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乾卦《象傳》
- 劉君祖完全破解易經(jīng)密碼(第1輯)
- 劉君祖
- 1516字
- 2018-11-28 16:06:13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接下來,我們看乾卦的《大象傳》。乾卦的卦象是上乾下乾(內(nèi)乾外乾),上下卦皆為三畫卦的乾卦,等于是內(nèi)健外健、上健下健,朝野都是一等一,內(nèi)外貫穿、渾然一氣,這個創(chuàng)造力就很可觀。我們不難想象,伏羲氏當時仰觀日月星辰的運行,大概感嘆于天地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由此悟出先天八卦,開創(chuàng)了《易經(jīng)》。所以伏羲畫卦是從觀察天象開始,觀察外面的大宇宙,進而觀察我們身心的小宇宙。現(xiàn)代科技可以透過太空望遠鏡,讓我們擴充視野,甚至看到一百幾十億年前瑰麗的宇宙景象。可是讓人難堪的是,從前古人能看到的東西那么少,卻可以開創(chuàng)偉大的智慧;反觀現(xiàn)在,先進的科技工具常犯下愚昧的錯誤;現(xiàn)在就是把所有諾貝爾獎得主關在一起一年,也寫不出像《易經(jīng)》或《道德經(jīng)》這么有智慧的著作。為什么?因為現(xiàn)代人的欲望不得了!
既然欲望多,就像蒙卦,“元”被蒙蔽了,根源的創(chuàng)造力一定打折扣。自然的天象運轉那么有規(guī)律,后面一定有一個永恒的法則在支配,那就是“天行健”。把宇宙的精神運用到人世間,就是“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不能靠誰主宰,一切都得靠自己。這是《易經(jīng)》的一個大徹大悟——不要依賴任何外在的東西。天體是自動自發(fā)、自強不息的,人只有真正找到內(nèi)在創(chuàng)造的源頭,才能像天一樣自強不息、無欲乃剛。如果內(nèi)在是虛的,要靠強大的外力給你保證,都有崩毀的可能;唯有靠自己,才是真正的強。可是要自強并不容易,必須經(jīng)年累月時刻不得懈怠。然而,只有自強不息、精益求精,才能達到“元亨利貞”的境界。
相對于坤卦的“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是自我的充實造就,此外,還要接觸廣土眾民,去面對社會現(xiàn)實、山川險阻,所以坤卦講包容,要“厚德載物”。可見,第一卦乾卦是做好自己,第二卦坤卦是處理好群眾關系;第一卦堅持自己奮斗的理想,第二卦則要很能干地做事。
《易經(jīng)》六十四卦第一卦講自己,第二卦講群眾。其實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初爻、二爻也類似這個關系。為什么乾卦要先講自己呢?像乾卦第一爻“潛龍勿用”,自己先修,等到第二爻“見龍在田”,就要展開人際往來、處理群眾關系。自己沒做好之前,你還是不完整的,處世的智慧一定有問題。從相乘法則來看,要在人際關系、群眾合作中獲利,自己的學養(yǎng)、智慧越高,若基數(shù)是一,交十個朋友,就有一乘十的力量;一百個朋友就有一百的力量;如果基數(shù)是零,交一百個朋友還是零。
所以,坤卦拓展群眾關系的先決條件,就是乾卦的“自強不息”。第一爻“潛龍勿用”,先充實自己;第二爻才能“見龍在田”,展開自己,然后就是受惠人群。先占住了理,下面就是事的處理。乾卦是很強悍的,從“自強不息”開始就強調“自”。就好比學習的習(習)字,習字上面是小鳥練飛,下面的“白”字以前也是“自”,整個字就是取象于小鳥不斷鍛煉它的翅膀,By yourself,好的也是你自己干的,壞的也是你自己犯的,一切都在你自己。因此,在困境中,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如何面對,不能幻想依靠別人援救。《系辭傳》云:“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正是這個意思。“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也是清華大學的校訓,人生基本面就這八個字,處理好了就成;處理不好,七折八扣,一定很多問題。
另外,還要說說“以”這個字。這個字在經(jīng)典中的出現(xiàn)率頗高。“以”就是先看懂了有這么一個東西,然后就要設法把這里面的原則運用出來。天道自然的原則是“行健”,倘若人也要“行健”,那就得自強不息。然后,這個運用還要擴散開來,不能局限在一個地方,同時希望別人也能運用“天行健”的道理。如此,先知覺后知、先覺覺后覺,可以擴大影響別人,人生就會充滿蓬勃的生機。可見,“以”就是一個杠桿的支點,由認知到實踐,君子以“天行健”的法則“自強不息”。這是乾卦的《象傳》,接下來我們就要進入乾卦的六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