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領導干部克服本領恐慌八項修煉
- 于立志
- 3466字
- 2019-01-03 11:54:52
運用授權的智慧
為官者各司其職,主政一方,責任重大。當一個好的領導者,不是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把自己變成勞模,而是善于授權,把大家都變成勞模。事必躬親不是科學領導,日理萬機應當改變。
老子很有學問,講過不少睿智之語,句句勝于珠璣。老子講“無為”,但目的是“無不為”。其“無為”的含義具體為“君上無為,臣下有為”,把君王從煩瑣、費神的政務中解脫出來,只是督責大臣,務司其職,各盡其能,力爭有為。老子認為,最好的統治者能達到非常高明玄妙的境界,“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統治者不被俗務纏身,惜言如金,很少發號施令。
有一次,漢文帝上朝,問右丞相周勃:國家一年判決多少案件,一年支出和收入是多少?周勃答不上來,感到慚愧。文帝便轉過臉去問左丞相陳平。陳平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各有主事的官員。陛下要知道判刑之事,我可以去找廷尉;要知錢糧的出入,我可以找治粟內史,他們會告訴您詳細的情況。”
文帝聽后略帶慍怒地說:“既然各有主管的官員,還要你丞相何用?”陳平不卑不亢地回答:“丞相的職責是幫助皇上管理大臣,使他們各得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漢文帝聽后贊賞說:“愛卿高見,孤家茅塞頓開!”周勃十分佩服陳平能言善辯、輔政有方,深感自己的才能遠不如陳平,主動辭去右丞相之職,左右丞相由陳平一人擔任。陳平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開國功臣,輔佐高祖、惠帝、文帝三朝。
領導者善于授權,是開展好領導工作的必需,也是領導藝術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古人云:“君閑臣忙國必治,君忙臣閑國必亂。”正確授權可以減少領導者的工作負擔,使領導不被細瑣事務纏繞導致身心疲勞,可以集中精力處理更重要的問題,正確授權是對下屬的一種信任,有利于培養人才、鍛煉人才,有利于管理者與下屬之間溝通協調,團結共事,有利于發揮專長。如果你想要你的授權“高效多產”,其成員必須要經過精挑細選,被選中的人應具備以下素質:有職業道德,善于靈活機智地完成任務,要懂專業、有自我開創能力、集體合作精神。
漢高祖劉邦敢于授權,善于授權,充分發揮了授權的作用,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劉邦授權最漂亮之舉,是在蕭何再三推薦下,起用韓信為大將(三軍統帥),“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以示鄭重。劉邦拜韓信為大將,說明他對蕭何等人充分信任,也說明他在授權上的果敢與決斷。韓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輕取關中;后來指揮許多大戰,都取得了勝利。劉邦戰勝強大的項羽,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大膽起用韓信,授權韓信。
劉邦授權蕭何在關內以丞相身份管理國政,安撫百姓,重耕興農,籌集糧餉,征發兵丁;授權韓信率領曹參、灌嬰、張耳等將領領兵攻略魏、趙、燕、齊等地,爭奪項羽的側后;把張良和陳平等人留在身邊,出謀劃策,贊襄軍機;授權酈食其、陸賈等人出使各國,行離間連橫合縱之術……劉邦稱得上是古代授權大師。躍馬明眸識俊冠,揮旌定鼎鑒古今。
在現代社會,有許多新事物、新情況、新問題,領導干部如果事無巨細、忙碌于具體事務,就很難忙到點子上。實際上,有些事務并不需要你的參與,下屬有能力找出有效的辦法來完成任務,用不著領導來具體指導、指手畫腳。也許你確實是出于好意,但是下屬覺得你對他們不信任,可能不會領情,甚至會認為你是在擋他們的路。列寧也曾尖銳地指出,我們的共產黨員直到現在還不很善于領會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真正任務:不是要“親手”包辦“一切”,這樣就會疲于奔命,顧此失彼,一事無成。
領導干部一定要懂得授權、適當放權,授予那些想干事的干部一定權能,支持那些敢于創新、勇于改革的人。早在2001年任福建省省長時,習近平就強調政府應該成為“有限政府,政府在工作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2013年5月13日,在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動員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也指出政府部門要“簡政放權”。政府的行政職能是有限的,必須發揮更多人的力量。政府職權尚且是有限的,領導干部更要明白自身的有限性,不能獨攬一切。要明確放權的尺度,違背道德和紀律法律的事情,不能授權讓下屬去做。
領導干部通過授權,把一些事情交給下屬去做,就是使用了“分身術”,有利于他們更好地發揮作用、多出成績,就可以騰出手來抓大事、謀全局、定方向。要多考慮關系全局、承上啟下的大事,考慮落實上面的部署和意圖。集中精力在全局性、戰略性的大事上“有所為”。涉及有關全局問題的,如決定組織的目標、方向和重大政策等,大權獨攬,絕不可輕易授權。一般應由有關部門提出方案,最后由高層領導直接決策。對符合群眾根本利益的事,要力排眾議、敢于拍板;對專業性強、事關長遠發展的事,應虛心求教、民主論證、科學拍板。
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其他人去完成任務,因此,授權是管理中的核心問題。授權的工作,應當力求是被授權者感興趣或是樂于完成的工作。所授的工作量應適當,以不超過被授權者的能力和體力所能承受的負荷為限度,留有余地。正職要用好副職,關鍵是要明確職權,合理分工。應從全局角度出發,注意哪些權力應由自己行使,哪些權力應由集體行使,哪些應歸副職行使,使副職有職、有權、有責、有威。
要明確授權對象,安排適當的人去做適當的事,力求將權力和責任授給最合適的人,不能將“給機會”變成“亂授權”。授權一定要與其能力相適應,不可機械地硬性授權。應當因事擇人,視能授權。授權以被授權者才能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為依據。要選擇有知識、有才能、守紀律的人授予權力。對于能力相對較強的人,可以多授一些權力,這樣既可將事辦好,又能培養、鍛煉人;對于能力相對較弱的人,不要一下子授予重權,以免出現大的失誤。無根據的偏重授權,以個人感情搞親疏性授權,是萬萬不可取的。
在選擇授權對象時,一定要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有德無才難擔重任,有才無德貽誤事業,兩者不可偏廢。如果一把手認為某個下級絕對可靠,一切都聽他的,把所有權力都賦予他,時間長了,必然生亂。如同古人所言:“專聽生奸,獨任生亂。”老子所說的“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也是這個道理。領導者授權要選擇合適的對象—視德能授權。從有利于權力控制來說,對副職或下級的權力分配要大致均衡,不宜將所有權力或重要權力集中于某一個下級手中。同時要適當對副職的分工進行崗位輪換,防止一些心懷不軌的下級利用長期分工的崗位權力形成小圈子。
明責授權、逐級授權之后,要從總體上把握,在具體工作上充分放權,不要拖泥帶水—下屬本身應有的權力,應全部授之于下屬,不要不分輕重地干涉下屬的工作,要讓其有自主性。除了必須解決的問題,大多數問題可放手,不必事事操心、件件督辦,才能統籌諸多有才能的人。美國葛瑞德·杜雷爾說:“明確地告訴人們自己所希望的事項,然后放手讓其完全自由發揮。”美國羅斯福有語:“一位最佳領導者,是一位知人善任者,而在下屬甘心從事其職守時,領導要有自我約束力量,而不插手干涉他們。”美國軍事家巴頓有言:“挑選管理者,要挑選那些能夠把事情管好而不是做好的人。”
越過頂頭上司,向高一層的上級報告工作、說明看法,這是越位。一天,某單位的上級布置了翻譯外文資料以供科研人員使用的任務,所里的領導一時難以下決心,拿不出可行性方案。這時外文資料主負責人王濤越過所里的領導,直接向上級自告奮勇,說承擔這種任務沒有問題。這種做法無疑傷害了所領導的感情,上級領導對你也不會賞識和滿意的。
授權要體現單一隸屬關系的原則。如果有兩個上級對下屬發出指示,下屬常常難以適從。一個下屬只能接受一個上級的指示和授權。每一個下級只對一個上級報告。
領導者要統一協調和指揮,縱觀全局,掌握大方向,盡量支持被授權者的工作。上級要盡力支持和幫助被授權者,并經常給予善意的點撥。要為副手和下屬撐腰,對副職決定的問題、處理的事情,只要不違反原則,不要輕易否定;需要修改的也要引導其作出修改決定。被授權者能夠解決的問題,授權者不要再作決定或指令。
領導者要堅持適當控制的原則。授權以后不知道監管的領導是愚蠢的領導。要制定可行的工作標準、適當的報告制度,以及適合不同情況能及時采取補救行動的評價方法。對被授權人進行有效的監督和適當的指導,對整個組織系統實行統一的協調和控制,及時糾正局部存在的問題,確保整體目標的實現。
責任和權力是一對不可分離的孿生兄弟。正職要使副職和下屬開展工作,就得信任,給他權力,不能有職無權。領導者授權,要解決好“責權不對稱”、有權無責的問題。責任是能力的最大激發者。沒有責任心的人,永遠不會煥發真正的力量。因此,授權一定要講“為治有體,職責分明”。給副職和下屬放出一些權力,會增強副職和下屬的責任心,激發其工作熱情,使其才智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