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你懂個屁
- 九重宮闈:王妃太暴力
- 清潭
- 2031字
- 2019-02-23 00:05:00
太子與晉王內斗,南楚和北燕皇室焉能不知?
可這位恭王殿下打得什么如意算盤,誰又能知曉?故而,別看益州渝州日日城門大開,卻因為有龍璟宸在,雙方將領偏偏不敢攻過來。各自占領了一座城池之后,便龜縮不出,各自觀望著,唯恐龍璟宸設下圈套等著他們自投羅網。
渝州的白玉蘭呢?
她呀,早在數月之前,便已離開了,眼下根本不在渝州城中。
三州百姓疫病得解,皆是她的功勞。
許多百姓在她“死后”紛紛前去祭拜,甚至好多人家中給她設了長生牌位,日日供奉香火,人人感念她的大恩大德,卻也無限惋惜好人不長命,連累恭王年紀輕輕成了鰥夫……
一時間,三州之境無人不知恭王夫婦大義之舉,皆將此二人奉若神明,更是交口稱贊恭王對亡妻情比金堅,癡心長情至此。
東周國戰火連連,百姓朝不保夕。
然而,龍璟宸如何不忘亡妻,卻已被編成無數話本,在茶肆酒館被說書人大肆渲染,成了東周國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人人津津樂道,都夸他是個癡情種!
涼州城破,南楚國將士不敢輕易攻打緊鄰的益州。
關于龍璟宸的傳言,卻不脛而走,傳入了涼州城內。這日,某副將斗膽進言:“將軍,依我看,益州就是一座空城,我們何不一舉將之拿下?”
“你懂個屁!”蕭和怒吼:“你看是一座空城,可那城中有龍璟宸!龍璟宸是誰你可能不清楚,此人的智謀可是連咱們王上都甘拜下風,三歲能文五歲能武,十五歲便已名揚天下,豈可小覷?單憑他那九曲回腸的花花腸子,就算眼前是一座空城,老子也不會去攻打,去了指不定就是送死。”
“他,他有這么厲害?”某副將震驚。
蕭和瞪眼:“東周皇室之中,你可以小瞧任何人,絕不能小瞧此人!否則你連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西夏國覆滅就是個例子!”
“可是,西夏國覆滅,不是將軍領兵,王上在幕后籌劃部署的嗎?跟東周國這位三皇子有何關系?”
“你知道什么?”蕭和直言道:“真正出主意之人并非王上。”
“難道是……他?”
“正是。”蕭和嘆道:“千萬不可輕敵,沒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許擅自行動。”
“是!屬下受教了,定當固守城池,絕不擅自行動。“
蕭和深知龍璟宸的智謀,哪怕眼前是空城,卻絕不越雷池一步。連夜寫了奏折,向南楚國主請示下一步該當如何。在國主命令下達之前,他勢必將龜縮不出進行到底。
另一邊,幽州城內。
益州有深不可測的龍璟宸坐鎮,蕭和投鼠忌器不敢攻城,情有可原,但龍璟宸并不在渝州城中,北燕國將士卻也固守不出,只是將士們漸漸生出了不滿的情緒。
“燕將軍!為何不攻城?這都十日了,究竟要等到什么時候?”
“丞相密令:不攻渝州,死守幽州。”
“燕沖山!你就是個孬種!”
“大膽吳峻,你敢以下犯上,對主將出言不遜。”
“以下犯上又如何?”吳峻氣急敗壞吼道:“明明可以一舉奪下兩座城池,直搗黃龍,將東周收入囊中。燕沖山,你這個孬種卻龜縮不前,拿著雞毛當令箭,說什么這是丞相的密令。”
“我說這是丞相的命令,便是!你敢質疑我的話?”
“既是如此,敢問燕將軍,手書何在?拿出來末將一看便知真假。”
“密令,哪來的手書?”
“傳口令的人總有吧?”
“有是有,十日前已經回京了。”
“哈!這么說,也有可能你燕沖山故意假傳丞相密令,拖延我軍攻城。難道你是東周國的細作?”
“吳峻!胡說八道什么?我劈了你!”
“你想殺人滅口?來呀!難道我怕你不成?”
雙方各執一詞,眼看著就要打起來,旁邊圍觀的眾將士紛紛上前勸阻,各自將二人拉開,才暫時止息了這場口水戰。
燕沖山何嘗不想攻城?
但是,十日前的確有一人曾拿著丞相的信物,傳達丞相的密令,責令他不許攻打渝州。奪了幽州,再奪渝州,一路直搗黃龍,這是多么大的誘惑啊?等于白撿的軍功,卻硬生生被這一道密令所阻。
燕沖山心里也憋著火,今日才會被吳峻言語一激,差點和他動手。待他窩著一肚子火回了房,卻見房中不知何時多了一人。
正是十日前傳密令之人!
燕沖山顧不得他想,面色一喜,急忙上前問道:“密使,可是丞相有了新的指令?”
那人取出一封信,遞上后,便轉身離開。
燕沖山急急打開一看,頓時傻眼,信上寫著和上次的口訊一般無二的內容,只是最末多了一句:不攻渝州,死守幽州,違令者斬。
待他回過神來,想要盤問清楚內情時,哪里還看得見人影?只得拿著那封信,出了房門,親自送到吳峻手中。
“看!仔仔細細看清楚!這是不是丞相大人的親筆手書?吳峻,我是主將,你是副將,下次再敢以下犯上,休怪我治你一個違抗軍令之罪。哼!”
吳峻一眼掃過,又細細辨認,確認是丞相手書之后,面色變了數變,忙追上去,問道:“喂,喂,別走別走,丞相到底是什么意思,為何不讓攻打渝州?這渝州除了普通百姓,根本就沒有多少守軍。你就能眼睜睜看著到手的軍功,就這么飛走了?”
燕沖山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才道:“渝州易奪,卻難守。我猜丞相許是在等一個時機。”
吳峻不解,“神神叨叨的,把話說清楚。”
“那蕭和不也沒攻打益州嗎?我猜丞相是在等蕭和先奪益州,才會命令我等攻打渝州。你細想便知,倘若我們先攻打渝州,勢必要同時迎戰東周和南楚兩國的大軍,就我們這二十萬兵力,打得過?”
“可那蕭和不也龜縮著,不打益州嗎?難道我們一直耗下去?”
“他不打,是因為顧慮龍璟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