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云版案例2:銀雀山的“井田農莊”

與賀蘭山 “史前狩獵場” 不同的是,銀雀山的 “井田莊園” 是用竹書記錄下來的。古代無紙,在竹簡上記事書寫。后人稱編綴成冊的竹簡為竹書。

銀雀山位于山東臨沂東南處,山麓花朵形似云雀,故得此名,是戰國井田制的發祥地之一。當時在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田法》記載:“五十家而為里,十里而為州,十州而為鄉。州、鄉以地次授田于野,百人為區,千人為域。” 即在以家為單位組成的行政區劃州、鄉中按夫授田,百人、千人所受田組成相應地塊區、域,皆為以夫授田。

當時的井田,不僅是始于夏、興于商、終于周的一種土地制度,更像是青銅時代的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工場或公司。因為奴隸主把耕地劃分為一定大小的方田,周圍有經界,中間有水溝,阡陌縱橫,像一個“井” 字,以便于管理。所以,《孟子》、《周禮》及《詩經》等書中均稱之為 “百步為里,名曰井田”。

與所有井田一樣,銀雀山農莊的井田,“井” 是灌溉單位,八家共用一井,一口井之水量可用來灌溉一井的田地所需;“田” 是一井的面積,為方一 “里”,可容納十個勞動力;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 “成”,可容納九百個勞動力;一萬井是方百里,叫一 “同”,可容納九萬個勞動力。此外,在井田的外圍還挖有較深的壕溝,既可防止奴隸逃走,又可作為御敵之用。

銀雀山的井田農莊,屬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所有的井田,中間為公田,周邊為私田,其比例是1︰8。他們把位于河流附近的、最肥沃的土地作為公田,留給了自己,并強迫和驅使奴隸集體耕種,一起勞作;把郊外及貧瘠的土地作為私田,分給同族的普通勞動者或住在野外的庶人。“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正是當時井田大景象的真實寫照。

在銀雀山《田法》上,不僅按家授田,還有嚴格的干預措施:在督促生產上,一年受田收獲糧食少入百斗、二百斗、三百斗者,分別處以罰為公人一歲、二歲、黥刑以為公人的刑罰;帶頭不事生產者,遣入軍隊干苦活危險活,每天只給口糧三分之一斗,不給肉吃;在組織生產上,當國家主持大規模興修農田灌溉水利時,農戶主必須提供種子、耕牛、農具等生產資料,在某種程度上解決生產困難;在提供保險上,針對 “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 的情況,設平糴之法,“取有余以補不足”,為農民提供災年保障。

銀雀山井田農莊的生產率是依據所授土地而定的,并收取一定的剝削果實,既有勞役剝削,也有實物剝削,其剝削率大致在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二之間,最低二十之一,最高百分之二十五。正如馬克思所說,它是建立在土地國有的基礎上,地租與賦稅合為一體,其剝削形式與剝削率基本一致。

銀雀山井田農莊的戶籍管理制度,與嚴密的井田制是一致的,即“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酂,五酂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皆有地域溝樹之”,禁止隨意遷徙。不論國家以何種形式授田予民,戶口是其直接依據,也是征收賦稅徭役的基礎。國家按一定規格強制編制勞動者,施行聯保,并用暴力予以控制。所以,它只有對井田勞動者人身的超經濟控制,才能在授田條件下保證剝削利潤的實現。

銀雀山的 “井田農莊” 倒閉,是由于商鞅 “廢井田,開阡陌” 的變法。當這些全國性的 “井田工場” 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時,取而代之的是私田吞噬公田的、土地私有化的、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從此,一張鐵犁、一頭耕牛、一個農夫三點一線的古老生產方式和場景,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而褪之不盡。

外星人討論:銀雀山的 “青銅光輝”、“異族征伐” 和 “奴隸工廠”

原子人、比特人和數據人來到了位于山東臨沂銀雀山的 “井田工場”。在臨沂的東南處,有兩座婉約而秀麗的山峰,一座叫金雀山,另一座叫銀雀山。戰國時代的《田法》竹簡就是在銀雀山漢墓出土的。他們在此進行了為期四天的考察,并對這個案例做了考古式的挖掘、分析、研究和討論。

數據人說:“說起銀雀山漢墓,大家都知道《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就是從那里出土的,卻不知戰國時期的《田法》竹書也出自那里。正是這部不同尋常的《田法》竹書,不僅是我們研究延續了1500年的井田制的重要依據,也是我們探求 ‘銀雀山井田工場’的全新資料來源。以古喻今,今天我們在此討論一下這個案例,不僅可了解青銅時代的生產方式的興衰,對我們在新經濟的條件下如何做好與之相適應的商業模式也是有所幫助的。”

原子人:“我先說吧。在15世紀以前,中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領先地位,為什么?就是因為中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曾經改變了世界。但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光輝燦爛的青銅文明。”

比特人:“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原子人:“對。青銅時代經歷了夏、商、周三個朝代,前后1500年,正是從那個時代開始,古代中國邁開了世界文明史上領先的步伐,與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一起,給人類創造了最輝煌的上古文明。”

比特人:“這是四大文明古國。”

原子人:“在古代,青銅又叫 ‘美金’,鐵也叫 ‘惡金’。史書上說,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鋤,試諸壤土。在那個時代的人看來,青銅是高貴的,而鐵是下賤的。”

比特人:“這也有貴賤之分嗎?”

比特人:“是的。青銅有一個從至尊的變化過程,它開初為勞動的生產工具,進而為殺戮的兵器,最后成為祭祀的禮器,王者的象征。”

比特人:“九鼎之尊?”

原子人:“對。但它最本質的意義,就是讓人類走出了野蠻,走向了文明。由此,就有了銀雀山井田工場的誕生。”

比特人:“此話怎講?”

原子人:“到了青銅時代,人類的生存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那就是從過去尋覓食物走到了生產食物的階段。它的意義在于:由于青銅的使用,人類從大自然食物的尋覓者變成了大自然食物的生產者,這個偉大的轉變,讓人類從大自然的奴隸變成了大自然的主人,從這個時候開始,人類才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規劃者和主宰者!”

說到這里,比特人與數據人發出了喝彩聲。

比特人:“原子人說得太好了。井田的誕生,是因為青銅的勞動工具的出現,讓人類丟掉了石頭和弓箭,走出了叢林,走向了農業。但我想說的是,任何事情都是一柄雙刃劍。青銅既有光輝的一面,也有罪惡的一面。這就是 ‘異族征伐’。”

原子人:“部落戰爭?”

比特人:“對。青銅時代是一個戰爭頻繁的時期,在1500年間,氏族、部落之間的異族征伐,夏、商、周之間的王朝更替,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間的窮兵黷武,從未停止過,在這個金戈鐵馬、刀光劍影的時代,鑄造青銅的技術、能力、數量也就成了一個部落或國家的實力符號。”

原子人:“得青銅者得天下。”

比特人:“對。最早將青銅用于大規模戰爭的是上古時期的蚩尤。他憑借先進的青銅兵器,每戰必勝,所向披靡。黃帝與蚩尤九戰不勝,敗陣而歸。后來,黃帝也效仿蚩尤,以青銅鑄劍,才擊敗蚩尤。歷史上說黃帝是以天道打贏的,實際上是借助了青銅的威力。”

原子人:“我有個問題,青銅時代打了1500年的仗,打得天昏地黑,史書上說是血流漂杵,雨血三朝,聚骨如岳,到底為了什么呀?”

比特人:“問得好。相對于石器來說,青銅制作的生產工具,極大地提高了生產能力,但它的硬度不夠,也不太鋒利,不能開墾大片的土地,所以,需要大量的奴隸勞力,才能滿足井田生產的需求,像銀雀山這樣的井田工場,消化奴隸的規模在兩萬人左右。”

原子人:“我明白了。這些部落戰爭和異族征伐,其目的是獲得更多的俘虜,充實到井田的奴隸生產之中。”

比特人:“對。征伐異族的俘虜是奴隸的最佳來源。開初打仗,抓來的俘虜是殺掉的,但后來被留下來當俘虜,用于井田的勞動生產,這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

原子人:“成本也是最低的。”

比特人:“不過,這些從敵方俘虜轉化而來的奴隸,他們的命運也是最悲慘的。白天,他們在鞭子下從事艱苦的井田勞動或青銅鑄造;夜晚,為了防止逃跑,他們被戴上枷銬,關在低矮黑暗的房子里,就像對待牲口一樣。”

原子人:“其實,奴隸就是會說話的牲口。”

比特人:“所以,青銅器時代是一個特別古怪的時代,一邊閃耀著青銅文明的光輝,一邊流淌著奴隸的鮮血。青銅讓人類有了更加鋒利的殺人武器,也讓人類有了比石器效率更高的生產工具,但更重要的是,它讓人類第一次有了勞動剩余,從而有了私有財富,有了階級,有了國家,有了新的社會秩序。”

說到這里,原子人與數據人響起了掌聲。

數據人:“你們說得太給力了。從 ‘青銅光輝’到 ‘異族征伐’,實際上說明了一個道理,誰有更先進的生產工具,誰就有了時代的話語權,甚至戰爭也成了它的一個服務者。所以,我來說說銀雀山的‘奴隸工廠’的觀點。”

原子人:“井田工場嗎?”

數據人:“對。在我看來,銀雀山的井田工場,就是中國農業時代第一個工廠或公司。”

原子人:“為什么?”

數據人:“從政商關系看,青銅是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是時代的放大器,對大規模青銅生產、鑄造的控制和掌握,對青銅生產工具的占有和使用,體現了一個部落或國家的硬實力。它是時代的一個大金礦,像銀雀山工場這樣的企業依附其下是很自然的事情。”

原子人:“有道理。”

數據人:“從經濟學角度看,井田制是最偉大的經濟學發明。人們將田里的土地劃分為九塊,成 ‘井’字形,分塊而治。井田之中,既有公田,也有私田,比例是一比八,分得私田的奴隸,要首先無償耕種公田,來養活土地所有者,然后才能耕種自己的小塊份地。這叫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比特人:“公田的人叫 ‘國人’,私田的人叫 ‘野人’。”

數據人:“對。實際上,這就是一個企業,一個工廠,奴隸主是法人,是廠長,奴隸是工人,分塊而治的 ‘十人有溝,九夫為井’,就是一個個車間,一個個工位。其商業模式是以勞力當利潤、抵工資,各取所需,實現一種商業交換。”

比特人:“但奴隸是被迫的、強制的勞動呀?”

數據人:“對。從生產方式上看,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權屬于周王,銀雀山工場的奴隸主只有使用權,而勞動者則是從戰爭中俘虜過來的奴隸。由于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所以只有實行井田耕作方式,強迫奴隸集體耕種,用大規模的奴隸勞力,才能賺取十分微薄的剩余價值,才能換取像銀雀山工場這樣的企業的生存機會。”

原子人:“用現在的話來說,銀雀山工場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

數據人:“太對了!青銅文明是偉大的,雖然它帶來了殘酷而頻繁的戰爭,但它讓人類第一次有了開墾土地的能力,第一次賺取了剩余價值,第一次走出了叢林,走向了井田,走向了企業,走向了一個新的經濟形態。”

原子人:“這是人類最早企業的雛形。”

數據人:“對。最關鍵的是,它讓人類追求財富形態,從狩獵經濟的 ‘找水時代’上升為農業經濟的 ‘打井時代’:青銅是它的勞動工具,奴隸是它的工人,土地是它的生產方式,通過挖井的方式,用提桶把水提上來,完成了人類財富形態的一次大轉換,開啟了人類獲取新財富的大時代!”

至此,原子人與比特人又是擊掌而呼,大聲叫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吴江市| 建始县| 常德市| 东至县| 黄龙县| 绥中县| 武威市| 芮城县| 阿图什市| 广州市| 松原市| 监利县| 翼城县| 蒲江县| 阿拉善盟| 工布江达县| 云林县| 合山市| 大埔区| 南投县| 宽城| 溆浦县| 长治县| 东宁县| 宜阳县| 遂溪县| 湖州市| 石城县| 沅江市| 常熟市| 黎川县| 禹城市| 武川县| 黄大仙区| 广平县| 南陵县| 马关县| 龙里县| 九龙坡区|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