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飛向太空不是夢
飛向太空,到遙遠的星空漫游,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這個神奇而美麗的夢,不僅使許多科學技術專家為之著迷,也使許多作家和藝術家心馳神往。最早的太空夢是人類童年時代創造的充滿浪漫色彩的神話,不論是中國的嫦娥奔月,還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奧林波斯山的眾神,神仙們上天入地的本領似乎是與生俱來。盡管想象力極其大膽,然而那只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但這種人類童年時代的太空夢,卻成為激發科學家探索空間技術與太空之旅的原動力,當科學技術一旦成熟起來,夢想就將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宇宙航行,飛出大氣層,從人類誕生的搖籃地球躍上太空,到遙遠的星際去旅行,歸根究底是要解決交通工具問題。有趣的是,在探索空間技術與太空之旅的過程中,科幻作家最先以豐富的想象力和思維的創造力描繪了宇宙航行的場景,以致很多開風氣之先的科幻作品成為科學技術專家探索太空飛行的向導。雖然凡爾納描繪用大炮將載人的炮彈發射到月球上,終是不可能實現的幻想;雖然科幻電影中星際之間往來自如縱橫馳騁的太空飛行器以及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時光隧道,至今也只是想象中的奇跡。不過,科幻小說家的大膽想象,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類對太空之旅的熱忱和期盼。
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空間技術與太空之旅做好了充分的技術準備。
空間技術綜合了現代高新技術的最新成就。它的發展逐步解決了諸如航天飛機、宇宙飛船、空間站、登月艙等的動力、材料、通信、自動控制、空間生存環境以及太空之旅可能遇到的其他技術難題。凝集幾代科學技術專家智慧結晶的各種航天飛行器具有了掙脫地心引力的速度,真正將太空夢變成現實……
當然,這一切還僅僅是開始。盡管人類今天已經登上月球;成功地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國際空間站正在太空正常運轉。但是,從“挑戰者”號的悲劇和最近“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失事,說明人類還要克服很多困難,攻克許多技術難題。要飛出太陽系,真正實現星際之間的太空之旅,擺在人類面前的還是一條充滿艱險而漫長的探索之路。盡管如此,人類對于太空之旅依然充滿信心,即便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困難,人類飛向太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決心是絕不會動搖的。
特別令人欣喜的是,隨著我國載人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和登月計劃的實施,中國進入了太空時代,中國人的太空夢也終于實現了。在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宇宙的光榮》這本書出版了,相信會受到廣大“太空迷”的喜愛,而且一定會激勵更多的有志者投入探索宇宙奧秘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