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除爆破數值模擬與應用
- 謝先啟
- 15字
- 2019-11-27 11:52:53
2 拆除爆破技術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2.1 拆除爆破技術的發展歷程
拆除爆破產生于“二戰”廢墟的清理中,20世紀70年代才進入城市,作為“一項帶有開拓性的新技術領域”[22][23][24]正式登上國家建設的大舞臺。
拆除爆破已經成為工程爆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高效、經濟、安全的重要施工手段。自20世紀70年代末,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建設的加快,我國科技人員進行了大量的工程實踐,也做了一些研究課題,積累了豐富的拆除爆破經驗,基本上解決了當時一般建筑物和構筑物拆除爆破問題,并能一定程度上控制飛石、空氣沖擊波和地震效應,使我國在工程爆破特別是在拆除爆破領域技術水平處于世界前列[23][24][25][26]。
由于高層建筑物的發展極為迅速,從而為拆除爆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19世紀中葉以前,由于建筑和提升系統的發展滯后,國外幾乎沒有高層建筑。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葉,由于水泥和電梯的發明,高層建筑的發展很快,在此期間建筑的高度已達到100層,381m(美國的帝國大廈)。20世紀50年代以來,高層建筑在世界的發展更為迅速,據統計,1989年世界上超過212m的建筑已達到100座,最高的建筑物高達443m。當一些高層建筑達到使用期限時,用爆破方法拆除高層建筑是切實可行的。目前在拆除高層建筑時,爆破拆除已成為首選的方法。在歐美的許多國家拆除爆破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如聯邦德國僅在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間就用爆破方法拆除了幾百座橋梁[22],英國從1979年至1993年間已用爆破方法拆除了30~40座12~25層的高大建筑物,瑞典、法國、捷克、匈牙利、美國等國也都用爆破方法拆除了大量的各類高大建筑物[27]。
隨著拆除爆破技術的發展,同時產生了一批世界著名的爆破公司[28]:
(1)Controlled Demolition Incorporated(美國馬里蘭州)。
1947年開始進行建筑物的拆除爆破,是世界上最早進行拆除爆破的公司。該公司除在美國進行拆除爆破外,還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承擔過數千次建筑物的拆除爆破任務。
(2)Ogden & Sons Demolition Ltd(英國約克郡)。
(3)Italesplosivi(意大利)。
(4)Veb AutofahnbauKominat(德國柏林)。
(5)Nitro consult AB(瑞典斯德哥爾摩)。
這些公司不僅在本國范圍內進行拆除爆破,而且非常注重爆破技術的輸出。如美國一家公司曾在巴西拆除了一座32層的大樓,英國一家公司曾為南非拆除了一座高達270m的煙囪。這些成功的實例充分顯示了用爆破方法拆除巨型建筑物的優越性。
我國的拆除爆破一直是工程爆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曾于1958年在某市區爆破拆除鋼筋混凝土煙囪。
自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各地改建項目日益增多,拆除爆破的任務不斷擴展[23][29],成立了數以百計的爆破服務機構。1973年,北京鐵路局在北京王府井爆破拆除地下室鋼筋混凝土結構,被拆除體積約2000m3;1976—1977年,工程兵工程學院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爆破拆除3座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樓房,總面積約12000m2。
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高大建筑物拆除爆破技術獲得了巨大進步[30][31]。美國一家控制爆破公司在巴西圣保羅市的繁華商業區,采用控制爆破拆除技術成功拆除一幢32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大樓,周圍人員、建筑物完好無損;瑞典Gothenburg(1986年)用80kg炸藥,成功爆破拆除一棟10層宿舍樓。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被拆除建(構)筑物高度不斷刷新,已拆除的最大高度框架大樓達18層,鋼筋混凝土煙囪達120m;被拆建筑物工程量加大,結構形式更加復雜,已成功拆除占地約11000m2,總建筑面積43215m2的巨型體育館。截至1995年,全國已有爆破公司500多家。
為解決日趨復雜的拆除爆破工程實際問題,我國爆破工作者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運用爆炸力學、斷裂力學、巖土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及運動學、動力學特別是建筑結構等多學科理論,結合高速攝影、振動測試等多種觀測手段,分析拆除爆破建筑物破碎、倒塌、解體的力學過程,從工程中得到了大量的實踐經驗,在對這些經驗進行加工整理基礎上,總結出了大量的經驗公式,這些經驗公式和工程實例對后來的工程具有極大指導和借鑒作用。同時,在后來的設計和施工中這些公式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發展。并且,通過對拆除爆破進行成本核算、經濟指標分析,已制訂拆除爆破定額。計算機、專家系統等先進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開始引入拆除爆破的研究之中[32][33]。
我國人口眾多,城市化水平還不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推進,城市人口急速增長已成必然之勢,而現有城市設施和居住條件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要,勢必一方面擴大城市范圍;另一方面加快舊城改造。各種結構拆除任務十分繁重。加強對拆除爆破及其對環境影響的研究,探索復雜條件下結構拆除坍塌機理,探索合理的爆破設計理論,及時總結不同結構拆除經驗,具有特別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這既是加快我國經濟建設的需要和人民群眾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拆除爆破走向世界、面向未來、服務社會的必由之路。
自20世紀中葉,特別是80年代以來,拆除爆破得到高速發展,在許多國家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國內外學者們通過大量的模型實驗、現場觀測研究、理論經驗公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直至今日,這些經驗公式和半經驗公式仍是爆破設計、規程制定的基本依據。但是,由于拆除爆破涉及許多學科,影響因素十分復雜,研究十分困難,同時,被拆除對象的結構類型、特點及環境條件、人們的要求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工程的規模迅速增大,導致工程實踐超前于理論研究、已有的工程經驗落后于工程實踐的局面,其結果常給工程帶來隱患。因此,對理論研究的要求顯得格外迫切。
縱觀當今世界,在中國、美國和眾多歐洲國家中,拆除爆破占有突出地位,是各類建筑物尤其是高大建筑物拆除的主要手段,因而這些國家對拆除爆破的研究已較為深入;在日本,由于擔心安全和環境問題,拆除爆破受到來自民間和政府的抵制,導致拆除爆破實踐發展緩慢,機械拆除技術居于領先水平,但近年拆除爆破研究工作也非常活躍[34][35]。
歐洲已成立專門的拆除協會(European Demolition Association,簡稱EDA)負責城市建(構)筑物拆除的設備、技術、立法及其他方面的研究,為歐洲各國進行城市建(構)筑物控制拆除標準化設計提供參考和依據。法國人Cormon, Pirerre和英國人Topliss, Colin E全面論述了當前建筑物分解拆除的各個方面,為拆除業在歐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材料和結構測試與研究實驗室國際聯合會(RILEM)于1977年6月在英國Carston成立了專門的鋼筋混凝土拆除與重復利用技術委員會。1985年該委員會與歐洲的拆除協會(EDA)合作,在荷蘭鹿特丹召開了混凝土拆除與重復利用第一屆國際會議,之后分別于1988年在日本的東京,1993年在丹麥的奧登斯召開國際會議。在會議中,學者們與工程人士進行了廣泛的學術討論和研究,對混凝土材料的拆除與重復利用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35][36]。
日本拆除方法研究委員會于1970年出版了“混凝土結構拆除方法”專著,日本建筑承包商協會(BCS)成立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拆除委員會[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