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飛躍群星
讀了這本充滿激情和對未來充滿向往、既浪漫又嚴謹的科普著作之后,我也不禁回憶起從事宇宙科學和科普工作的歷歷往事。
我十分幸運地在太空時代來臨的前夕,就和成千上萬的觀眾在北京天文館人造星空之下到宇宙去做過旅行。那燦爛的星空,世界名曲的旋律,壯麗的宇宙風光,激起觀眾陣陣的掌聲和贊嘆……并成為多少人難以忘懷的回憶。這是漫游宇宙的一課,時間僅僅40分鐘。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館落成開館,它不但是亞洲和我國的第一座天文館,也是我國興建的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的科普場館。北京天文館也是我為之服務多年并投身科普事業的地方。為了通過它向廣大觀眾展示宇宙的奧秘和人類征服太空的前景,我為星象館自編、自導和自講的第一個星空節目就是“到宇宙去旅行”。我相信這是一個和時代同步的永恒主題。
事有湊巧,就在北京天文館落成開放后不到一個星期的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開辟了輝煌的太空時代。一時間北京天文館人山人海,人們爭睹宇宙旅行節目,爭看天空中的人造衛星。
轉眼45年過去了,地球人的腳印已留在月球上,人類的觸角越來越遠地伸向行星、衛星和彗星,甚至有探測器飛出了太陽系的邊界,奔向未知的領域。現在飛翔在太空中的各種專業衛星和太空探測器,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和生產提供服務,而且為我們了解太空拉開了一層又一層的帷幕。
中華大地上已經升起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造地球衛星,“神舟”飛船更實現了載人飛行。不久的將來,中國會向月球以及更遠的天體派出有五星紅旗標志的太空使者。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這本《宇宙的光榮》就具有特殊的意義。編者從科幻小說和科幻美術作品中得到啟發,從現實的角度回顧人類征服太空的歷史,對未來做出展望,有理論、有實際、有分析、有見解,是一本非泛泛之談的作品。書中還特別提及電腦新技術對航天的影響,探討了地外文明以及外星人問題,頗有新意。
飛躍群星這一理想的實現無疑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然而,一本具有前瞻性的科普讀物對促進這一理想的實現和讓人們理解這一偉大事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將是無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