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基層司法工作概述

基層司法工作,是中國實現依法治國的基礎。相關工作人員必須了解基層司法工作的性質、特點,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投入工作之中。

一、基本概念

基層司法體系,是我國司法行政系統最基層的職能工作部門,承擔著面向基層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務、法制宣傳教育等重要任務。基層司法體系包含有基層公安派出所、基層檢察院、基層司法所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等,在維護基層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發展、促進民主法制建設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基層司法工作牽涉的環節很多,因此需要處理的問題也非常復雜。

二、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職責

不同地區的基層司法部門,會有一定的機構數量、人員數量的不同,但他們的工作形式都是相同的。具體來說,基層司法行政工作,主要包含以下這幾個職責。

1.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治安工作關系著民眾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基層司法的最主要工作之一。各部門應在本地綜治部門領導下,充分利用自身職能優勢,通過法制宣傳努力提高廣大群眾遵紀守法和依法維權的自覺性,對轄區內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做好治理和防范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街道辦事處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力量。建設“安全文明小區”“治安模范村”和評選“遵紀守法光榮戶”等群眾性活動,都離不開廣大群眾的積極支持。因此,各部門應與街道辦事處建立良好的關系,尤其對于“嚴打”斗爭和各種專項打擊行動,要做到共同聯動。

2.對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

刑滿釋放人員同樣是轄區關注的重點。一方面,各部門應幫助這些刑滿釋放人員進行合理安置,組織轄區內的村(居)民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建立健全刑釋解教人員過渡性安置幫教隊伍及其組織網絡,讓刑滿釋放人員可以順利回到社會;另一方面,各個機構也必須做好回訪工作,組織落實接茬幫教措施,建立實施幫教責任制,避免對方再次走上邪路。同時,各個機構應協同合作,廣辟安置就業渠道,利用社會企業發展過渡性安置基地或創辦安置實體,幫助刑滿釋放人員回歸社會。

除了正常的教育外,還要組織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使他們在思想上、素質上、行為習慣和道德習慣上都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實現人格的重新社會化。

3.指導管理人民調解工作

人民調節工作最為復雜,但直接關系著當地的治安安定、民風和諧。所以,基層司法部門應建立健全調解委員會和三級調解網絡,在城鄉接合部、廠村(街)結合部和糾紛多發的毗鄰地區建立發展聯合調解組織。與此同時,基層司法部門還應發動群眾,定期發起各種法治宣傳活動,積極協助和參與重大疑難和易激化民間糾紛的調解。

人民調節工作的核心在于高效、公平,能夠快速有效地進行調節,并虛心接受有關部門和群眾的監督。只有做好這項工作,才能贏得群眾的掌聲。

4.協助基層政府處理社會矛盾糾紛

近年來,不少地區社會矛盾糾紛頻發,基層司法工作就需要協助基層政府,解決群眾的矛盾。在這個過程中,基層司法部門應堅決貫徹調解為主和依法處理的原則,主動爭取有關部門協助。尤其對于重大群體性糾紛,要及時向上級部門請示匯報,同時借助相關手段,避免事態的擴大與惡化。如果發現有不法分子,應立刻進行相關處罰,必要時可以采取法律許可的措施督促執行,或動員幫助當事人訴諸司法程序解決。

5.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對于轄區內有群眾需要法律援助,基層司法部門也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并嚴格按照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的規定開展工作。

法律援助工作,主要包含:

接待來訪群眾,解答法律咨詢,提供法律意見;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當事人代寫法律文書;根據法律援助中心指派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對法律援助事項申請進行初步審查,符合援助條件的報援助中心審批;做好法律援助工作,有助于司法在基層民眾的推廣和傳播,讓民眾對基層司法工作產生信任。

上述五項基本工作,涵蓋了刑事、民事、民生等諸多領域,所以基層司法工作的開展難度可想而知。

三、基層司法工作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都建立了完善的基層司法工作體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很多地區,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基層司法工作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1.宣傳手段較為單一

部分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司法工作,存在法律宣傳工作開展上手段還比較保守和單一的問題,宣傳手段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模式,如張貼宣傳標語、進學校開展講座、重大節日活動開展便民法律答疑等。這已經遠遠無法滿足民眾的需求,尤其是年輕互聯網民眾的需求。宣傳手段單一,導致信息流通閉塞,信息傳播渠道單一,社會影響力不深入等現實問題。

所以,借助新媒體進行宣傳,是基層司法需要改變的方向。如陜西省渭南市崇業路派出所的“微警務模式”,就很值得學習。

2014年3月17日,渭南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報道:

2014年,崇業路派出所主動接觸新興媒體,并在微信平臺打造“渭南高新崇業所”的公眾號,群眾只需用智能手機掃描微信“二維碼”,點擊“關注”即可加入到該平臺。微信平臺管理員由民警擔任,負責隨時對平臺微友的留言、語音信息進行回復,遇緊急情況及時上報領導予以妥善處理。該平臺在實際應用中實現了三項功能:一是自動回復功能。平臺初步建立了“報警求助”“戶籍辦理”“提供線索”“其他業務”四大查詢版塊,群眾可根據自己所要查詢的內容,在手機上輸入各版塊對應的數字,平臺即可自動回復相應的詳細信息。二是信息群發功能。平臺將群發的推送消息分為“公安要聞”“警情動態”“警微課堂”“警務百科”“警察故事”五大類,每日精選至少三條主要警務信息、預警防范提示、民警原創作品等,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發送給群眾,以此提升群眾的防范意識,有效預防各類可防性案件的發生。三是在線交流功能。群眾可通過發送文字及語音信息,直接與民警點對點溝通或者在平臺上進行在線互動、交流。該平臺三項功能的實現,使群眾只需通過手機的指尖操作,即可查詢相關業務、實時了解派出所最新警務動態、接收各類治安預警信息,得到了群眾的追捧與好評。

2.人員力量不足

不少地區的基層司法部門,都存在人員短缺的現象。基層司法部門承擔的工作很多,如人民調解、法制宣傳、法律服務、社區矯正、安置幫教等多項職能,因此極易出現人員力量不足的問題。甚至不少部門僅僅只有2~3名工作人員,完全無法滿足需求。

3.法律援助的能力不足

法律援助是基層司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少基層司法機構還存在很多不足,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代理訴訟等業務在基層的開展還有待加強。其中,既有工作人員自身業務能力不足的緣故,也有對相關問題不夠重視的緣故。

以上三個問題,是基層司法部門急需解決的問題,否則很容易讓群眾感到失望,從而對基層司法的工作產生不信任。作為政府職能部門的司法行政機關,其在社會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倘若對工作缺乏熱情,對群眾不夠關心,依法治國的理念就無法得到貫徹。所以,只有明確自身責任,提高思想認識,武裝業務知識和技能,才能有力保障工作的落實,為老百姓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同時,基層司法部門也應積極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難點,尋求相應幫助,解決硬件條件問題。只有做好了這些,基層司法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展開。

本節思考

你的工作單位是什么?它從哪一年建立?目前存在著怎樣的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西城区| 汨罗市| 汉川市| 乌什县| 乌恰县| 通州市| 昭苏县| 鄂托克旗| 信宜市| 中西区| 重庆市| 白水县| 深泽县| 五大连池市| 南岸区| 江门市| 洛宁县| 濮阳市| 交口县| 名山县| 新田县| 宁明县| 青川县| 乐山市| 宜昌市| 永嘉县| 出国| 徐水县| 曲沃县| 通辽市| 合山市| 鄂托克旗| 敦煌市| 云安县| 海晏县| 阳新县| 客服| 抚松县| 正安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