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牛蒡發展前景大嗎?
從國際市場看有優勢。首先,價格優勢大。牛蒡產業屬勞動密集型產業,我國勞動力價格只是國際市場的1/10左右,牛蒡在價格上具有絕對競爭優勢。日本、韓國的牛蒡市場平均比我國高出10倍以上。2004年10月,日本東京蔬菜批發市場牛蒡價格為1.2美元/千克,同期,徐州牛蒡平均價格只有0.66元/千克(0.08美元/千克)。其次,出口規模和數量占有壟斷地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蒡生產和出口國,2001~2004年出口分別為18萬噸、19萬噸、21萬噸和22萬噸,占全球牛蒡貿易量的90%以上。再次,出口市場增大。出口國家和地區有所擴大,除原有的日本市場外,近幾年發展到韓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從國內市場看有優勢。一是資源、氣候優勢。徐州豐縣、沛縣地處黃河故道沖積平原,為南北氣候過渡帶,氣候溫和,雨量適中。早春氣溫回升快,15~25℃的時間持續長,再加上特有的沙質土壤,特別適合牛蒡生長。產出的牛蒡無論是品質上還是外觀上均優于其他產地的牛蒡。二是區位優勢。徐州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公路、鐵路、航運、水運交通發達,為牛蒡的運銷帶來便利。毗鄰連云港、青島、日照等港口,牛蒡產品出口方便。三是技術優勢。在種植機械化、種植方法、品種選育更新等方面的牛蒡栽培技術都走在全國前列,成熟而配套,單位面積產量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從產業發展看有比較優勢。一是效益較高。徐州牛蒡1991~2005年平均每畝凈收入1736.8元,是小麥每畝凈收入(158.0)的11倍。二是吸納勞動力強。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其種植、加工、營銷等各個環節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強,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消化吸收。
牛蒡的食用、保健、藥用價值很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綠色蔬菜、保健蔬菜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而牛蒡作為蔬菜,其食用營養價值極高,在日本有“東洋之參”、“蔬菜之王”的美譽。山藥(山藥在土壤條件要求、種植方法等方面和牛蒡極其相似,同為無污染的綠色無公害地下根莖類蔬菜)和牛蒡相比較,每100克新鮮牛蒡富含蛋白質4.7克,粗纖維2.4克,鈣242毫克,鐵7.2毫克,胡蘿卜素390毫克和維生素C 25.0毫克,分別是山藥的3.1倍,2.7倍,17.3倍,25.3倍,1.95萬倍和6.3倍。此外,牛蒡不但可以作為鮮食供應,而且還可加工成干品(如牛蒡茶、牛蒡酥)、鹽漬品,還可加工成飲料、藥品等。深加工的產品,增值能力很強,一般在5~20倍。因此,牛蒡加工是未來市場的需求,是牛蒡產業鏈條中最重要的一環,潛力巨大,商機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