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王爺受了重傷
- 九重宮闈:王妃太暴力
- 清潭
- 2074字
- 2018-12-22 00:05:00
“你對本王,是否也能坦誠相告?”
在他灼灼的目光之下,白玉蘭只覺得呼吸一窒,直直對上他那雙熠熠生輝的星眸,仿佛墜入了不可見底的深淵,令她難以自拔,更讓她有些微的心虛。
“王、王爺想、想知道什么?”
恭王云淡風輕道:“白將軍蒙冤身死,你三姐妹被堂兄分別送入掖庭,打的什么主意,我知,皇兄知,太子知,父皇亦知。”
白玉蘭眼神游移不定。
恭王又道:“不過,你堂兄的盤算,既然父皇應允了,你如今也嫁入恭王府,成了本王的側妃,無論災禍與富貴,今后你我便是一條船上的人,你可明白?”
“我當然明白!”白玉蘭忙道:“所以我才著急想要弄清楚那夜刺客到底是什么人派來的。”
恭王卻道:“別整日打著進宮的念頭!你好不容易出了掖庭,難道還想回去做宮婢嗎?本王奉勸你,近日最好待在王府里,少走動,一旦進了宮只怕你死得更快。”
“為什么?”白玉蘭不解。
恭王像看白癡一樣掃她一眼,才連聲問道:“你以為,是誰要殺你?蘭兒,記住,你的敵人可能是晉王,也可能是太子,更可能是朝中某位權貴,唯獨不會是本王。本王若要你死,兩年半你夜闖晉王府那次你已是個死人,又何必大費周章迫使竇家主動登門,解除婚約?甚至,私下改動了賜婚名冊。”
原來——
竇家主動解除婚約,是他的手筆!
還改了賜婚名冊?言外之意,東周帝君當初將她賜給了誰?太子還是晉王嗎?
“你……”
這番話信息量太大,聽得白玉蘭整個人有點懵。耳聽他親密地喚她“蘭兒”,絲毫感覺不到半點郎情妾意,她望著眼前俊美的男子,只感覺到他的可怕。
“還有,”恭王淡淡道:“既然傷勢好了,明日起,便開始跟著劉嬤嬤學習宮規禮儀吧。十日內,倘若學不好,別怪本王重重罰你。”
“啊?”白玉蘭瞪目結舌。
臉上還沾染著那兩滴墨汁,配上這張口結舌的模樣,像個小花貓一般,落入恭王眼中,只覺得他這側妃性子直爽,喜怒易形于色,可愛倒是十分可愛,卻委實不是細作的最佳人選。
白家嫁女,自然有所圖謀。
幸好他改了名冊,她才能入恭王府,倘若入了東宮,尚未及笄的她,又能在后宮存活多久?
她非但不知感恩圖報,竟還妄想趁著出嫁之日逃走?結果弄巧成拙,成了殺手的活靶子。這批殺手一朝失手竟敢闖入王府行刺,真是不知死活。
罷了,今后多護著她便是!
對于龍璟宸的這些心思,白玉蘭一無所知。
自這日書房談話后,白玉蘭就開始了被劉嬤嬤百般折磨的日子,無數次她懷念養傷的那段時間,雖說同樣類同于被軟禁,可好歹不用每天被逼著學規矩。
“夫人,走要有走的樣子,坐要有坐的威儀。夫人這個樣子,成何體統?重來一遍!”
白玉蘭暴怒:“我這個樣子有什么不對?”
“當然不對!”劉嬤嬤糾正道:“第一,走路不可蹦蹦跳跳,要抬頭挺胸,目視前方,腳步平緩,雙臂自然擺動。第二,坐的時候不能一屁股坐下去,要像我這樣……請夫人再來一遍。”
白玉蘭崩潰:“芍藥,救命啊!我不要劉嬤嬤教導宮規禮儀了,你去跟王爺說,換個人來教。”
“夫人!請再來一遍!”
劉嬤嬤毫不留情的催促聲,宛如催命符一般,差點讓白玉蘭暴走。若不是芍藥在旁死命拉著、百般勸阻的話,白玉蘭真敢當場將劉嬤嬤給揍一頓丟出去。
“……請夫人再來一遍!”
“夫人!重來!”
“啊啊啊——好想打人怎么辦?”
“請夫人再來一遍!”
一日日,一天天,任憑白玉蘭怎么威逼利誘,怎么抓狂鬧騰,劉嬤嬤始終就是這副嚴厲的態度,半點不留情。
白玉蘭強烈要求換人,可是,數日里連恭王的人影都看不見,百般無奈之下,只得強忍著繼續被劉嬤嬤“荼毒”。
夜深人靜時,白玉蘭累癱在床上,偶爾也會好奇恭王最近究竟在忙些什么,怎么一連數日不回王府?
宮規繁瑣。
等白玉蘭將宮規學得七七八八時,已近年關。照例,除夕夜各府需攜帶家眷入宮參加除夕宴,且當夜需陪伴皇帝皇后共同守歲,以期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白玉蘭心知,這是難得的良機。
她想要進宮之事,只能等除夕夜這天,而且她篤定恭王必定會在除夕夜之前現身,無論他有多重要的公務要辦,除夕宴卻是皇族頭等大事。
如今距離除夕夜尚有五日,她只需老老實實把規矩學好便是。其實她早就爛熟于心了,只是故意和劉嬤嬤唱反調罷了。
這日。
府里不知出了何事,人心惶惶,仆人們進進出出忙前忙后,無一不面色緊張、惶恐、憂慮。
“發生什么事了?”
“王、夫人,是……是王爺。”
“王爺怎么了?”
“王爺他、王爺他受了重傷。”
“什么?”白玉蘭大驚,心里一瞬間想到會不會是新婚夜的刺客,又來行刺了?急急問道:“王爺在哪?”
“嘉、嘉樂堂……”
侍女話音未落,白玉蘭已疾步離開,直奔嘉樂堂。
然后,虧得她入府已有兩月有余,不是被關在房中喝藥養傷,便是被軟禁在庭院里和劉嬤嬤學習宮規,偌大的王府,她一時竟找不到嘉樂堂的位置。
只記得王府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府在前,園在后,布局規整、工藝精良、樓閣交錯,有門臉五間,正殿七間,后殿五間,后寢七間,左右有配殿。府邸建筑分東、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嚴格的中軸線貫穿著的多進四合院落組成,充分體現了皇室輝煌富貴的風范和民間清致素雅的風韻。
東路的后進院落,正房名為多福軒,廳前有一架長了兩百多年的藤蘿,長勢甚好,在京城極為罕見,乃是龍璟宸的起居處。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致,白玉蘭和幾位侍妾皆居于此處。
可是,樂嘉堂又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