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上海的戲劇
- 周作人經典作品:談虎集
- 周作人
- 654字
- 2022-03-28 15:40:13
偶然拿起一張三月四日的上海的舊報,看見第五板戲目上,用大字表出下列各種好戲:
二本貍貓換太子
三本包公出世貍貓換太子
六本貍貓換太子
呂純陽法度七真
全本張欣生
宣統皇帝招親
我看了這篇戲目,不禁微笑,覺得他真刻毒的把中國民眾的心理內容都排列出來了,這便是包龍圖,呂純陽,張欣生,宣統皇帝。戲園老板的揣摩工夫可以不必多說,那編戲的伙計的本領卻也值得佩服。張欣生的戲還不算希罕,因為以前曾經有過那風行一時的被人謀害的妓女的戲劇的前例了,但是“宣統皇帝招親”卻不知怎的被他想到,又虧他排成戲劇,便是我們不曾看過這戲的人也不能不發一聲贊嘆。北京商民平常被稱為多含王黨性質的,在那“招親”的一日也并不熱狂的去瞻仰,豈知上海卻如此關切,使張少軒君聽了必要欣然笑曰,“吾道南矣!”(倘若這戲是嘲弄的滑稽的,那也只足以表明國民性的卑劣,別無意思。我想如作戲劇,那種身居宮中,神往域外的心情,盡有描寫的價值,可惜沒有人能做罷了。)
現在中國正正經經講戲劇的人逐漸多起來了,但是對于這樣的觀眾,他們怎樣辦呢?不去理他罷,那么任憑你怎樣的出力,總不會有人來看,他還是去看他的《貍貓換太子》。要理他呢,他就來要求你做《宣統皇帝招親》了。這真是所謂“進退維谷”。
現在很流行所謂為民眾的文學,迎合社會心理幾乎是文學的必要條件。然則我所列舉的幾種戲目,頗足為大家的參考,未始無用。在書本上,《禮拜六》與《小說世界》之流當然也是《貍貓換太子》的正宗,是大多數人所需要的,先前京滬各報上攻擊他們,正不免是“貴族”氣,至少也總是“拂人之性”罷?
(十二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