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察納雅言致勝局

采集眾人智慧,察納雅言,從善如流,是卓越的領導者提升思維能力的應有之義,是領導者獲得和珍惜眾多人追隨、服從和支持的重要標志。廣開言路,多聽別人意見,有利于集思廣益,而且對協調上下級關系也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領導干部,千萬不要冷漠和排斥經常誠懇地指出你的缺點與錯誤的人,而應視這樣的同志為對自己最有幫助、最可愛的人,不斷培養自己從諫如流的美德。《處世經典》中說:“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耳中常聽到那些不中聽的話,心中常存些不如意的事,對于提高修養、陶冶情操來說,是有益的磨煉。

漢代荀悅在《申鑒》中說:君子用三面“鏡子”來審視自己,世人只用一面鏡子審視自己。君子以史為鏡,求得訓誡;以人為鏡,求得賢德;以銅為鏡,求得明晰。夏朝、商朝衰亡,是因為沒有記取大禹商湯的儆誡。“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孔子家語·六本》)—商湯王和周武王允許別人提不同意見,所以能昌盛;夏桀和商紂王總是讓人唯命是從,所以滅亡了。歪帽臟臉,是因為沒有去照鏡子。因此,君子經常做的事就是審視自己。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均有容人納言的雅量,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虛懷納諫,把諍言當作鏡子,把聽取諫言制度化,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值得后人作為從政之寶鑒。

聽不得不同意見,聽到下屬不同看法和建議,輕則產生反感,重則批駁訓斥,甚至予以壓制。其主要病根,在于自以為高高在上,比別人有智慧,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應當客觀地看待自己,決不可自以為高明、總是正確。

縱觀歷史上偏聽偏信者,結局往往都不好:有的因一事偏聽偏信,在關鍵問題的判別上出了差錯,甚而造成決策錯誤,遭到慘敗;有的因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不愿聽取不同的意見,排斥不同的觀點,排擠耿直的下屬,偏聽偏信成了痼疾,被小人利用。

項羽有高人不能用,有奇計不能聽。與項羽相比,劉邦有三個突出的長處:一是善結人心;二是舉賢任能;三是虛心納諫。在楚漢相爭中,劉邦在聲望、實力、勇猛等方面明顯不如項羽,屢敗屢戰,最后卻打敗了項羽。項羽失敗的主要原因,從很大程度上說,并非劉邦打敗了項羽,而是項羽打敗了自己—剛愎自用,極度自負,拒絕諫言,不善用人,喪失民心,最重要的謀臣范增也因得不到信任而離他而去,安能不敗?!

由于一些領導者聰明能干,知道的東西比別人多,就容易覺得自己比別人強,往往聽不進諫言,或者只把納諫掛在嘴上。對于善意的唱反調,首先要做的就是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意見是否正確。在一定程度上,能力強有利于你迅速果斷地決定問題,然而有的時候過于自信,就不易傾聽別人的意見,久而久之就沒人愿提、無人敢提意見,結果會變成孤家寡人。雍正皇帝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重用了孫嘉淦,為自己保留下了一個人才。

中國雅虎前任總裁曾鳴曾說:“一個臭的決策往往是很容易就決定了,而一個好的決策往往在一時之間難以取舍,這是因為你不知道它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兼聽大家的意見,保持心明眼亮,耳聰目明,少一點自以為是,多一點自以為非,可以防止偏聽偏信,利莫大焉。如同習近平同志所言:“對批評意見,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決不能用‘批評’抵制批評,搞無原則的紛爭。”切莫面對別人的批評看不慣、有抵觸情緒,一定要有肚量,尊重人家,虛心地察納雅言,容得下人家的尖銳批評,誠心誠意從人家的批評中汲取“營養”,從批評中找出你進步的空間,虛心誠懇地接受批評,把人家的善意批評當作糾正過錯、改進工作的“催化劑”。傾聽是溝通的最基本的層面,傾聽是得到準確信息的手段,傾聽是拉近與對方情感距離的法寶,傾聽是成功溝通的一半。

要用欣賞的眼光和寬廣的胸襟對待各類意見,“高價征收”不同意見。有差異的思想碰撞,才能產生真理的火花。只有在“不同”基礎上形成的“和”,才能使言路暢通,才會產生1+1>2的合力,進而使事業興旺。既然如此,為政者應民主開明,表現為一種豁達和開放,一種胸襟和包容,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廣納民意,千萬不要認為自己“一貫正確”,切莫陶醉于“上一呼而下百諾”。鼓勵人們講真話、實話、心里話,虛心聽群眾的“牢騷話”,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把這些寶貴的意見研究清楚,從贊揚之聲中增添動力,從諤諤之言中理清思路,從建議之語中舉一反三,才能不出或少出紕漏。

如果領導者足夠明智,他們一定會認真考慮下級的意見,吸收其合理成分。在這方面,解放戰爭時期的毛澤東給領導者樹立了光輝典范。當時毛澤東已經設想了一個打破中原僵局的方案:中原三軍繼續分兵,抽出部分主力渡過長江向南開進,迫使國民黨軍隊在中原的部分主力回援。毛澤東的意圖是,既然蔣介石把主力放在中原,那我們就搞個大動作,派兵過江直搗他的浙江老巢,讓他因后院起火而回防自保。中央軍委支持了毛澤東的構想,于1948年1月電示粟裕準備渡江南下。

有“戰神”之稱的粟裕將軍,已有20多年的作戰經歷,積累的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粟裕經過深思熟慮,認為在無后方、無根據地支持的情況下,我軍渡江作戰無法獲得預期成果,更適宜的做法不是分兵克敵,而是集中兵力殺敵。遂于1948年1月22日給中央軍委發電,表示希望不渡江,集中軍力在中原作戰,完全可能消滅對方好幾個整編師,減輕老解放區負擔。5天后,他再發電陳述自己的主張。4月18日,粟裕第三次電陳第一兵團暫時不過江,力爭在中原黃淮一帶打大規模殲滅戰的主張。

在4月底的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上,粟裕詳細匯報了自己的軍事方案,認為如果從中原抽調10萬主力部隊南下會削弱突出力量,甚至可能導致奪取全國勝利的時間推遲。經會議討論,中央采納了粟裕的建議,改變了軍事部署,這才有了后來的淮海大決戰,中國革命的勝利因此而提前了大約3年。毛澤東說,粟裕在淮海戰役中立第一功。

古今中外任何一項好的決策,都不是在沒有爭論、鴉雀無聲、“眾口一詞”中產生的。好多尖銳的批評,難聽、刺耳、過分,卻是真誠的、善意的,是一種真正的愛護,是一味難得的“良藥”。有時候,你出現偏差、錯誤,往往自己覺察不到,別人及時提個醒,提出尖銳批評,有利于及時糾正錯誤,防止問題擴大,避免多走彎路。

富蘭克林,以非總統的身份出現在100美元上,想必他的精神為美國人所尊崇。他以博學著稱:會印刷,會發明,會寫文章,會多國語言,會組織,會募捐,甚至會指揮軍隊。富蘭克林年輕時代,曾很毛躁,意見尖刻,后來接受了教訓,改掉了傲慢、粗野的習性。富蘭克林說:“當別人陳述一件我不以為然的事時,我決不立刻駁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錯誤。我會在回答的時候,表示在某些條件和情況下,他的意見沒有錯,但在目前這件事上,看來好像稍有兩樣等。我很快就領會到改變態度的收獲,凡是我參與的談話,氣氛都融洽多了。我以謙虛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的意見,不但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助于減少一些沖突。我發現自己有錯時,也沒有什么難堪的場面,而我碰巧是對的時候,更能使對方不固執己見,轉而贊同我。”

真正的高明和正確,在于放下身段,博采眾議。聽取諫言和高見,不會有損于能力和尊嚴,有助于思考問題、正確決策。如果認為下級或群眾提意見直來直去、聲調高些就是不尊重,認為是與自己離心離德,這是很要不得的。如果以對自己的好惡來分優劣,只愛聽奉承話,偏執地相信自己的判斷,一意孤行,就會使一些人變得圓滑世故起來,熱衷于按領導的眼色行事,就會出現工作失誤,甚至會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覺得自己在很多地方不如人,是進步的開始,也是睿智的象征,不僅不會丟面子,還能得到對方積極的回應和幫助。制定方案或實施決策出了偏差或失誤,說一聲“這是我的錯”,主動承擔責任,表示歉意,也是一種“示弱”。這樣做是為了彌補和改正錯誤,不斷改進工作,人們會對你更為尊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贺州市| 双辽市| 略阳县| 分宜县| 巴楚县| 香河县| 本溪市| 内丘县| 玛多县| 蒙山县| 仪征市| 南召县| 阜新市| 烟台市| 济南市| 和龙市| 建德市| 六盘水市| 伊川县| 准格尔旗| 达孜县| 弋阳县| 庆城县| 焦作市| 青浦区| 奎屯市| 恩施市| 房产| 阿城市| 大关县| 珲春市| 佛山市| 牙克石市| 红安县| 东乡| 祁连县| 滦平县| 台安县| 长兴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