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 科幻小說之父經典作品:飛行村
- (法)儒勒·凡爾納
- 6561字
- 2022-03-29 13:37:39
那片剛剛燃起搖曳不定火焰的漆黑樹叢距離這個小山丘至多不過2公里。大約有十幾處這樣冒著煙的火焰,時而連成一片,時而星星點點。雖然空氣中并沒有風,可它們卻在熊熊燃燒著。也許有一群當地土著正在這片樹叢中宿營。可是,這片火光并不是某個宿營地的篝火。人們在夜間休息時所點燃的篝火、火苗是集中在一起的,而這些火光卻在一百多托瓦茲[1]的面積上任意移動著。
請不要忘記,一些來自西面阿達馬烏阿或巴吉爾米地區以及來自東面烏干達地區的游牧部落經常會光臨烏班吉這片平原。而一支想在黑暗中行進的商隊是不會如此不謹慎的,他們不會借助火光來通報自己的出現。因此,在這片樹叢中的只能是一些當地土著。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已經對這個在羅望子樹蔭下熟睡的探險車隊起了歹意呢?
無論如何,不管是這些土著的首領想威脅探險車隊,還是幾百名帕烏安、房濟、希魯、巴里、當卡或者其他土著只等此時借著人多的優勢想攻擊探險車隊,至少在10點半鐘這個時刻,探險車隊中沒有一個人采取了防御措施。所有的人,不管是主人還是仆人都在營地睡熟了。更為糟糕的是,那些負責值夜的雇工也紛紛沉浸在夢鄉之中。
萬幸的是,小朗迦醒來了。毫無疑問,如果不是他的眼睛向南邊地平線看了一下,他肯定也會重新入睡的。雖然仍是睡眼朦朧,但他一下子便感覺到了這道劃破黑夜的刺眼亮光。他伸了伸四肢,揉了揉雙眼,更仔細地看著……哦不!他沒搞錯:零亂的火光正在森林邊緣移動。
朗迦馬上想到車隊可能要遭到襲擊了。他的這種想法更多是出于本能,而并非是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事實上,那些準備搶劫與屠殺車隊的土著并不知道,當他們采取突襲的方法時,他們便會增加取勝的機會。以前,他們是不會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可是,這些人為什么要暴露自己呢?……
朗迦并不想吵醒馬爾克斯·于貝爾和約翰·克特,他悄無聲息地向牛車爬過去。當他找到卡米時,他拍著卡米的肩膀叫醒他,并用手指給他看天邊那片火光。
卡米站起身來,他整整觀察了一分鐘這片移動的火光,然后大聲叫道:
“于爾達克斯!”
這個早就習慣立即從睡夢中醒來的葡萄牙人一下子便站了起來。
“出什么事了,卡米?……”
“看!”
卡米伸出胳膊指著平原那片被火光照亮的邊緣地帶說。“當心敵人!”于爾達克斯高聲說道。
幾秒鐘之內,車隊所有的雇工均站起身來。大家都被眼前局勢的嚴峻性深深震驚了,甚至沒有人還記得要去責備那些玩忽職守的值夜者。毋庸置疑,如果沒有朗迦,那么,在于爾達克斯和他的同伴熟睡期間,整個營地都會遭到進攻的。
至于馬爾克斯·于貝爾和約翰·克特是怎樣離開樹根重新找到于爾達克斯和卡米的,這里就不用贅述了。
現在是10點半過幾分。漆黑的夜籠罩著平原的北部、東部和西部,只有南部被閃亮的火焰照耀著。這閃著耀眼光芒的火光大約有不下50處之多。
“這肯定是一群土著,”于爾達克斯說,“而且很可能是那些經常出沒于剛果河與烏班吉河沿岸的布照土著。”
“肯定是,”卡米補充說,“這些火光不是自己燃燒起來的……”
“另外,”約翰·克特觀察到,“我看見有人的手臂舉著火把移動!”
“但是,”馬爾克斯·于貝爾卻說,“手臂應該長在肩膀上,而肩膀應該長在身體上,可是,在這些火光中,我們卻看不到人的身體……”
“這是因為他們在邊緣那邊的樹后……”卡米說。
“可是,”馬爾克斯·于貝爾接著又說,“我并不認為這是一支走在森林邊緣的隊伍……不是!雖然這些火光前后并不連貫,但他們總是回到同一個地點……”
“那里肯定是這些土著的營地,”卡米肯定地說。
“您的意見呢?……”約翰·克特問于爾達克斯。
“我們將會受到襲擊,”于爾達克斯說,“我們現在就必須馬上采取防范措施……”
“可是,為什么這些土著不在暴露自己之前就襲擊我們呢?”
“黑人和白人不同,”于爾達克斯說,“雖然他們考慮欠周,可是由于他們人多勢眾而且生性殘暴,他們還是很可怕的……”
“這是一樣連我們的傳教士也難以將他們變成羔羊的獵豹!……”馬爾克斯·于貝爾補充道。
“準備好!”于爾達克斯最后說了一句。
是的,準備抵抗,直到臨死的那一刻。不要指望烏班吉地區的這些土著有絲毫同情心。我們根本無法想象出他們殘忍到何種程度。連澳大利亞、薩羅蒙、埃布里德、新幾內亞那些最野蠻的部落也難以與這些土著相媲美。在這片地區中部,盡是一些食人者居住的部落,傳教團那些冒著極大生命危險的傳教士們對此并非一無所知。我們本應將這些人面獸劃歸到動物之列的。在赤道非洲這片地區,軟弱是一種罪孽,而力量卻代表一切!事實上,這些黑人即使到了成年,其中也沒有幾個人能達到五六歲孩子所具備的智力水平!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證據不勝枚舉,傳教士們經常是這些慘不忍睹場景的見證人——在這個地區仍然實行著人祭。這里的奴隸要為主人殉葬。人們將奴隸的頭顱固定在柔軟的樹枝上,當拜物教的祭師把它們砍下之后,便將頭顱扔到遠處。在盛大的慶典上,10到16歲的兒童常被當作食物吃掉,一些部落首領只吃這些孩子的嫩肉。
除了食人的本性之外,這些土著天性還好搶劫。在偏遠地區,他們有時會在旅行車隊經過的道路上進行攻擊、搶劫和掠奪。雖然這些土著不像商人及他們的雇工那樣擁有裝備精良的武器,但是他們卻人多勢眾,數千個土著總是有可能戰勝幾百名雇工的。趕車人對此并非茫然不知。因此,他們根本不會將車趕到這些村落中行進,例如納貢貝·達拉村、卡拉卡·泰默村以及阿烏卡德貝和阿比亞德河地區的一些村落。
在這些村落還沒有傳教士,但總有一天他們會來的。任何可怕的事物都不能阻止這些傳教士們的獻身精神,他們要將幼童的生命從死亡之手中奪回,他們要用基督教的文明重新繁衍這些野蠻的種族。
從這次探險活動一開始,于爾達克斯就經常遇到當地土著的襲擊,但他每次都能化險為夷,既不用花費太多的代價,也沒有人員傷亡。返回的路程是非常安全的。從西邊繞過這片森林之后,車隊就可以到達烏班吉河的右岸,然后再沿河一直順流而下,他們就可以抵達烏班吉河注入剛果河右岸的河口。從烏班吉河開始,就有商人和傳教士出入這片地區。那時,車隊就不用擔心碰到游牧部落了。法、英、葡、德等國的殖民者都希望能將這些土著逐漸驅趕到達爾富爾這片偏遠的地區去。
車隊只要再走幾天便可以抵達烏班吉河。可是,在這段路上,他們會不會因為遇上人數眾多的掠奪者而全軍覆沒呢?……大家有必要為此而擔憂。無論如何,車隊不會毫不抵抗便全軍覆沒的。在于爾達克斯的號召下,大家做好了一切抵抗的準備。
頃刻之間,于爾達克斯、卡米、約翰·克特、馬爾克斯·于貝爾已經全副武裝,他們手握卡賓槍、腰別手槍,槍里都上滿了子彈。牛車上裝的十幾支步槍和手槍交給幾個忠實可靠的雇工使用。
與此同時,于爾達克斯命令手下部署在幾棵高大的羅望子樹旁,以便躲避致命的毒箭。
大家等待著,夜空中并無任何動靜。看來這些土著并沒有走在森林的前部。火光不停地移動,到處都冒著一縷縷黃色的長煙。
“這些用樹脂點燃的火把正沿著森林邊緣前進……”
“沒錯,”馬爾克斯·于貝爾說,“但我仍然堅持我的意見,如果這些人想襲擊我們,他們為什么要點燃火把暴露自己呢?……”
的確,這是很難解釋的。但是,既然他們是上烏班吉河地區未開化的土著,那么,這又有什么可值得奇怪的呢?……
半個小時過去了,局勢仍無任何變化。營地的人們嚴陣以待,大家的目光由東到西注視著遠處那片陰暗地帶。在火光照亮南方時,一支小分隊會有可能從側面借著黑暗偷襲車隊。
在這個方向上,平原肯定是荒無人煙的。一小撮進犯者在于爾達克斯和同伴們拿起武器之前是不可能偷襲到他們的。
又過了一會兒,將近11點了,馬爾克斯·于貝爾走了幾步,離開于爾達克斯、卡夫和約翰·克特組織的隊伍,堅定地說:“得去會會敵人……”
“這有用嗎?”約翰·克特問道,“難道最謹慎的做法不是要求我們一直守到天亮嗎?……”
“等待……等待……”馬爾克斯·于貝爾反駁說,“我們的睡眠就這樣被打斷了……還要手握槍支等待6到7個小時!……不!應該盡早知道該做些什么!……不管怎樣,如果這些土著根本沒有歹意的話,那我還想重新回到樹下繼續我的美夢呢!”
“您是怎么想的?……”約翰·克特向緘默不語的于爾達克斯詢問。
“也許馬爾克斯·于貝爾先生的建議值得考慮,”他接著說,“但是,不要貿然行事……”
“我申請去偵察,”馬爾克斯·于貝爾說,“請你們相信我……”
“我陪您去,”卡米補充說,“如果于爾達克斯先生認為這可行的話……”
“這樣更好。”于爾達克斯同意了。
“我也可以和你們一道去……”約翰·克特提出。
“不……你留下吧,我親愛的朋友,”馬爾克斯·于貝爾堅持,“兩個人足夠了……另外,我們不會走得太遠……如果我們發現有一隊人馬向這邊走來,我們馬上就回來……”
“看看你們的武器是否上好了子彈……”約翰·克特提醒說。
“沒問題。”卡米回答,“但我并不希望在這次偵察中使用武器。最主要的還是不要暴露我們自己……”
“我也這么想。”于爾達克斯說。
馬爾克斯·于貝爾和卡米并肩走著,他們很快便離開了長有羅望子樹的小山丘。那邊的平原已經顯得不那么黑暗了。但是,在百米步遠的距離之內還是看不清楚人。
剛走了不到50步,他們發現朗迦跟在后面。孩子一言未發地跟著他們走出了營地。
“哎!你怎么也來了,小家伙?……”卡米問。
“是啊,朗迦,”馬爾克斯·于貝爾也說,“你為什么不和大家待在一起呢?……”
“回去吧……,”卡米命令道。
“哦!馬爾克斯先生,”朗迦喃喃地說,“和您在一起……我……和您在一起……”
“你知道,你的朋友約翰在那邊……”
“是的……可是我的朋友馬爾克斯……在這里……”
“我們不需要你!……”卡米嚴厲地說。
“既然他已經來了,那就讓他跟著我們吧!”馬爾克斯·于貝爾說,“他不會妨礙我們的,卡米。而且,他的眼睛像野貓一樣靈敏,他也許還能在黑暗中發現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呢……”
“是的……我能看……我看得很遠!……”孩子保證說。
“這很好!……在我旁邊走,”馬爾克斯·于貝爾說,“睜大你的眼睛!”
三個人向前走著。一刻鐘之后,他們已經走到了營地與大森林之間的地帶。
那片大樹下的火光一直在閃爍,走得更近時,火光也更亮了。然而,盡管卡米的視力如此之好,盡管馬爾克斯·于貝爾剛從盒子里拿出的眼鏡如此質優,盡管小“野貓”的目光如此犀利,他們都不能看清是誰在移動這些火把。
這證實了于爾達克斯的觀點:這些光亮來自密林深處,它們隱藏在茂密的荊棘叢和粗大的樹干之后。可以肯定,這些土著還沒有走出森林的邊緣,也許他們根本就沒想這么做。
事實上,這的確是越來越難以解釋了。如果這僅僅是一些打算在拂曉重新上路而此刻正在做夜間休息的土著,那么,他們為什么要在森林邊緣點燃火把呢?……是什么夜間慶祝活動使得他們在這個時候還不入睡呢?……
“我甚至在琢磨,”馬爾克斯·于貝爾說,“他們是否已經發現了我們的車隊,他們是否知道我們的車隊就停在羅望子樹旁……”
“是的,”卡米也說,“有可能他們就是在夜幕降臨時才到達的,那時夜幕已經籠罩了平原,而且由于我們的篝火已經熄滅,也許他們不知道我們就在不遠處宿營?……但是,從明天一早開始,他們就能發現我們了……”
“除非我們已經出發了,卡米。”
馬爾克斯·于貝爾和卡米繼續默不作聲地前行。
他們就這樣又走了半公里,此時,他們距離森林只有幾百米遠。
這片時不時由火把那長長的光芒映亮的土地上并沒有任何可疑的跡象。東、西、南三個方向均未發現任何人形。看來他們并不想馬上發起進攻。另外,盡管馬爾克斯·于貝爾、卡米和朗迦離邊緣地帶如此之近,可是他們三個誰也沒能發現用這無數支火把暴露自己的那些人。
“我們還要不要再往前走?……”馬爾克斯·于貝爾在停下幾秒鐘之后問道。
“有什么用呢?……”卡米說,“這樣做難道不是更危險嗎?……總之,我們的車隊很有可能還未被發現,如果我們今晚就離開的話……”
“我可能更想留下!……”馬爾克斯·于貝爾重復說,“這種情形是如此特殊……”
一點小事便可以喚起一個法國人的豐富想象力。
“我們回小山丘吧,”卡米說。
然而,他不得不再繼續向前走了幾步。因為跟在馬爾克斯·于貝爾后面的朗迦也不愿意回去……也許,三個人這時已經走到了森林的邊緣。突然,卡米停了下來。
“別再走了,”他低聲說。
難道是因為碰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險,卡米和他的同伴才停下腳步的嗎?……他們看到了一隊土著?……他們將要受到攻擊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森林邊緣亮著火光的地方突然發生了一個變化。
這些火光在一瞬間都消失在前排那幾棵在漆黑中模糊不清的大樹后面了。
“當心!……”馬爾克斯·于貝爾說。
“往后退!……”卡米說。
考慮到可能會遭到突襲,他們是否應該后退?……也許吧。無論如何,在沒有準備好還擊之前,還是不要邊后退邊開火為好。當三個人的目光不停地在森林邊緣這片黑暗的樹叢中搜尋時,他們把帶來的卡賓槍也重新舉到了肩上。
突然,這片陰影中又重新出現了大約20余處亮光。
“天哪!”馬爾克斯·于貝爾叫了起來,“這一回,如果這還不算什么非同一般的奇跡,那么,至少這也得算是奇怪的事情了!”
正是。這些火把剛才還在與平原同一水平高度的地方閃耀,此時它們卻在高出地面50到100法尺[2]的高度愈燃愈烈起來。
至于揮動這些火把的家伙,他們時而在低處的樹枝上,時而又在較高的樹枝上,就好像有一陣風卷著火焰穿過大樹厚厚的樹葉似的。無論是馬爾克斯·于貝爾,還是卡米,或是朗迦,他們都不能從中辨認出一個人影來。
“嗨!”馬爾克斯·于貝爾叫道,“這會不會是在樹上跳動的鬼火啊?……”
卡米搖了搖頭。馬爾克斯對這一現象的解釋絲毫不能令他滿意。
盡管那里有火焰發出的氫氣味道,但是,我們絕不能將這些火焰與圣·艾爾姆那哥特的鬼火相混淆。這20余處火光就好像是雷電擊在樹枝上或是船只的桅桿上引起的放電現象一般。可是,天空中根本沒有閃電,而云層卻預示著它要化為一場經常澆灌在黑非洲這片中部地帶的傾盆大雨了。
可是,這些扎營在樹下的土著為什么會有的人趴在樹林間,有的又待在樹枝最高處呢?……為什么他們要舉著這些在很遠處就能聽到噼啪爆響聲的麥稈火把或是松脂火把到處移動呢?……
“再往前走點兒吧……”馬爾克斯·于貝爾說。
“沒用,”卡米回答,“我認為今晚我們的營地不會遭到襲擊,現在我們最好還是返回營地讓伙伴們放心……”
“可是,卡米,如果我們能夠知道該如何對付這一現象,我想我們才能更讓他們放心……”
“不,馬爾克斯先生,我們不要再往前冒險了……有一個部落在此地扎營,這一點是確鑿無疑的……這些游牧土著為什么要點燃火把?……為什么他們要藏在這些大樹上?……難道是因為要驅趕野獸他們才點燃火把的嗎?……”
“野獸?……”馬爾克斯·于貝爾問道,“可是,獵豹、鬣狗、野牛的低吼聲我們應該聽得到才對,然而我們現在唯一能聽到的卻只是這些松脂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就好像要引起一場森林大火似的!……我想知道……”
于是,馬爾克斯·于貝爾又向前走了幾步,緊隨其后的朗迦沒有聽從卡米的召喚回來。
卡米猶豫著下一步該怎么辦,因為他無力將這個缺乏耐心的法國人叫回來。由于不愿讓他一個人去冒險,卡米決定一直陪他走到樹叢,盡管在卡米眼中這是一種不可饒恕的魯莽行為。
突然,他停了下來。同時,馬爾克斯和朗迦也停了下來。三個人都轉過身背對著森林。吸引他們注意力的已不再是那片火光。好像是隨著暴風雨的一陣響聲,所有的火把一下子都熄滅了,深邃無盡的黑暗籠罩了整個地平線。
在他們對面,遠處一片低語聲在空中回蕩著。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種長長的低吼聲,一陣鼻腔中發出的打鼾聲,就好像是一架巨大的管風琴將音符散播在平原上一般。
是不是要下暴風雨了?這或許是下雨前的雷聲?……
不!……這樣的暴風雨經常襲擊非洲的赤道地區,可這次絕不是。這種很有特點的低吼聲表明這是某種動物發出的,而且這種聲響也并非來自閃電與云層摩擦而產生的那種回聲。確切地講,這種聲音來自某張大嘴,而非云層。
再說,低空中也沒有那種在很短的間隔中便接二連三出現閃電。北方和南方的天際一樣陰暗,沒有一道閃電。透過云層,在那些堆積的卷云之間沒有一道亮光。
“這是什么,卡米?……”馬爾克斯·于貝爾問。
“回營地吧……”卡米回答。
“這到底是什么?……”馬爾克斯·于貝爾叫道。
卡米豎起耳朵聽著,在這種愈來愈近、越來越響的低吼聲中,他聽到一聲更為清晰的尖叫,就好像火車汽笛的尖聲鳴叫一樣。
“快跑!”卡米喊道。“快跑!”
注釋
[1]托瓦茲:法國舊長度單位,相當于1.949米。
[2]法尺:法國古長度單位,相當于32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