDP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明顯降低。另外,無論是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還是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均出現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水平還較低,進展也較慢。
2014年,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為49.06%,比2010年提高22.57個百分點,雖然實現程度高于經濟發展一體化,但實現程度進展是4個一體化中最低的。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較低和進展較慢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均衡發展和衛生均衡發展實現程度較低,主要問題是農村人力資源素質雖有所改善,但依然不高;同時,城鄉人力資源素質還存在較大差距,醫療衛生和教育公共資源的城鄉配置不盡合理,差距縮小的進程較慢。
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也有明顯提高,但在4個一體化中是最低的,距實現目標還有一半以上的路程,下面還將對經濟發展一體化問題進行詳細描述。
(二)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較低,進展相對緩慢
1.實現程度距實現目標還有一半以上的路程
2014年與2010年相比,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雖然也有較大幅度提升,但是,實現程度依然較低,與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差距較大,低17.41個百分點,也均低于總水平、社會發展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見表2-5)。從實現程度省份分布情況看,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較低的問題更加明顯。
2014年,只有10個省份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超過50%,僅江蘇實現程度超過80%,而社會發展一體化、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超過50%的省份分別有15個、19個和14個,超過90%、已非常接近實現目標的省份分別有1個、6個和6個,其中天津生活水平一體化已實現目標。
2014年,有12個省份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未達到30%,其中有5個省份在10%以下,3個省份甚至距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尚有較大差距;而社會發展一體化、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未達到30%的省份分別只有4個、6個和7個,均只有2個省份在10%以下(見表2-6)。
表2-6 2014年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分布

2.進展相對緩慢
2010~2014年,雖然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提高了25.04個百分點,年均提高6.26個百分點,但進展相對較慢,明顯低于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也低于總水平、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年均進展僅比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快0.62個百分點。同時,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起點較低,與總水平、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差距不斷擴大,分別由2010年的4.74個、5.41個和7.36個百分點擴大到2014年的7.56個、17.41個和9.12個百分點,與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之間的差距略有縮小(見表2-5)。
分區域看,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明顯低于總水平和其他3個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也僅快于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見表2-7)。
表2-7 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2010~2014年年均提高)

分省份看,有15個省份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較慢,其中有7個省份實現程度出現下降;與此相對照的是,沒有任何省份出現總水平和其他3個一體化實現程度下降的情況(見表2-8)。
表2-8 各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2010~2014年年均提高)

3.制約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提高和進展的主要因素
制約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以及進展的主要問題是城鄉二元經濟、信貸資金對農業支持不足以及土地城鎮化進程與人口城鎮化進程不協調等。
(1)城鄉二元經濟十分突出
近年來,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現代農業發展進程加快,從全國來看,城鄉二元經濟逐年改善。但是,城鄉二元經濟問題依然十分嚴重,改善程度有限。一是反映二元經濟的指標的實現程度很低,距離實現目標還有4/5的路程;二是有18個省份二元經濟出現惡化,特別是東部地區有6個省份實現程度出現下降,由此拖累東部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提前實現目標。
(2)信貸對農業支持明顯不足
2014年,要素配置實現程度為43.22%,距離實現目標還有一半以上的路程,低于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要素配置不僅實現程度低,而且進展較為緩慢,成為制約、延緩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
要素配置存在的問題首先表現為金融資源城鄉配置不盡合理。
總體上看,絕大多數省份財政資金對農業的支持力度相對較大,并呈逐年加大趨勢,特別是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省份。但相比較而言,絕大多數省份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支持明顯不足,特別是東部發達省份,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支持遠遠不及財政資金對農業的支持,相反,部分中西部地區省份信貸資金對農業的支持力度相對較大。
(3)土地城鎮化進程與人口城鎮化進程不協調
要素配置中的第二個問題是土地相對利用率較低,表現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土地城鎮化進程要遠快于人口城鎮化進程。總體上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下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實現目標差距較大。但是,也有部分省份這種狀況已經大為改善,如天津、江蘇、浙江、湖南、廣東等的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實現了較為均衡的發展。
(三)區域發展不平衡,差距巨大
中國區域之間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存在巨大的差距,并主要體現為東部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西部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差距。
1.東部地區全面領先
2014年,東部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為81.37%,距實現目標不到1/5的路程;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分別為96.73%和92.27%,已非常接近實現目標;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為74.26%,已走完3/4的路程;雖然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相對較低,但也走過3/5的路程(見表2-9)。
東部地區除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與東北地區較為接近外,總水平以及其他3個一體化實現程度均大幅領先于其他區域。特別是與西部地區差距巨大,除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差距為44.79個百分點外,其他方面差距均在50個百分點以上。東部地區與中部地區的差距,除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差距為22.48個百分點外,總水平和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差距均在30個百分點以上,生活水平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差距均在40個百分點以上。東部地區與東北地區的差距同樣較大,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差距相對較小,只有10.42個百分點;與社會發展一體化、總水平、生態環境一體化和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差距分別為20個百分點以上、30個百分點以上、40個百分點以上和50個百分點以上(見表2-9)。
表2-9 2014年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

2.西部地區全面落后
西部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全面落后。2014年,西部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為24.98%,距離實現目標還有3/4的路程,其中甘肅、云南、青海和貴州實現程度未超過10%,貴州甚至尚未達到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最高,但也僅達到38.55%,距實現目標仍有約2/3的路程;社會發展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均剛剛走完1/4的路程;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則大幅落后,僅為3.48%,剛剛達到2007年全國平均水平(見表2-9)。
西部地區不僅與東部地區差距巨大,與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也有較大差距。除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與東北地區差距很小外,其他方面與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存在較大差距。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分別比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低18.95個和23.51個百分點,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分別低22.91個和48.34個百分點,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分別低22.31個和22.01個百分點,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分別低11.7個和4.09個百分點,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分別低18.88個和19.6個百分點(見表2-9)。
但是,西部地區部分省份在某些方面也有亮點,如內蒙古經濟發展、新疆產業協調、陜西教育均衡發展和衛生均衡發展、寧夏和重慶社會保障均衡發展等實現程度較高,排序居前。
3.中部地區與東北地區差距不大,東北地區稍稍領先
相比較而言,中部地區與東北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差距不大,東北地區略微領先。2014年,東北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僅比中部地區高4.56個百分點,社會發展一體化和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相差無幾。兩個區域之間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一體化和生活水平一體化上。東北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大幅領先于中部地區25.43個百分點,而中部地區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比東北地區高出7.61個百分點(見表2-9)。
(四)區域發展不平衡有所改善
總體來看,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區域差距在逐步縮小。
1.西部地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差距基本呈全面縮小態勢
西部地區除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低于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外,其他3個一體化實現程度進展均遠遠高于其他區域(見表2-7),使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進展也遠遠高于其他區域,由此導致西部地區除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與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略有擴大外,與其他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差距全面縮小。
表2-10 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

2.總水平與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區域差距全面縮小
2010~2014年,西部地區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進展最快,中部地區次之,東部地區最慢(見表2-7)。根據2010年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高低排序(見表2-10),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區域差距變化表現為全面縮小態勢,即:西部地區與其他地區差距縮小,中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差距縮小,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差距縮小(見表2-11)。
生態環境一體化實現程度的區域差距變化與城鄉發展一體化總水平實現程度區域差距變化一致,也表現為全面縮小態勢(見表2-7、表2-10、表2-11)。
表2-11 各大區域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差距

注:表中數據表示的是兩個區域比較時,前者實現程度比后者高出的程度,但在“2014年比2010年縮小”中表示的是差距縮小的程度。符號“-”在顯示“實現程度差距”時表示前者比后者低,在顯示“2014年比2010年縮小”時表示差距擴大。
3.部分區域之間在個別方面差距有所擴大
2014年與2010年相比,在一些區域之間出現了經濟發展一體化、社會發展一體化和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差距擴大的情形。
2010年,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高于西部地區(見表2-10),同時實現程度進展也均快于西部地區(見表2-7),因此,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與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差距有所擴大,分別擴大了2.27個和7.81個百分點。2010年,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低于東北地區,但東部地區實現程度進展遠遠高于東北地區,東部地區實現程度從2010年低于東北地區1.59個百分點,到2014年高于東北地區10.42個百分點,差距擴大(見表2-11)。
2010年,東部地區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高于東北地區(見表2-10),同時實現程度進展快于東北地區(見表2-7),因此,東北地區社會發展一體化實現程度與東部地區的差距有所擴大,擴大了6.01個百分點(見表2-11)。
2010年,中部地區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高于東北地區(見表2-10),同時實現程度進展快于東北地區(見表2-7),因此,東北地區生活水平一體化實現程度與中部地區的差距有所擴大,擴大了6.46個百分點(見表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