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3.十篇精彩的《易傳》

《易經》的經文包括卦的符號、卦名、卦辭及六爻爻辭。卦辭是總論,六爻爻辭則是各階段、各立場的分論,文字都很精簡,六十四卦總共才四千多字,每卦平均不到一百字。

《易傳》是最早解釋《易經》的權威性文獻,和孔子關系密切,依上下經的編排,共分七種十篇,總字數約兩萬多,稱為“十翼”。“翼”是輔助之意,鳥有了翅膀,才能飛高行遠;經有了傳的解釋,得以發揚光大。易學研究的核心內容,就是這些兩萬五千字不到的經和傳。

《彖傳》附于每卦卦辭之后,解釋卦辭的意義,分析卦體的結構,凸顯其中最主要的爻的地位,以及和其他爻間的關系,有時還超越了卦辭的范疇,將道理講得更圓融而精深。這其實也是《易經》的精神——后來居上,創意無窮,《易傳》受經啟發,本來就可以有新的想法。“彖”是《易經》特有的字,據說是一種古代的巨獸,牙很剛利,能咬斷又粗又硬的繩索,故取為剛斷之義。《彖傳》的行文風格也是如此,氣勢雄勁,斷言斬釘截鐵。

《象傳》分為《大象傳》、《小象傳》。《小象傳》附于每卦六爻爻辭之后,解釋爻辭的意涵,寥寥數字,一語中的。《大象傳》一般附于《彖傳》之后,專就上、下卦的互動關系,申論人事的應對之道。“象”是草食性的動物,體軀雖大,溫和穩重,和“彖”的剛斷不同。《大象傳》的風格寬和內斂,任何自然現象都引導為人事的修行,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即為顯例。

《彖》、《象》二傳皆依上、下經次序,分成上、下傳各二篇。

《系辭傳》也分為上、下傳二篇,但與上、下經的編排無關,通常編附在經文后獨立成篇。上傳十二章、下傳十二章,共二十四章,總篇幅四千多字,和經文字數約略相當。

《系辭傳》內容豐富,文辭優美,學術價值極高,在“十翼”中也是最接近論述體的文章。二十四小章中,從各個不同角度闡發《易經》的宗旨、特色、價值及應用,也有專章介紹占法,里面還引述了許多孔子論《易》的見解,確實高明得很。

《文言傳》專論乾、坤二卦,以師生課堂問答的方式,不厭其詳地解釋卦辭及爻辭的意義,而且偏重在組織人事的運用上,通篇“子曰”到底,完全反映孔子經世致用的精神。乾、坤二卦最基本,其他六十二卦皆由其衍生而出,基本穩固了,全《易》即綱舉目張,得心應手矣!

《說卦傳》專論八卦的來歷、先后天方位、功能特性、彼此間的互動關系,以及其基本象征、推廣運用等。

《序卦傳》將六十四卦的排序方式作了番說明,前因后果、來龍去脈,都有簡潔的交代。

“十翼”的壓軸是《雜卦傳》,將卦序又全部打亂,拆解重組,并對每卦加以極精簡的解釋,甚至少到只有一個字。《雜卦傳》的作者必然深通《易經》,透過卦序的重新安排,呈現出他心目中嶄新的人文世界觀,自成篇以來,一直深深吸引易學研究者的注意,其中奧秘還有許多未明,值得后繼者深入挖掘。全傳才兩百五十字,卻是“十翼”中的蓋頂之作,對易理的弘揚,價值絕不容輕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新县| 太仓市| 奈曼旗| 陵川县| 汉源县| 临安市| 砚山县| 阜新| 德兴市| 甘肃省| 华安县| 石阡县| 天祝| 江都市| 罗田县| 剑川县| 海原县| 洪洞县| 伊春市| 吉水县| 常宁市| 江北区| 阜城县| 宁安市| 涿州市| 台南市| 阜康市| 文山县| 平昌县| 镇平县| 江山市| 莆田市| 永清县| 五家渠市| 合阳县| 贞丰县| 青阳县| 博兴县| 阿荣旗| 巫溪县|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