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 盛世凰天
- 桐花臺
- 1775字
- 2018-11-22 20:04:32
早朝在北辰殿,等姬染玥到北辰殿時,眾臣已經(jīng)開始奏事,在眾人驚異的目光之中,姬染玥尷尬的摸摸鼻子,走到丹陛之上,站在那靖安帝右后方,。
朝上正在激烈討論的眾臣安靜下來,靖安帝眼中有嘲弄的光,巡視一圈眾人,溫和卻威嚴的聲音響起:“繼續(xù),怎么不繼續(xù)了”。
那些剛才還你爭我吵,你言之鑿鑿,我有理有據(jù)的朝臣,忽然意識到剛才的失禮和不敬,抬頭看了一眼坐在皇座上的帝王,十二冕旒的皇冠,藏在后面的神情晦暗不明,瞬間一身冷汗,惶恐的把頭低了下來。他們忘了,他們的帝王大部分時間都很溫和,但是他是帝王,是十年前不顧眾人反對,以鐵血手段將他愛中的嫡女推到儲君之位的,他當(dāng)年雷霆之怒,沒人能夠拂逆。
“哼”,靖安帝一聲冷哼,下面群臣惶恐,剛才的人頭低得更低了,呼吸都不由得放緩了,生怕受到訓(xùn)斥責(zé)罰,朝堂鴉雀無聲。
在這寂靜中,禮部尚書林羨出列上奏:“臣有本要奏,皇后娘娘鳳體違和,久治不愈,臣建議太子殿下提前完婚,一為皇后娘娘沖喜祈福,第二以備皇后娘娘.......”,他是皇后的兄長,因此才被姬染玥提拔上來,如今妹妹病入膏肓,他也難過。
他沒有說完,但是大家都懂,皇后娘娘纏綿病榻已久,萬一都不測,太子的婚事就要推后三年,這可不行啊,再推后三年,他們的太子就成老姑娘了。
眾臣紛紛復(fù)議,齊泰站出來說道:“成贊同林尚書的話,上尋舊史,女太子皆年滿十八行笄禮,如今皇后娘娘鳳體有恙,陛下可提前為殿下行及笄之禮,以備大婚事宜”。
姬染玥聽了,心想十八就要結(jié)婚,有點早了吧,你們太急了,就反對說:“母后身體有恙,本宮更要細心照顧,大婚之事,回頭再說,就算要等三年,又有何不可”。
靖安帝卻笑了,說道:“這件事齊太師說的對,再由著你,你只怕就不大婚了”,又正色到:“既然如此,禮部著手準(zhǔn)備行笄之禮,至于大婚,著司天監(jiān)選太子大婚吉日”。
姬染玥站在哪,在心里直翻白眼,不過想到皇后的病情,心情又沉重起來了,不知道暗影能不能找到那些草藥,及時回來,想著想著便神思天外,但是她偏有一心兩用只能,誰說了什么,聽得一清二楚。
“陛下,臣有異議,雖然太師他們說的有道理,但臣認為,皇后娘娘雖纏綿病榻,但是太子歧黃之術(shù)遠勝于太醫(yī)院的太醫(yī),臣聽聞,太子又譴人為皇后娘娘尋找奇藥,想來皇后娘娘不會有礙,如今大張旗鼓為殿下提早行及笄之禮,以及準(zhǔn)備大婚,不免讓皇后娘娘心中起疑,恐知道詳情后加重病勢,所以為了皇后娘娘鳳體安泰,還請陛下三思”。
開口反對的正是六皇子的舅舅沈知離,位列云光閣大學(xué)士,才學(xué)過人,兼吏部侍郎,是六皇子最有利的支持者,身邊也聚集了不少家族對抗姬染玥,他一開口,有說的有道理,自然有人附和。
“臣附議,沈大人說的有道理”
“為了皇后娘娘鳳體,臣也贊同如此急進”
“臣附議”
.......
一時,之前不敢開口的人都紛紛出言反對,連歸德大將軍和定遠將軍都附議,一眾臣子中有很多人已經(jīng)開始動搖,蘇家一向中立,如果蘇家二公子和姬染玥完婚,只怕會倒向東宮,一直推遲,等到皇后過世,她姬染玥怎么招也得守孝三年,三年之后情形如何,又有誰能確定。六皇子一派已經(jīng)有人按捺不住,面露得意之色。
姬染玥站在那里,回過頭,看了他們一眼,露出意味不明的笑,讓剛才附和的幾個人心里發(fā)毛。
更主要的是,他們看不到高坐皇位的帝王眼中的譏諷之色,靖安帝雖然溫和,民間都說他是一個仁慈的甚至有些軟弱的皇帝,很重視親人,但是殿上的臣子可不這么想,這么長時間靖安帝都沒有說話,沈知離心里也開始發(fā)毛了。
靖安帝就這樣冷冷的環(huán)視著下站的臣子們,六部尚書,御史,中書侍郎,大學(xué)士,輔國大將軍,懷化大將軍.....這些就是他的臣子們,靖安帝是少有的明白人,他對朝中的黨派了如指掌,甚至連他們心里想什么有清楚,對沈知離和的朋黨的想法一清二楚。心中冷哼,這些人就知道黨爭,挑撥他們父子父女和兄妹的關(guān)系,一心想做什么從龍之臣,顧命之臣,哪有這么好的,都是嫌命長了!
最后冷冷的說:“及笄之禮照常準(zhǔn)備,婚事開春再說,蘇大人”?
蘇沐云是蘇燁的父親,靖安帝問話,忙說:“臣一切聽從陛下安排”,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就這么定了,陛下只是問問,他說的便是決定,不容異議,問話只是問問,可不是真的要聽你的意見。
“既然蘇愛卿沒有異議,那就這么定了,讓司天監(jiān)好好選個好日子,退朝”
靖安帝起身,不顧殿上或惶恐或迷茫的大臣們,向殿后走去,對姬染玥說道:“走,陪父皇下棋去,咱們父女倆好久沒有下棋了”。
“是父皇”兩人一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