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階級(3)

此時的漢人和異族之間,自然不能不發(fā)生階級,史稱北齊神武帝,善于調(diào)和漢人和鮮卑。他對漢人則說:“鮮卑人是汝作客(猶今言雇工),得汝一斛粟,一匹絹,為汝擊賊,令汝安寧,汝何為陵之?”對鮮卑人則說:“漢人是汝奴。夫為汝耕,婦為汝織,輸汝粟帛,令汝溫飽,汝何為疾之?”就儼然一為農(nóng)奴,一為戰(zhàn)士了。

但此時期的異族,和自女真以后的異族,有一個大異點。自遼以前(契丹為鮮卑宇文氏別部,實仍系五胡的分支),外夷率以漢族為高貴而攀援之,并極仰慕其文化,不恤犧牲其民族性,而自愿同化于漢族。至金以后則不然。這只要看五胡除羯以外,無不冒托神明之胄(如拓跋氏自稱黃帝之后,宇文氏自稱炎帝之后是),金以后則無此事;北魏孝文帝,自愿消滅鮮卑語,獎勵鮮卑人與漢人通婚,自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然除此以外,亦未有拒絕漢族文化的。

金世宗卻極力保存女真舊風及其語言文字。這大約由于自遼以前的異族,附塞較久,濡染漢人文化較深,金、元、清則正相反之故。渤海與金、清同族,而極仰慕漢人的文化,似由其先本與契丹雜居營州,有以致之,即其一證。

對于漢族的壓制剝削,亦是從金朝以后,才深刻起來的。五胡雖占據(jù)中原,只是一部分政權(quán)入于其手。其人民久與漢族雜居,并未聞至此時,在社會上,享有何等特別的權(quán)利(至少在法律上大致如此)。

契丹是和漢人不雜居的。其國家的組織,分為部族和州縣兩部分,彼此各不相干(設(shè)官分南北面,北面以治部族,南面以治州縣)。財賦之官,雖然多在南面,這是因漢族的經(jīng)濟,較其部族為發(fā)達之故,還不能算有意剝削漢人。到金朝,則把猛安謀克戶遷入中原。用集團之制,與漢族雜居,以便鎮(zhèn)壓。

因此故,其所耕之地,不得不連成片段。于是或藉口官地,強奪漢人的土地(如據(jù)梁王莊,太子務(wù)等名目,硬說其地是官地之類),或口稱與漢人互換,而實系強奪。使多數(shù)人民流離失所。

初遷入時,業(yè)已如此。元兵占據(jù)河北后,盡將軍戶(即猛安謀克戶)遷于河南,又是這么一次。遂至和漢人結(jié)成骨仇血怨,釀成滅亡以后大屠戮的慘禍了(見《廿二史札記·金末種人被害之慘》條)。

元朝則更為野蠻。太宗時,其將別迭,要把漢人殺盡,空其地為牧場,賴耶律楚材力爭始止(見《元史·耶律楚材傳》)。元朝分人為蒙古、色目(猶言諸色人等,包括蒙古及漢族以外的人。其種姓詳見《輟耕錄》)、漢人(滅金所得的中國人)、南人(滅宋所得的中國人)四種,一切權(quán)利,都不平等(如各官署的長官,必用蒙古人。又如學(xué)校及科舉,漢人南人的考試較難,而出身反劣)。漢人入奴籍的甚多(見《廿二史札記·元初諸將多掠人為私戶》條)。

明代奴仆之數(shù)驟增(見《日知錄·奴仆》條。怕和此很有關(guān)系),清朝初入關(guān)時,亦圈地以給旗民。其官缺,則滿、漢平分。又有蒙古、漢軍、包衣(滿洲人的奴仆)的專缺。刑法,則宗室、覺羅(顯祖之后稱宗室,自此以外稱覺羅。宗室俗稱黃帶子,覺羅俗稱紅帶子,因其常系紅黃色的帶子為飾。凡漢人殺傷紅黃帶子者,罪加一等。惟在茶坊酒肆中則否,以其自褻身分也)及旗人,審訊的機關(guān)都不同(宗室、覺羅,由宗人府審訊。與人民訟者,會同戶、刑部。包衣由內(nèi)務(wù)府慎刑司審訊。與人民訟者,會同地方官。旗人由將軍、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審訊),且都有換刑(宗室以罰養(yǎng)贍銀代笞、杖,以板責、圈禁代徒、流、充軍。雍正十二年,并推及覺羅。其死罪則多賜自盡。旗人以鞭責代笞、杖,枷號代徒、流、充軍。死刑以斬立決為新監(jiān)候,斬監(jiān)候為絞),都是顯然的階級制度。

民族愈開化,則其自覺心愈顯著,其斗爭即愈尖銳。處于現(xiàn)在生存競爭的世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是百年身,誠不可以不凜然了(近來有一派議論,以為滿、蒙等族,現(xiàn)在既已與漢族合為一個國族了,從前互相爭斗的事,就不該再提及,怕的是挑起惡感。甚至有人以為用漢族二字,是不甚妥當?shù)摹Uf這是外國人分化我們的手段,我們不該盲從。殊不知歷史是歷史,現(xiàn)局是現(xiàn)局。不論何國,何族,在已往,誰沒有經(jīng)過斗爭來?現(xiàn)在誰還在這里算陳帳?若慮挑起惡感,而于已往之事,多所顧忌而不敢談,則全部歷史,都只好拉雜摧燒之了。漢族兩字不宜用,試問在清朝時代的滿漢兩字,民國初年的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等語,當改作何字?歷史是一種學(xué)術(shù),凡學(xué)術(shù)都貴真實。只要忠實從事,他自然會告訴你所以然的道理,指示你當遵循的途徑。現(xiàn)在當和親的道理,正可從從前的曾經(jīng)斗爭里看出來,正不必私智穿鑿,多所顧慮)。

總而言之:凡階級的所以形成,其根源只有兩種:一種是武力的,一種是經(jīng)濟的。至于種族之間,則其矛盾,倒是較淺的。

近代的人,還有一種繆見,以為種族是一個很大的界限,同種間=的斗爭,只是一時的現(xiàn)象,事過之后,關(guān)系總要比較親切些。殊不知為人類和親的障礙的,乃是民族而非種族。種族的同異在體質(zhì)上,民族的同異在文化上。體質(zhì)上的同異,有形狀可見,文化上的同異,無跡象可求。在尋常人想起來,總以為種族的同異,更難泯滅,這就是流俗之見,需要學(xué)術(shù)矯正之處。

從古以來,和我們體質(zhì)相異的人,如西域深目高鼻之民,南方拳發(fā)黑身之族,為什么彼我之間,沒有造成嚴重的階級呢?總而言之:社會的組織,未能盡善,則集團與集團之間,利害不能無沖突。“利惟近者為可爭,害惟近者為尤切。”這是事實。至于體質(zhì)異而利害無沖突,倒不會有什么劇烈的斗爭的。這是古今中外的歷史,都有很明白的證據(jù)的。所以把種族看做嚴重的問題,只是一個俗見。

近代有一種賤民。其起源,或因民族的異同,或因政治上的措置,或則社會上積習相沿,驟難改易。遂至造成一種特別等級。這在清朝時,法律上都曾予以解放。如雍正元年,于山、陜的樂戶,紹興的惰民;五年于徽州的伴檔,寧國的世仆;八年于常熟、昭文的丐戶;都令其解放同于平民。乾隆三十六年,又命廣東的蜑戶,浙江的九姓漁戶,及各省有似此者,均查照雍正元年成案辦理。這自然是一件好事情。但社會上的歧視,往往非政治之力所能轉(zhuǎn)移。所以此等階層,現(xiàn)在仍未能完全消滅。這是有待于視壓迫為恥辱的人,繼續(xù)努力的了。

階級制度,在古昔是多少為法律所維持的。及文化進步乃覺得人為的不平等不合于理,此等法律,遂逐漸取消。然社會上的區(qū)別,則不能驟泯。社會地位的區(qū)別,顯而易見的是生活的不同。有形的如宮室衣服等等,無形的如語言舉動等等。其間的界限,為社會所公認。彼此交際之間,上層階級,會自視為優(yōu)越,而對方亦承認其優(yōu)越;下層階級,會被認為低微,而其人亦自視為低微。此等階級的區(qū)別,全由習慣相沿。

而人之養(yǎng)成其某階級的氣質(zhì),則由于教育(廣義的);維持其某階級的地位,則由于職業(yè)。舊時社會所視為最高階級的,乃讀書做官的人,即所謂士。此種人,其物質(zhì)的享受,亦無以逾于農(nóng)工商。但所得的榮譽要多些。所以農(nóng)工商還多希望改而為士,而士亦不肯輕棄其地位(舊時所謂書香之家,雖甚貧窮,不肯輕易改業(yè),即由于此)。這還是封建殘余的勢力。

此外則惟視其財力的厚薄,以判其地位的高低。所謂貧富,應(yīng)以維持其所處的階級的生活為標準。有余的謂之富,僅足的謂之中人,不足的謂之貧。

此自非指一時的狀況言,而當看其地位是否穩(wěn)固。所謂穩(wěn)固,包含三條件:即(一)財產(chǎn)收入,較勞力收入為穩(wěn)固。(二)有保障的職業(yè),較無保障的為穩(wěn)固。(三)獨立經(jīng)營的職業(yè),較待人雇用的為穩(wěn)固。

階級的升降,全然視其財力。財力足以上升,即可升入上層階級。財力不能維持,即將落入下層階級。宮室衣服等,固然如此,即教育職業(yè)亦然。如農(nóng)工商要改做士,則必須有力量能從師讀書;又必須有力量能與士大夫交際,久之,其士大夫的氣質(zhì),乃得養(yǎng)成。此系舉其一端,其他可以類推。總之,除特別幸運的降臨,凡社會上平流而進的,均必以經(jīng)濟上的地位為其基礎(chǔ)。

下層社會中人,總想升入上層的;上層社會中人,則想保持其地位。舊時的教育,如所謂奮勉以求上進,如所謂努力勿墜其家聲等等,無論其用意如何,其內(nèi)容總不外乎此。

至于(一)鏟除階級;(二)組織同階級中人,以與異階級相斗爭;則昔時無此思想。此因(一)階級間之相去,并不甚遠;(二)而升降也還容易之故。

新式產(chǎn)業(yè)興起以后,情形就與從前不同。從前所謂富、中人、貧,相去實不甚遠的,今則相去甚遠(所謂中產(chǎn)階級,當分新舊兩種:舊的,如舊式的小企業(yè)等,勢將逐漸為大企業(yè)所吞并。新的,如技術(shù)、管理人員等,則皆依附大資本家以自存。其生活形式,雖與上層階級為儕,其經(jīng)濟地位的危險,實與勞工無異。既無上升之望,則終不免于墜落。所以所謂中間者,實不能成為階級。從下級升至上級,亦非徒恃才能,所能有濟。昔時的小富,個人的能力及際遇,足以致之,今之大富豪則不然。現(xiàn)在文明之國,所謂實業(yè)領(lǐng)袖,多系富豪階級中人,由別階級升入的很少)。于是雖無世襲之名,而有世襲之實。

上級的地位,既不易變動,下級的惡劣境遇,自然不易脫離。環(huán)境逼迫著人改變思想,階級斗爭之說,就要風靡一時了。鏟除階級,自是美事。但盲動則不免危險;且亦非專用激烈手段,所能有濟;所以舉措不可不極審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龙泉市| 麻栗坡县| 定南县| 杭锦旗| 同德县| 龙岩市| 怀来县| 鸡东县| 平山县| 山东省| 当雄县| 沙河市| 太原市| 东山县| 茌平县| 怀集县| 巴青县| 正阳县| 望城县| 东阿县| 禹州市| 芦山县| 铜川市| 弥渡县| 贵州省| 永胜县| 偏关县| 云安县| 邵东县| 中宁县| 唐河县| 正蓝旗| 吴堡县| 临沂市| 陇川县| 宽甸| 南召县| 苍梧县| 红安县| 成武县|