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0.天澤履(

“履”為全《易》第十卦,前接小畜卦后開泰卦之局,由密云不雨而至天地交泰,中間必須經過腳踏實地的奮斗階段,這就是履。《序卦傳》稱:“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山腳下的泰安縣由此得名,臺灣政治名人陳履安更直接從此取名,皆有國泰民安之意。《雜卦傳》稱:“履,不處也。”“處”是停頓休息,“不處”則是干個不停,毫無懈怠。過去沒有公職在身的人稱“處士”,往往對時事橫加批評,即所謂“處士橫議”。服公職者則受官箴規范,不能亂講話,人生做事的經歷稱“履歷”,機關組織用人須看履歷表,由你做過些什么來安排職務。“履”字由“尸、復”二字組成,“尸”即師卦“六三”“師或輿尸”的“尸”,“尸位素餐”的“尸”,為做主之意。“履”即“主于復”,人生行道以克己復禮為主,發揮良知良能,事業奮斗需培養本身核心的競爭力,才易脫穎而出。

《系辭下傳》第七章稱:“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這是有名的憂患九卦,專談身處亂世砥礪修為的九種德行,而以腳踏實地的履卦居首,為一切的根基。人生立身行事以和為貴,與人和睦相處才易達成奮斗目標。履卦承小畜卦而來,“既雨既處”之后,更進一步制定規范維持和平,以開創太平盛世。“既雨既處”為松口氣的暫歇,“履,不處也”,接著又要往前邁步了!

《論語·學而篇》記載有若論禮:“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履”即依禮而行,發而皆中節,完全發揮了禮制的大用,大人物小人物、大國小國都應遵守,這是很美的先王之道。與人和合并非沒有原則,不可和稀泥搞鄉愿。

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卦很特殊,卦名與卦辭內容連成一氣,沒有分開,卦名當動詞用,直接作用于虎尾的受詞上,表示不履則已,履一定是踩老虎尾巴那樣具有高風險。貓科動物的尾巴為其敏感的痛點,胡亂踩下去必遭大口反噬,若觸其痛點還夷然無事,必有一套搔到癢處的以柔克剛的功夫,以此周旋處事,可獲亨通。《詩經·小雅·小旻》上稱:“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臨卦澤上有地,由地上俯瞰如臨深淵;履卦“履虎尾”,如履寒冬薄薄結凍的澤面,用力大了即失足而萬劫不復。履卦教我們的就是心平氣和,履險如夷。口至為“咥”,非常形象。小畜卦辭先言“亨”,再稱現狀“密云不雨”;履卦后言“亨”,得馴服猛虎,不遭虎吻才成。

卦名卦辭連成一氣的,還有“否之匪人”、“同人于野”、“艮其背”三卦,都有其深意,值得細細玩味。

《韓非子·說難》中講游說君主之難,伴君如伴虎,又有批龍鱗之喻:“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龍虎都喻君王,乾卦《文言傳》稱:“云從龍,風從虎。”世間追隨領袖者必得小心翼翼,履虎尾、批龍鱗,一旦觸犯忌諱,不僅事功不成,下場將非常慘烈。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履卦下兌為少女屬柔,上乾為老父屬剛,是為以柔履剛之象。兌為說、為悅,少女以言語取悅于君父,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老父疼愛女兒,絕不會苛酷虐待。這就是踩老虎尾巴,不被咬死反而亨通的道理。全卦中唯一陰爻即“六三”,也是下卦兌的開口,情感涌現之處,“柔履剛”、“說而應乎乾”主要即指“六三”而言。“剛中正”是指居上卦之中的“九五”,履行全卦君位的職責,懂得為組織謀取最大的福利,光明磊落,心里不會愧疚。“九五”爻變,上卦乾變為離卦,人行天道而有光明之象。小畜卦《彖傳》先稱“六四”,再提“九五”;履卦《彖傳》先稱“六三”,再提“九五”,皆突顯全局的關鍵。一陰一陽的互動和諧,全局無咎,若只有片面的善意,則不濟事。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履上卦乾為天,下卦兌為澤,上天下澤懸隔甚遠,必須明其分際。任何組織中都有上下,各有各應履行的職責,以及權利義務關系,彼此均宜遵守。家庭有倫理,企業有企業倫理,政治有政治倫理,若能分辨清楚,民心即可安定。小畜密云不雨,陰陽小大之間的對應關系很模糊,人心苦悶不安;履卦則上下定分,一切都明確化,大家好分頭做事。

占例

● 2000年7月中,我讀《易傳》與《中庸》有感,認真問:誠究竟是什么?得出不變的履卦。“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履卦所述,實即人依天理而行事,誠信不在空口講,而在實際做。

初九。素履,往無咎。

《象》曰:素履之往,獨行愿也。

 

“初九”為任事之初,當組織基層之位,應保持本色務實地干,如此往前奮斗,可獲無咎。人生立下志愿,即好生培養自己核心的競爭力,量才適性,全力以赴。蒙卦“六四”《小象傳》稱:“困蒙之吝,獨遠實也。”此處言:“素履之往,獨行愿也。”“獨”字皆為名詞,即《大學》、《中庸》等經典中所強調的慎獨之獨,為人立身行事的切要功夫。本爻變為訟卦,不必與人爭口舌之利,埋頭干自己的事為正經。

2000年8月下旬,我隨學生的太極導引參訪團赴大陸一游,至安徽黃山腳下的西遞村、宏村參觀民居時,看到某戶門楣上雕著“履道含和”四字,路邊攤買一竹筒,上刻“獨為遠志”。中華文化的力量就是這樣深入滲透到民間,無所不在地發揮其影響啊!

占例

● 2002年元旦,我依例作全年之占,問自己一年的謀道之計,得出履卦“初九”爻動,有訟卦之象。履卦正是敦篤行道,“素履,往無咎”,“獨行愿”,別去沾惹人際是非。此占正合我意,多年潛修早已習慣,當年確實也這么砥礪自己。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九二”陽居陰位,剛而能柔,又當下卦之中,懂得中道行事。“六三”不中不正,乘于其上,有情欲蒙蔽理智之象。“九二”坦蕩行道,不受誘惑,自控非常嚴謹,固守正道而獲吉。本爻爻變為無妄卦,不妄想不妄動,遂無災患。

“初九”稱獨,“九二”言中,先慎獨后行中,完全合乎《中庸》所述義理:“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履卦內兌,兌卦正是喜怒哀樂的人情,“六三”濫情,“九二”則謹守中道,發而中節,“初九”為地下之位,深藏韜隱稱獨。《中庸》向有“小《易經》”之稱,義理處處可與卦象爻象互證。

小畜“初九”“復自道”、“九二”“牽復在中”,兩爻連動的關系和此相似,履“初九”“素履”、“九二”“履道坦坦”,皆有連續堅持的精神。我自青年習《易》起,就對此爻意境傾心神往,二十多年前請老友龔鵬程教授寫了這八個字,裱好裝于座右,朝夕惕厲,勿怠勿忽。

占例

● 1999年6月中,我跟我的《易經》班學生張良維習太極導引已數月,練是練得很勤快,不知績效如何?遂占問之,得出履卦“九二”爻動,有無妄卦之象。履為“德之基”、“和而至”、“以和行”,太極拳講究的正是和合的境界,而我還在三月筑基的階段,不能好高騖遠,專心勤練就是。

太極拳練身講松腰柔胯,以人體的六大關節比擬一卦六爻,剛好對應踝、膝、胯、腰、椎、頸,履卦唯一陰爻“六三”正當胯的位置,小畜卦“六四”則為腰關節。“柔履剛”即柔胯,“柔得位而上下應之”即松腰,這是易理易象在身體上的應用,善加體會,妙用無窮。我剛練數月,境界只在履九二,連“六三”的胯位尚未松柔,當然來日方長。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象》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之兇,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六三”陰居陽位,不中不正,又當內卦兌之缺口,正是內心情欲宣泄之處,容易飛揚浮躁感情用事,強硬面對外卦乾剛,因而惹禍招災。“眇”是少一目的獨眼龍,雖仍能視物,卻看不清楚遠近;跛腳勉強還能走路,卻走不快;看不清又走不快,如此孱弱還冒險去踩老虎尾巴,當然會被老虎回頭一口咬死。武人豪勇過人,卻未必有政治家盱衡全局的智慧,志氣剛強,欠缺實力也是枉然。我們在師卦中已經闡明君、將的分際,以及以政領軍的重要;履卦“六三”再強調“武人為于大君”的不適當,正是“辨上下,定民志”,各明己職,不得混亂。本爻爻變,成乾卦,逞強的結果,陰柔滅亡,只剩陽剛。

前面《彖傳》中對“六三”“柔履剛”寄予厚望,做到了既可履虎尾又不遭虎吻,此處論爻卻正好相反,慘遭虎噬,這是什么道理?《彖傳》采取整體宏觀,亦即以全卦的觀點看問題,爻辭則涉及實際個體操作,難免見樹不見林而犯錯。卦吉爻兇的例子很多,沒有什么好奇怪的,習《易》就是訓練我們從各種觀點全方位看問題。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九四”陽居陰位,剛而能柔,又居高層近君之位,典型的伴君如伴虎,必須戒慎恐懼,才能不出事而最終獲吉。本爻變,為中孚卦(),必須取得“九五”的信任,才能得行其志。《系辭下傳》第九章稱:“四多懼……三多兇。”履卦“六三”、“九四”堪稱典型,兩爻皆屬人位,又居承上啟下的中間管理階層,爻辭都稱履虎尾,做人難哪!

九五。夬履,貞厲。

《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九五”陽剛中正,為全卦君位,“夬”即夬卦之夬,為決策之意。最高領導人應履行的職責就是決策,再怎么集思廣益,還是得由他拍板定案,并承擔成功或失敗的后果。這么干很不容易,可能得罪人,決策也充滿了不確定的風險。本爻變,為睽卦(),領導人注定孤獨寂寞,與任何人都難真正親近。以爻際關系來看,“九四”為身邊近臣,卻怕“九五”怕得要死,“九二”幽居遠處,不打交道,“六三”專擅蠢動,又老給“九五”找麻煩,哪有朋友可交心?領導者履行職責,大概只能如《彖傳》所言,“履帝位而不疚”,但求無愧于心了!

占例

● 2000年5月上旬,我精讀《系辭傳》,占問下傳第七章的主旨為何?得出履卦“九五”爻動,有睽卦之象。第七章正是論述作《易》者的憂患意識,并列舉了九卦來印證,且以履卦居首,稱履為“德之基”、“和而至”、“以和行”。圣人處亂世,決心領導群眾除憂患,定民志,開太平,真是回答得好啊!

● 1997年8月中,我細品十翼,給每篇《易傳》都以占卦定位,其中《序卦傳》的定位為履卦“九五”爻動,依爻辭《小象傳》論斷:“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序卦傳》解釋卦序,道出世間依次變化的因果緣由,教人正確決策,并根據自然法則做事,雖因篇幅所限難以深論,已有提綱挈領之效。

● 1997年7月上旬,我問:“宇宙中除人類外,有高智慧生物存在嗎?”得出履卦“九五”爻動,有睽卦之象。《雜卦傳》稱:“睽,外也;家人,內也。”履卦又是上天下澤、差距懸殊之象,看來應有高智慧外星生命存在,與人類遠離睽違,等閑不容易遭遇。我接著又問:“存在何處?人類可能與之相遇嗎?”得出屯卦“初九”、“九五”爻動且值“九五”宜變,單變成復卦,雙變則有坤卦之象。“九五”居上卦坎陷之中,《小象傳》稱:“屯其膏,施未光也。”外星生命隱匿甚深,一般難以探知,剝極而復、開發自性而修煉成功的人才能見到。《金剛經》上說:“如來有佛眼……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復卦《彖傳》末贊稱:“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系辭下傳》第七章又稱:“復,德之本也……復,小而辨于物……復以自知。”此占意蘊甚深,值得細細玩味。

● 2010年5月中旬,我與一位頗負盛名的女作家初次見面,談得投契,她也不見外,坦然相告她的異國婚姻出了問題。分居兩年,夫婿已有新歡,提議離婚,她還想觀望,我用手機試占會不會離?得出履卦“九五”爻動,有睽卦之象。“睽”正是反目離異,“九五”“夬履貞厲”,男方似乎心思已決,就想這么干了!然后我算她未來三至十年的人生運勢,得出小畜卦三、五、上爻動,“上九”值宜變,有需卦之象,貞悔相爭成臨卦。小畜卦密云不雨,沉郁苦悶,“九三”“夫妻反目”自然是指離婚,“九五”“有孚攣如”代表又有新戀情?“上九”“既雨既處”,進入新的休養階段?

當年8月,雙方果然協議離婚,至于再往后幾年的發展,則留待觀察驗證,當然希望她能走出失婚的陰影,勇敢面對海闊天空的嶄新人生,三爻齊變臨卦即有此情境,值得期待。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上九”為履卦之終,也居組織中退休大佬之位,不再負責實務,由于經驗豐富,可提供在職的晚輩咨詢,或將自己的心得整理陳述,以傳記或回憶錄的方式留后人參考。“祥”為吉兇之兆,人回顧自己的一生,一路行來必有許多人事上應對周旋的關節,或成或敗,或艱澀或圓融,都有極大的啟發價值,若能真實評述,則可功德無量。《孟子·盡心篇》稱:“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古圣先王的嘉言懿行足為后人典范,群經諸子讓人百讀不厭,道理即在于此。

履卦“初九”“素履,獨行愿”;“上九”“視履,大有慶”。個人孜孜矻矻的修行,結果造就了大家都蒙受福報,人生進德修業,豈可不精敏以赴?《論語·雍也篇》稱:“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孟子·萬章篇》稱:“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大家皆有其獨,經前賢啟發都能開花見性,修成正果。《中庸》由“慎獨”談到“化育萬物”,《大學》由誠意正心談到治國平天下,都印證了履卦的道理。

“上九”爻變,為兌卦(),兩口相對,朋友講習,學而時習,中心喜悅。“履”是實際做,“兌”是高興說,做完再說,才有說服力。此爻之后為泰卦,溝通交流無礙矣!

占例

● 2010年9月中,我赴歐授《易》,得知前述女作家已經離婚,感情生活頗有猶疑彷徨,遂占測她的整個生命形態與心性,得出履卦“上九”爻動,有兌卦之象。“視履考祥,其旋元吉”,小說家的使命就是如此:充分體驗人生后,將各種不同階段的經歷轉化為創作,寫出來與大家分享。待將全程歷盡,方知如是因果,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都是作品的素材啊!

● 2005年元月20日,美國總統布什勝選連任,訂于當晚登基,傳聞會有人鬧場甚至謀刺,我遂占是否順利無虞?得出履卦“上九”爻動,有兌卦之象。《系辭下傳》第七章:“履,德之基也。”登基履行元首職務,一切周旋無礙,行禮如儀,不會有任何狀況,其后果驗。

● 2011年元月下旬,在天安門廣場一側的國家博物館前樹立了高九米五的孔子像,我認為深具意義,對中華文化在神州大地復興更具信心。當下算了一連串的卦,預測未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至五十年,甚至一百、三百至一千年的前景,都相當正面。其中十年后的卦象為履卦“上九”爻動,有兌卦之象。“視履考祥,其旋元吉”,“大有慶”,認真實踐十年可入正軌,近臻通泰之境。

履卦多爻變占例之探討

有關履卦六爻之基本詮釋已畢,往下再探討多爻齊變的更復雜的情形。

二爻變占例

占事遇一卦中任意二爻動,若其中一爻恰值宜變,則以該爻爻辭為主、另一爻爻辭為輔論斷。若二爻皆未值宜變,則并列參考,二爻齊變所成卦象卦辭亦當留意。

● 1997年8月中旬,我針對十篇《易傳》以易占測其定位,《小象傳》為履卦二、上爻動,齊變有隨卦()之象。《小象傳》解釋爻辭,闡析爻際關系的互動,指示該情境下最恰當的做法,隨時隨地而采取行動。遇“履”之“隨”,即為此意。“九二”“履道坦坦”,不該妄動時不動;“上九”“其旋元吉”,總能將路子走通。

● 1999年6月中,我跟學生習太極導引數月,自占進境,為履卦“九二”爻動,有無妄之象,已如前述。當月底,我又占問“學生師傅”張良維的功力境界,得出履卦五、上爻動,“九五”值宜變成睽,雙爻齊變,又有歸妹卦之象。“履以和行”,已至高深境界,“其旋元吉”,肢體屈伸回旋自如,“履而泰然后安”,確實遠遠超過我的幽人苦練啊!

● 2009年7月下旬,我開佛經課,以易理來參證,有位學生來質疑:講佛經不是都不收費的嗎?我一想好像有道理,遂占免費如何?得出需卦“九五”爻動,有泰卦之象。需于酒食貞吉,滿足學生需求,法施功德無量,自然天地交泰。再問如果還是收費呢?得出履卦五、上爻動,“九五”值宜變成睽卦,兩爻齊變則有歸妹卦之象。“九五”“位正當”,“上九”“大有慶”,“履而泰然后安”,認真講授也能通泰。哈哈一笑,仍然決定收學生束脩。

● 2000年9月28日,適值至圣先師孔子兩千五百五十年誕辰,我心有感,自己教學也快十年,遂問今后當如何為人師?得出履卦四、上爻動,有節卦之象。履主于復,復為德之本,也是核心的原創力,當依大本而行,發揚繼往開來的精神。《論語·為政篇》記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篇》亦記有若稱:“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因是因襲繼承傳統,“親”通“新”,不失其新,還要隨時創新,如此方可為人宗師。節卦是以身作則、建立規范,以期上下共守。遇“履”之“節”,易象指示明確。“九四”“愬愬終吉”,“上九”“其旋元吉”,若能敬慎行道,終能致泰,說出來的話也才能服眾。而今又過十幾年,回顧自省,做不到做不好的地方還太多太多,說《易》容易行《易》難啦!

● 2011年2月中旬,我讀《維摩詰經·不思議品》,經文記述維摩詰居士展現神通,將三萬二千菩薩及弟子眾安排入斗室落座,室中不覺局促,周遭世界亦未變小,所謂“須彌納芥子中,無所增減”。除了佛經上的解釋外,我以易占探測其故,得出履卦初、二爻動,皆變有否卦()之象。否卦卦辭稱:“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匪人”即非人,佛經中常稱人與非人,眾生無量,人以外的生靈甚多,凡人不見得都看得到。泰極否來,又是天旋地轉的乾坤大挪移之象。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室中走道坦蕩寬敞,大家來來去去,一點也不妨礙。

驚詫之余,我不免再問一次,得出不變的艮卦,其卦辭稱:“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艮卦講止欲修行,修為夠了,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修為不夠,業障重重,真的什么也看不見啊!

● 2010年8月下旬,我占測一位學生在星象與八字上的修為,得出履卦初、二爻動,有否卦之象。否是天地不交、藝業未通,履“初九”、“九二”下了基本功,功夫尚淺,還沒超越“六三”任情妄動之關。看來還不行,有待繼續磨煉。

● 2002年年底,我占問來年宋楚瑜的氣運,得出履卦初、上爻動,齊變有困卦()之象。宋的勤政是有名的,當省長時走遍臺灣三百多個鄉鎮。“初九”“素履,往無咎”,年初起仍然勤跑基層,“上九”“其旋元吉”,到年終周旋無虧“大有慶”,應該不錯。但沒有領政臺灣的可能,少了發揮的舞臺,確實也有困頓之象。《易》卦六爻中,“初”為基層,“上”為退休大佬,皆屬無位之處。2003為選舉前一年,上半年代表國民、親民兩黨的連、宋結盟,搭檔競選,聲勢大振,直至年底不衰。宋的運勢從“獨行愿”到“大有慶”,看來的確如此。

● 2010年7月中,我們學會內部出現人事紛爭,經我強勢整頓后,約法三章重新開課,剩下二十幾堂能否順利完成呢?得出履卦初、上爻動,有困卦之象。雖然一時遭困,只要樸素以行,最后應可“其旋元吉”。果然,半年后順利結業,中間雖遇試探,不為所動執行到底,由“獨行愿”至“大有慶”。本書前文引小畜初、二爻動占例,正為此事。“復自道”、“牽復”獲吉,有漸卦循序漸進并重團隊紀律之象,小畜接著就是履卦,突破密云不雨的僵局,明確定規矩,上下共守,遂能通泰。結業的謝師宴上一團和氣,應了《系辭傳》所稱:“履,和而至;履以和行。”

● 1994年5月中旬,我服務的那家出版公司股爭正烈,創業的老板鐵了心要回朝掌權,甚至放話擋他者死,召開董事會前先找我們幾位高干談,看來他已成竹在胸,掌握了過半股權的支持,欠債累累還辦得到這一點,也真是強悍可畏。會面前我占對策,得出履卦初、三爻動,“初九”值宜變,成訟卦,兩爻齊變則有姤卦()之象。姤卦五陽下一陰生,有危機之象,訟為口角爭執,履“六三”若看不清楚形勢,亂踩老虎尾巴必遭反噬,只有“初九”樸素應對,以和為貴,才可平安無事。當天會晤雖然極不舒服,把定這個大原則行事,還算無咎。

當晚會晤后,心氣難平,由于市場派的大股東也可能出手干預,遂問政爭最后吉兇,得出還是履卦二、五爻動,“九五”值宜變,成睽卦,兩爻齊變則有噬嗑卦()之象。噬嗑正是弱肉強食、劇烈斗爭的卦,睽則不惜翻臉成仇,“九五”“夬履,貞厲”,乾剛獨斷,我們屈居下風,只能似“九二”“幽人貞吉”,絕對不能輕舉妄動,以免招災。

看來已經敗定,我接著再問:爾后如何盡量確保自己在公司的利益?仍然是履卦二、五爻動,“九五”值宜變成睽,又有噬嗑之象。好家伙!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既然無法對抗,就幽居韜光養晦吧!

● 2006年3月上旬,我一位同門師弟忽然與我熱切往來,又是計劃開課,又是展現復雜的人脈等,我雖來者不拒,心里仍覺不踏實,遂占其誠意如何?得出履卦初、三爻動,“初九”值宜變,成訟卦,兩爻齊變有姤卦之象。看來還是得小心應對,本色以待。果然其后許多事沒有下文,保持一定距離確有必要。

三爻變占例

占事遇卦中任意三爻動,變數剛好過半,三爻齊變所成“之卦”,與本卦呈拉鋸形勢,稱為貞悔相爭,合參二卦卦辭卦象以論斷。若其中一爻值宜變之位,該爻爻辭影響較大,為主要變量,其他二爻為次要變量,拿捏輕重以判斷之。

● 2011年元月上旬,我的授業恩師召見我,談赴大陸開辦書院之事。毓老師時已高齡106歲,思考問題判斷形勢仍一絲不亂,每天凌晨三時即起,照樣讀書寫作至七點吃早餐,完全體現了乾卦“九三”朝乾夕惕、自強不息的精神,讓我們這些老學生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月下旬,我問往后與老師的緣分,得出履卦二、三、五爻動,“六三”值宜變成乾卦,三爻齊變,貞悔相爭則為離卦()。上卦“九五”“夬履,貞厲”,“位正當”,當然是指老師;下卦“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中不自亂”,則是我一向的行事風格,“六三”若莽撞任事則“位不當”。離卦《大象傳》為:“明兩作,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彖傳》則稱:“重明以麗乎正,乃化成天下。”前明后明相繼,倒有薪進火傳之意,只是仰之彌高、鉆之彌堅,雖欲從之,末由也矣!老師于兩個多月后過世,生前壯圖看來更難實現矣!

● 2007年11月底,我受邀赴高雄、臺南兩地的文化中心,分別就《易經》中的感情世界、教育思想、決策智慧與修行方法,對一般民眾演講。當時還各有占,其中問《易經》教育思想之特色,為履卦二、五、上爻動,上爻值宜變,成兌卦,貞悔相爭則成震卦()。履卦重知行合一,在敦篤實踐中發揮核心的創造力,“九二”幽貞守道,“九五”負責決斷,“上九”周旋無虧,功德圓滿。兌卦《大象傳》稱:“麗澤兌,君子以朋友講習。”學而時習,不亦悅乎?震卦中心有主宰,積極行動有活力,《大象傳》稱:“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這個占象精確豐富,真把大易的教育思想講得淋漓盡致。

● 1997年6月下旬,我再度思考“義理易”與“術數易”的關系,得出履卦二、四、上爻動,上爻值宜變,成兌卦,貞悔相爭則為屯卦()。履卦為實踐真理,在做事中發揮核心的創造力;屯卦動乎險中,為自然生命力的展現,以闖蕩江湖。遇履之屯,大易對人生實務大有幫助。“九二”坦蕩幽居,中不自亂,為“義理易”的本色;“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術數易”教人小心翼翼,趨吉避兇。《系辭下傳》第九章稱:“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義理尚修德,受眾人稱譽;術數重謀算,戒慎恐懼以免兇咎。二者位分不同,若能術德兼修,體用皆備,或可致“上九”周旋無虧之吉。兌卦《大象傳》稱:“君子以朋友講習。”易學為理氣象數的綜合體系,義理術數大可切磋互證,相得益彰。屯卦《大象傳》稱:“君子以經綸。”人生行事,善用《易經》的智慧,建功立業可期。

● 1994年5月中旬,出版公司的政爭告一段落,我雖然暫時職稱未變,已難實際管事,困境中一位混跡江湖的“術數易”者經常來找我,后來也成了我頗為另類的學生。有次在泡沫紅茶店里聊天,他用金錢卦算我往后職場生涯的吉兇,得出履卦二、五、上爻動,“上九”值宜變成兌卦,貞悔相貞為震卦。“九二”幽居自守是我,“九五”乾剛獨斷是回朝掌權的老板,“上九”周旋無礙大有慶,經過一番刻骨銘心的歷練,讓我對人性人情看得更透,爾后離開出版界,反倒在別的領域更有成就。人生禍福相倚,而今回顧不免感慨系之。震卦《彖傳》稱:“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啞啞,后有則也。”顯然這場主權爭奪引發的人事大地震,我會有驚無險渡過,而且從中學到很多人際互動的規則。

● 1995年3月中,《聯合報》的一位記者來電,探詢我給國民黨一些高層上課的事情,想揭露報道。我自1994年8月初給李登輝授課以來,已有不少無謂的困擾,其實所有這些政界人士的課我都很低調,消息走漏反而是他們愛說嘴。當時沒特別說什么,還請該記者放棄報道,同時占得履卦下三爻全動,“六三”值宜變,成乾卦,貞悔相爭為遁卦()。遇“履”之“遁”,顯然避開為妙。履卦“初九”“素履,獨行愿”,“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我一向如此特立獨行;“六三”縱情愛現,沒有任何好處。后來,還托關系找到報社總編輯吃飯,把事情壓了下來沒報道。

● 2010年9月上旬,臺灣廣告界名人孫大偉突然中風病倒,我許多企業界和傳播界的學生都很關心,當時占問三個月后的狀況如何?得出履卦二、四、上爻動,“上九”值宜變成兌卦,貞悔相爭為屯卦。占人的生死問題須注意,不能只看卦爻辭表面的吉兇,有時往生解脫是吉,茍延殘喘受盡折磨為兇。履虎尾有高風險,九二坦蕩面對,幽人為何意?“九四”戰戰兢兢,曾參臨死前也如此戒慎,“上九”回顧一生行事,其旋元吉指何而言?單爻變為兌卦,后天方位屬正西方;貞悔相爭的屯卦更是呱呱墜地的新生命,整個卦象是不是往生西方、走完此生全程?結果他只撐了兩個多月,便撒手人寰,真的應驗了占象。

● 2005年9月下旬,我的新書《易經的第一堂課》在臺灣出版,我問其營銷成績如何?得出履卦初、五、上爻動,“上九”值宜變成兌卦,貞悔相爭為解卦()。“初九”樸素、“九五”孤高,“上九”“其旋元吉,大有慶”,最后應該銷得不錯,爻變兌卦也是樂觀之象。解卦《彖傳》稱:“往得眾也;其來復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時大矣哉!”出書如時雨之降,澆灌讀者的心靈,為其人生疑難解惑,應該會受到廣大的歡迎。書出后果然賣得很好,且一直長銷至今。

● 2008年10月下旬,我在杭州開完學術會議后轉赴上海,處理延宕甚久的《易經與現代生活》出版事宜,負責匯編出版的老兄一拖再拖,我已徹底失去耐心,當場談判面紅耳赤,立刻一占:如繼續信賴做下去會如何?得出履卦初、四、五爻動,貞悔相爭成蒙卦()。履以和行,履和而至,但蒙卦險阻多,情勢不明。當下仍做了和為貴的艱難決定,次日晚上,返臺前再占:往下能順利出書否?得出履卦上爻動,有兌卦之象。“視履考祥,其旋元吉”,總算致泰。2009年4月,終于出書,難道是所謂好事多磨?

● 2011年6月上旬,歐洲大腸桿菌疫病流行,一時找不到致病原,許多農產品的銷售遭受嚴重打擊,我因8、9月預定赴歐游歷與講學,遂問疫情何時可有效控制?得出履卦初、二、上爻動,貞悔相爭成萃卦(),履“上九”值宜變為兌卦。“視履考祥,其旋元吉”,“大有慶也”,最后應該沒問題。“初九”“素履,往無咎”,“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靜待虎尾之險塵埃落定就好。“遇履之萃”,仍可行腳天下,人文薈萃。履卦依卦氣圖屬陰歷六月中、萃卦為八月初,頂多再兩個多月可獲控制,事后果然如此。

四爻變占例

占事遇一卦中任意四爻動,變數已達三分之二,以四爻齊變所成“之卦”的卦辭卦象為主論斷,若其中一爻恰值宜變,亦須參考該爻爻辭。

● 1997年7月上旬,我針對各家思想以易占定位,其中兵家思想為履卦初、二、三、五爻動,四爻齊變成旅卦(),其中“九五”值宜變,單變為睽卦。遇“履”之“旅”,兵家所履行的職責就是行腳天下,居無定所。“履虎尾”,“履和而至”,戰爭的風險極高,冒險犯難固然為兵家本色,和平解決紛爭才是追求的最高目標。《孫子兵法·謀攻第三》稱:“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揭示得非常清楚。軍事為政治服務,軍人不宜干政,履卦“六三”遭虎噬之兇,即因“武人為于大君。”兵家謀定而后動,領兵作戰亦嚴戒莽撞行事。“九五”“夬履貞厲”,大將決策冷酷獨斷,不受感情左右,故有睽孤之象。孫武在《火攻第十二》中強調:“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復喜,慍可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君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軍政的領導者所負責任太大,絕對不宜感情用事。

● 2010年2月初,我針對臺灣已逝及在世的幾位企業家算其經營風格,其中創辦宏碁計算機的施振榮為履卦,初、二、四、五爻動,四爻齊變成剝卦(),履“九四”值宜變,有中孚卦之象。遇“履”之“剝”,腳踏實地苦干,不斷遭遇摧毀似的打擊,仍堅強應對。“初九”“獨行愿”、“九二”“中不自亂”、“九五”“夬履貞厲”,“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爻變中孚,始終維護信譽,以無比信心突破橫逆,《小象傳》稱:“志行也。”雖歷百折千磨,終行其志。

● 2010年9月上旬,我又講完一回《孫子兵法》的課,當然仍與易理相印證,下了多年工夫,自信已有“大易兵法”體系建立的可能。課堂上有位黃姓女學生找我談,她自己在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系任教,著有《談判與協商》一書很受歡迎。她聽易與兵法的課程,頗受啟發,當下便問可否運用于談判溝通上而有嶄新的突破?我以手機占得履卦初、二、四、上爻動,四爻齊變成比卦(),“九四”值宜變,有中孚之象。比卦正是與人溝通交往、縱橫捭闔,中孚則需建立互信互賴,遇“履”之“比”,明確可運用無礙。履“初九”“獨行愿”、“九二”“中不自亂”,為基本功扎實;“九四”“愬愬終吉”,小心謹慎應對周旋,終至“上九”“大有慶”。履卦之后為泰卦,彼此間達到充分的溝通與交流。

● 2010年3月中,我跟佛經班學生講解《金剛經》,至“如來有五眼”段,經文云:“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以這種神通和易占的感應相比擬,遂問:“人在占卜時,究竟是與什么在對話?”得出履卦初、二、四、上爻動,齊變成比卦,履“九四”值宜變,有中孚之象。比卦卦辭稱:“原筮,元永貞,無咎。”遇“履”之“比”,真心誠意按筮法操作,可出現如實反映情境的卦象,問占者心中所念,易占悉知。中孚為至誠相感,敬慎從事可獲終吉。“初九”“素履”、“九二”幽貞,凈心澄慮,終至“上九”“其旋元吉,大有慶”。履卦主于復而行,復見天地之心,履后為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看來易占的對象還是宇宙間的核心真相啊!

四爻變占例

● 2009年11月下旬,我以易占探問:“儒家所稱的六藝之學,又稱游于藝,‘藝’字正確的意思究竟為何?”得出履卦初、二、四、上爻動,齊變成比卦,履“九四”值宜變,有中孚之象。比卦是與人群交往,履以行禮,和氣致祥,遇“履”之“比”,藝學必指人生實務之學,練達圓熟后可致通泰,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不是虛言。

《論語·述而篇》記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履卦主于復,正是“志于道”,履為德之基,“初九”“素履”、“九二”“履道坦坦”,為“據于德”。“九四”敬慎應對,誠信待人,是“依于仁”;“上九”“其旋元吉,大有慶”,為“游于藝”。禮、樂、射、御、書、數皆為古代知識分子必習技藝;《詩》、《書》、《禮》、《樂》、《易》、《春秋》則為證道行道的偉大經典,提供士人全方位的文化涵養。

● 2012年8月底,我一位女學生起占,問某授課老師言行怪異,彼此曾起爭執,對方究竟是何存心?為噬嗑卦()四、上爻動,“上九”值宜變為震,齊變則有復卦()之象。“噬嗑”為擇人而噬的斗爭之意,“上九”爻辭:“何校滅耳,兇。”更是業障深重,絕對居心不良。她再問:以后不去上課,斷絕往來如何?為履卦初、三、四、上爻動,四爻齊變成井卦()。履卦辭及“六三”、“九四”爻辭皆言“履虎尾”,“初九”“素履、獨行”,終至“上九”“其旋元吉”,避過危險而至安泰。井卦前為困卦(),后接革卦(),遭遇困難力圖轉型創新。“遇履之井”,不去上課是對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州市| 苏尼特右旗| 鸡东县| 汾阳市| 宣威市| 沾益县| 简阳市| 邹城市| 正镶白旗| 石家庄市| 温州市| 连江县| 咸丰县| 腾冲县| 南溪县| 涟水县| 岳阳县| 木里| 礼泉县| 松潘县| 岗巴县| 诸暨市| 花莲县| 久治县| 隆回县| 南和县| 遂昌县| 巫山县| 孙吴县| 年辖:市辖区| 醴陵市| 保亭| 文水县| 和田市| 福海县| 淮阳县| 绥江县| 合山市| 兴和县| 甘孜县|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