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社會工作教育:中國特色與本土化風格的實習探索作者名: 趙一紅主編本章字數: 3304字更新時間: 2019-07-08 17:17:33
小組工作報告
這個小組是由我和L社工一起組織開展的,目的是幫助軍休干部樹立信心,拓展人際關系網絡。具體來說,前兩次活動是由我策劃并組織實施的,L社工為協助者,后兩次則由L社工設計實施,我作為協助者參與其中。
一、小組服務計劃
(一)小組基本情況
小組名稱:“我很棒”發展小組
活動日期:2014年7月28日~2014年8月18日
活動時間:下午3: 00~4: 00
活動地點:軍休所小會議室
活動小組對象:軍休干部及其家屬
小組人數:8人
小組特征:發展性小組
小組次數:4次
組員招募:一是在所里的宣傳欄發布招募通知,二是打電話定向邀請。
(二)小組目標
總體目標:接納自己,展示自己的風采,重構生命的意義。
具體目標:通過與有相同經歷的組員相互交流,了解他們當下一些困難的解決方法,緩解組員的焦慮情緒;通過參與活動,調動大家參與的積極性,讓組員更好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衰老;在活動中,增加組員的互動和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相互鼓勵,樹立信心。
(督導回復:目標需要更具體一些,應該是可完成、可觀測、可測量的。認真地思考一下怎樣將目標更量化,具有可操作性。)
(三)理論指導
1.群體動力學
群體動力學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創立于美國,創始人是德國心理學家勒溫(K. lewin)。勒溫提出場論(Field Theory),他認為場具有復雜的非物理的力及它們之間錯綜復雜的變化,這種變化所產生的動力結構使場成為動力場,隨著動力場的千變萬化,人的心理和行為也隨之變化。也就是說,當所有的人聚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工作的時候,靠的是相互團結的力量。相互依靠為個人提供了動力,團隊的力量可以使他們:互勉,愿意做任何促使小組成功的事;互助,力使小組成功;互愛,因為人都喜歡別人幫助自己達到目的,而協作最能增加組員之間的接觸。從群體動力學的角度看協作學習,其核心是小組“相互團結”,成員的相互依靠使他們“互勉、互助和互愛”,這里除了增進小組成員的相互交流和互動外,從特征角度看主要是增進組員之間的“情感”,
建立朋輩群體互助支持網絡。
2.經驗學習法
經驗學習法,又稱“發現式學習”、“體驗學習”、“活動學習”或“互動學習”,它是歷奇為本輔導的重要組成元素,是先由組員自愿參與一連串活動,然后分析他們所經歷的體驗,使他們從中獲得一些知識和感悟,并且能將這些知識和感悟應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
經驗學習法的四個階段如圖1所示:

圖1 經驗學習法的四階段
(四)活動內容
第一節 軍隊集合令


第二節 我的光榮歲月

第三節 我最棒

第四節 結束是新的開始

(五)預計困難及應對措施

二、小組服務實施過程

續表

續表

續表

三、總結評估
(一)評估方法
(1)觀察法。主要是通過社工觀察組員在小組中的表現,了解組員是否投入、組員對這個活動有沒有興趣、在討論中有沒有積極參與等。還有觀察每次組員的出席率,如果有組員缺席,詢問他們不來的原因,是活動內容不夠有吸引力還是組員自身的問題。
(2)問卷法。在小組開始前和小組結束后分別讓組員填一份有關自我認知和自信心方面的問卷,作為前測和后測,了解組員通過參加小組獲得了哪些改變。此外,活動結束后,邀請組員填寫一份服務對象滿意度評估表,了解服務對象對小組的開展和社工的表現是否滿意、服務成效如何等。
(督導回復:通過評估,尤其是針對服務對象的前后測評估,你有哪些發現?對于這些發現你是怎么看待的?服務還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3)焦點小組訪談法。在小組活動最后一節,社工邀請組員一起分享,詢問服務對象在小組中的收獲以及對小組活動方面還有對社工的意見、建議,便于我們查漏補缺、及時修正。
(二)小組目標達成情況
從總體上來看,本次小組的目標基本達成。組員通過參與小組活動,意識到了自己的優點,特別是在“誰是我”和“優點轟炸”的環節中,組員了解了自己的優點(智慧、有膽量、以身作則、助人為樂、認真……),自信心被喚醒了!另外,組員通過尋找夢想以及與人交流的一些訓練,他們的交往能力得到提高。有組員表示小組活動確實對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幫助。再者,在小組活動中,組員們互動交流、互助協作,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也相互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督導回復:這些都是組員的收獲和成長。通過這次小組活動,尤其是你作為主持社工和助理社工有什么收獲?這兩個角色有哪些不同?社工的專業知識和技巧在小組中是如何體現的?小組的專業性在哪兒?)
四、專業反思
(一)活動成效
此次小組共為四節,內容包括讓組員了解同伴力量的“軍隊集合令”、找回自己最初夢想的“找回夢想”、發現自己優點認清自己的“我最棒”,以及幫助組員建立自信心并樂觀面對生活的“結束是新的開始”。每一節的目標和內容都很清晰明確,為總體目標的實現提供了保障。
小組的內容和形式以游戲、分享和主題活動為主,比較契合組員的需求和特點,特別是一些有趣的主題活動激發了組員參與的積極性,小組的分享環節更是激起了大家分享的熱情。小組成員紛紛表示從中得到的體驗是非常深刻的,收獲特別大。此外,一些游戲和分享環節也為小組成員們發表觀點、展示特長和收獲樂趣提供了平臺,得到了組員的肯定和喜愛。
但遺憾的是,有些游戲的設置可能也會讓有些組員覺得無聊,沒太有興趣,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可以鼓勵組員一起來設計感興趣的游戲。
(督導回復:很好的想法,讓組員一起設計游戲,可以幫助組員提升興趣,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還可以增強組員的自信心。)
社工為組員設計了評估反思表,每節活動后就自己的能力、信心、投入感、開心程度、與其他組員的合作和整體的表現做一個打分,但這個操作起來還有所欠缺。還可以在反思表上讓組員寫下最滿意自己的地方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組員才能夠準確地評價自己參與活動的表現,包括優點和缺陷,讓社工更好地了解組員的發展狀況。
(督導回復:這個設計不錯,每次活動結束后組員的反饋如何?對你們改進服務有哪些幫助?)
(二)社工角色的扮演
社工在這個小組中扮演了組織者、輔導者、協助者和引導者等角色。在小組沒有正式開始之前負責小組的籌備;在小組初期,扮演組織者的角色,負責幫助成員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促進相互理解,澄清小組目標并促進小組規范和結構的形成等;在小組中期,更多的是輔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注重傾聽組員的聲音、觀察組員的發展變化,協助組員參與和分享;在小組后期,主要是關注小組的凝聚力,引導組員積極參與,促進小組目標的達成。
(督導回復:建議看一些書,熟悉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務。思考一下除了你指出的這幾個角色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角色,支持者?指導者?溝通者?……)
在籌備過程中,社工應積極與軍休所里的工作人員聯系,如準備招募小組成員、安排活動場地。在小組初期,社工注意用適合的方式引導組員認識小組、關注小組,在小組初步建構中互動相識,認同小組。在小組中期,社工應注意觀察、引導組員參與活動,積極分享。在小組后期,社工致力于帶領組員回顧小組的歷程,總結經驗和收獲。
(三)遇到的困難
小組遇到的困難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時間上的安排。小組一共有四次活動,每次活動計劃1個小時,但具體到每次活動的各個環節中,有些環節時間不好把握,經常超時。二是小組成員的流失和變化。在小組的過程中,有的組員不能保證每次都按時來參加活動,還有一些老干部因為對活動比較好奇,想臨時加進來,這對于小組整體發展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三是有時組員的興趣點往往會停留在游戲而不是分享上面,所以造成成效沒有預期那么明顯。
(四)跟進和建議
匯總小組成員的經驗,做好總結,跟進小組成員的發展狀況,在適當的時候召集組員提供他們需要的活動。還有在時間安排上,應吸取這次小組的教訓,在活動中注意時間的把握,增加組員分享環節的時間,保證小組的分享時間和效果。此外,在小組成員招募時,充分考慮到小組成員的參與程度,同時,在小組成員變動(新成員加入或成員離開)時做好澄清和解釋的工作。
五、督導建議
總體上來看,該小組開展得還是挺不錯的,每次活動安排都很不錯,尤其是每個小環節的目標設置都很詳細,便于把握,有利于目標的實現。需要思考的是,在小組活動中,社工價值觀體現在哪里?社工專業方法的運用體現得還不是很清晰,要加強理論結合實踐的訓練,增加專業性的思考,提高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