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納涼
- 獻身大農業
- 雀悲
- 2221字
- 2018-11-19 12:02:52
夏季的夜晚。
竹制的涼床早就支在門外的空地上,甚至為了減少房屋對風的阻擋,涼床會被支在更遠的田埂上。洗完澡的孩子急匆匆的爬到床上滾來滾去,涼床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
夜晚的屋子讓孩子們無比厭惡,里面總是因為大人為省點燈油而變得黑乎乎。望著幽深的門口,孩子幼小的心里也總會衍生出一絲被吞噬的恐懼。每當被大人要求去屋子里拿東西時,都是鼓足勇氣急匆匆的跑進去再急匆匆的跑出來,就好像身后有什么追著一樣。
孩子們天性喜愛自由,沒有光亮的環境也有一種束縛的感受,而在涼床上則不然,躺在父母的身旁,享受著蒲扇帶來的清涼,安全感在心底流淌。
在涼床上仰躺,沐浴著漫天星光,深邃的夜空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起彼伏的蛙鳴與蟬唱,在寂靜的夜色里愈發深遠和悠長。
自從周向南回來,一到太陽落下,家里的涼床就支上了。兩張床,都掛著蚊帳,不光防蚊子,還能擋露水。
周梅他們已經進入夢鄉。小四坐在涼床上,整理一下蚊帳。他這嬌嫩的肌膚已經備受摧殘,身上的紅斑沒有十塊也有八塊,每天都要忍住撓癢癢的欲望。
“阿爸,上次褚叔說粵省有個鄉鎮也有種席草織草席的傳統手藝,而且人家做得比我們這邊強得多,他們不光有編織技藝,還有染色技藝,各種花色的草席都有。我準備讓翠錦叔過去學一學,你看怎么樣?”
“粵省在什么位置?有多遠?”
“在咱們國家的最南方,跟從家到京城差不多吧。”
“那么遠!也沒個認識的人,他去能學到什么?既然你說的那么好,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教吧。”
“那就看翠錦叔的了。應該沒那么難學,人家可能都沒把這手藝當回事,他們一般都是自用或在集市上賣,跟翠錦叔家編筐編簍一樣。翠錦叔是內行,看看樣品就能懂織法,唯一要學的就是染色。咱們這的草席品種太單調了,一點花樣都沒有,以后也很難發展起來。”
“也就是你的想法多,一般來說,誰會想到把這些東西賣到外國去呀,都不是什么好東西。”
“阿爸,你可別小看了咱們這些手工的東西,都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是農耕社會形成的瑰寶,外國即使有也不是咱們這樣的,所以要好好保護,免得以后慢慢失傳了。”
“失傳?這誰還不會一點啊,我都會一點。”
“你也只是會一點,翠錦叔他們的手藝都算不上最頂尖的,往后呢?我們長大了肯定就不學這個了,除非能靠這個掙錢。”
“你講的這些我也不太懂,你褚叔來了你好好跟他聊。翠錦應該也沒出過遠門,你讓他去那么遠的地方,我不敢講他能行。”
“翠錦叔識字,讓褚叔好好交代一下。讓他去學東西又不是讓他去偷去搶,他一個大老爺們怕什么。”
“行,你們定吧。對了,當時講原地蓋房子,翠錦也一起蓋,現在按你說的要蓋好幾棟,在哪蓋?翠錦家呢?”
“兩碼事,阿爸,家里蓋家里的,其他的房子以飼料廠或者豬場的名義蓋,里面有百分之二十屬于褚叔,就以褚叔找他同學畫的樣式蓋,設計圖應該也快出來了,到時候都由區里的建筑公司一起建就行,可惜不能建仿古的了,那才叫漂亮。”
“你心心念那什么仿古建筑,多花不少錢不講,住起來可真舒服么?”沈冬蘭正在給小三打蚊子,聽了半天這時候才說話,不嘮叨的沈冬蘭還真讓小四不怎么適應。
“阿爸阿媽,蓋好了你們絕對不會后悔的,不過就貴點,大概得十萬出頭,咱家也不是花不起。你們也問問阿爹和阿姥爺蓋不蓋,這次有建筑公司,省錢也省事,至于蓋房子的錢你們看著出就行,不要因為這點小事情吵架。”
小四這么說是有因由的。周廣田和沈青山家也通上了電,是周向南帶著吳翠錦一起干的,自己埋上樹桿再拉上電線,接線什么的技術活主要由吳翠錦操作,忙了兩天才完工。周向南因為抱怨沈青山家離得遠,沈冬蘭還和他吵了一架。
不過小四卻沒得到回應,不禁詫異。
“阿爸,你們怎么了?”
“熊孩子,怎么跟你是大人一樣,我跟你媽不是小孩子。”
“你倆可沒少因為這方面的事吵,前幾天呢?以前是生活困難,現在就沒必要了,咱們家又不差這點錢。阿爸,你也跟阿爹講一下田的事,我們的田不夠用,得用他們的田,還得把田都換到路邊,現在阿爹應該能說通。”
“那以后我們就管你爹他們那一大家子吃了?”
“阿媽,本來這田我弄過來也要給報酬的,現在田都是命根子,不是因為我是他孫子他能給?不信你問問姥爺愿不愿意把他家的田給我用?他愿意的話我也一樣給,足夠他們一家子生活。”
沈冬蘭不說了。
天天這種雞毛蒜皮真沒意思。小四不知道怎么了,有點不耐煩。這種小情緒來得突然,又讓人難生尋找根由興趣。今晚他和周向南的談話也不像是商量與溝通,而更像是通知,看著不順眼的地方還會懟幾句。
重生不僅帶回相對成熟的思想,還把原來的一些行為習慣乃至壞脾氣帶了回來。
理性點說,實力決定話語權,這不是一句廢話,小四因為自己的思想實力和經濟實力自然主導著這個家庭的發展方向,卻也把以前對父母的隨心所欲帶過來了。
小四暗自警醒,既然重新來過,就盡量改改前世對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不要總是回家懟,離開家就后悔當中循環。
大部分成人都有一種不良作風,在極少的回家時間里,對于自己的有些事愿意說才說幾句,不愿意說則是閉嘴不語,而不管父母極其希望了解一點孩子的日常生活狀況的心理。
父母把一切都奉獻給自己的孩子,在逐漸年老之后,還是不愿意給孩子帶來一絲麻煩,連問一句話都顯得小心翼翼。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現在的父母這么年輕,耐性不一定好,被懟多了恐怕免不了用身體實力告訴小四什么叫做挨揍,他再懂事也不行。
夜色漸深,白天的燥熱也在緩緩下降,絲絲涼意慢慢侵襲過來,小四卷了卷床單,不一會就睡了過去。沈冬蘭把另外幾個孩子身上的床單掖也掖,也睡了,獨留周向南在那思緒萬千,久久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