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氣血充足,遠離疾病和亞健康中成藥調補氣血
補氣中成藥養氣就是養命
中醫講的“氣”,是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和吸入自然界的精氣組成的。古人說:“氣聚則生,氣散則亡。”意思是說,氣是人體的動力。我們的一呼一吸,都是靠氣來完成的。養氣就是養根,我們將氣養好、養足,身體才會結實、硬朗。
生脈飲 益氣,養陰生津
出處:唐代《千金方》
功效主治:益氣,養陰生津。用于心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自汗
藥物性狀:本品為黃棕色至淡紅棕色的澄清液體,久置可有微量混濁物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毫升,1日3次
服用禁忌:忌油膩的食物;服用本品同時不宜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制劑
禁忌人群:感冒患者;脾胃虛弱、嘔吐泄瀉、腹脹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專家提醒
服用生脈飲時,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效。
什么時候用生脈飲最有效
當一個人大汗淋漓、身體虛弱時,這時候出現的癥狀就是中醫說的氣虛。這時需要吃“生脈飲”將出汗造成損失的氣補回來;炎熱的夏季,很容易耗散氣血,而生脈飲是一種應在夏天吃的補藥。
主要成分解析
人參 益氣,生津止渴
麥冬 養陰生津
五味子 酸斂止汗,益氣生津
補心氣小偏方
龍眼蓮子糯米粥
可將龍眼、蓮子肉各30克,大棗30克,枸杞子10克,糯米100克,加水用大火燒沸,再改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爛透即可。常服此粥可養心補血、潤膚紅顏。

龍眼

蓮子

糯米
補中益氣丸 補脾胃,益中氣
出處:金代《脾胃論》
功效主治: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黑色濃縮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服用禁忌:忌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黎蘆或其制劑
禁忌人群:惡寒發熱表證者,暴飲暴食、脘腹脹滿實證者慎用

主要成分解析
黃芪 補中益氣,固表升陽
人參、白術、甘草 補氣健脾,和中
陳皮 補氣容易導致氣滯,配陳皮可理氣
升麻、柴胡 升舉陽氣,使下陷之氣提升
當歸 補脾胃氣血
哪些人需要常備補中益氣丸
腦力勞動者。補中益氣丸適合平時勞心勞神較多,工作壓力大,長年用腦影響脾胃功能的人。
怎么吃都不胖的人,胃口好、很能吃,但就是不長肉,這是因為脾虛,不能將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為營養被身體吸收。這種情況,可食用補中益氣丸。
補肺健脾小偏方
茯苓大米黑芝麻粥
用茯苓20克,大米60克,黑芝麻6克,放入鍋中煮粥,有補肺健脾的功效。

茯苓

大米

黑芝麻
好大夫答疑
服用補中益氣丸時,飲食方面要注意什么?
服用補中益氣丸時,要忌食生冷食物。
專家提醒
補中益氣丸宜空腹或飯前服用,亦可在進食時服用。
四君子合劑 健脾益氣,促進消化
出處: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功效主治:益氣健脾。用于脾胃氣虛,胃納不佳,食少便溏
藥物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澄清液體
用法用量:口服。1次15~20毫升,1日3次,用時搖勻
服用禁忌:忌不易消化的食物
禁忌人群:感冒發熱患者不宜服用

主要成分解析
黨參 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白術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茯苓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甘草 調和諸藥
大棗 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
生姜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
什么時候用四君子合劑最有效
當一個人脾胃不合,吃的食物不消化,食量少、腹瀉時,四君子合劑就能幫上忙。
健脾小偏方
生姜紅糖水
用生姜10克、紅糖5克加水煮成糖水飲用,可健脾益胃,促進消化。

生姜

紅糖
好大夫答疑
脾有問題,怎么可以早發現?
中醫認為“脾開竅于口”,脾上有病反映在口里。口淡無味、唇淡無光澤,這是脾氣虧虛的表現;口中黏膩,吃東西不香,或嘴里發甜,這是脾胃濕熱的表現。
專家提醒
本品宜飯前服用。
香砂六君丸 益氣健脾,和胃
出處:清代《時方歌括》
功效主治:健脾和胃,燥濕祛痰。主治脾胃虛弱引起的胸脘脹悶、飲食不化、嘔吐泄瀉等
藥物性狀:本品為水丸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服用禁忌: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
禁忌人群:肝腎陰虛者慎用

主要成分解析
黨參 補脾胃之氣
白術 健脾燥濕
茯苓 健脾滲濕
炙甘草、紅棗 補中益氣
砂仁、木香 止痛理氣
半夏、陳皮 燥濕祛痰
生姜 溫胃止嘔
什么時候用香砂六君丸最有效
當一個人脾胃虛弱,導致痰濕內擾,引起脘腹脹痛、食物不消化,伴隨有嘔吐、腹瀉時,就要選擇香砂六君丸來調理。
按摩足三里
健脾開胃
用示指在足三里穴上按摩10~15分鐘,有健脾益胃、促進消化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膝蓋外下緣凹陷處向下移三指,再向外移一指處)

好大夫答疑
一個人氣虛,有哪些癥狀表現?
主要表現為氣少懶言、神疲乏力(活動后明顯)、頭暈目眩(特別是下蹲后站立起來頭暈明顯)、出虛汗等癥狀。
專家提醒
本品不適用于口干、舌少津、大便干燥者;不適用于急性胃腸炎,其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大便水瀉、脘腹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